邢红兵
摘要:在小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真正采用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法,立足双基,培养习惯,着眼学生,面向全体,加快教师角色转化与素质的提高,新理念的内化应成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强化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学方式,树立新课程意识,认清自身所承担的角色,在新课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已是广大教师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如何在新课程下实现自我发展呢?
一、转变角色,营造和谐课堂
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再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质疑思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勇于求新的心理取向,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问题中,主动探究、质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释放最大潜能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趣味情境、问题情境中设疑质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唤起探究意识。激发创新动机。
其次,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标新立异、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始终以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到课堂中没有老师的威严,没有答错题的训斥的忧虑,没有被学生耻笑的苦恼,可以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大胆质疑,大胆争辩,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在自学知识中或课堂小结中。常有这样的设置:“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等。让学生畅谈得失。能让学生获得成功和自我鉴赏的机会,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
再次,要以疑激思,以思激学,学以致用。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并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去为现实生活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用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2)让学生及时产生成功的体验。(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假设。(4)激励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因疑而学,因学而疑,循环反复,会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创新思维能力逐步提高,真正做到学会数学,会学数学。
三、更新观念,改进教法
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突出教育对象的全体性,突出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突出实践,突出创新,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内容的灌输、轻教法改进和学法指导的做法,把数学教学转移到注重能力培养和突出创新能力上来。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有机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数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小学数学还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图片、实物、简笔画等直观教具,借助参观、实地测量等创设真实情境,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在课堂上采用听、说、读、写、演、画、竞赛、游戏等方式,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立足双基,培养习惯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关键时期,是为进一步学好数学奠定基础的阶段。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能随便增加教学内容,自行加码,加重学生负担,应该立足双基,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揭示教学内容的辩证关系,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积极思维。自觉完成作业,预习、复习和规范书写的习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展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如此,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效果才会好。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教材特点,设计最佳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素质教育轨道上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等特点,尽置通过设疑、做游戏、讲故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是转变学生厌学的一条措施,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六、着眼学生,面向全体
实施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和谐统一,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教学中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都必须尽量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培养他们主动发展自己的能力。如:在教完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后,为了沟通三种图形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转化?”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他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我趁热打铁。继续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动口说一说,寻找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上底等于下底时,它的面积公式是:底×高,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当上底等于0时,便成了三角形,它的面积是:底×高÷2,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能力得到了创造性发挥。
大多数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求知欲大,他们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教师设计得好的教学活动。不仅使他们在随意中获得知识,还能将无意识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有一小部分学生胆子小,不敢发言,有的甚至厌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对这些学生多关心、多帮助、多鼓励,让他们多发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逐步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勇气。当然他们的错误是难免的,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随时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调、鼓励的话语等表示真诚的关心。这种暗含的期待会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感觉,产生学习的勇气。相反,若教师对他们讽刺挖苦,冷眼相看,放弃不管,他们会破罐子破摔,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内容所必须做到的。
总之。在小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传统教法与新教法,如何采用探究式教学,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台作性,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加快教师角色的转化,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化为知识的一部分,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