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志
摘要: “语境知识”的作用和影响已经成为许多从事外语学习者们关注的焦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倾向“语境知识”的作用。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语境,为全面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境知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语境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英语作为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必然成为网上信息的承载者,因而英文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员浏览考察资料的需要,普通人也完全可以运用这种能力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中文世界里没有的英文信息——不论是新闻、科技、商业、娱乐还是体育等。这时,英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开阔视野,及时获取信息、把握机会,甚至增添生活情趣的方式与手段。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要求学习者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掌握词和句等语言结构的基础知识,更要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要能对材料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与预测。然而,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环节的现状和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认识阅读过程的本质,并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有效地指导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人们尝试以不同的理论对阅读过程作出解释,积极探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语境理论的运用和探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语境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语境信息可以帮助解决阅读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一、语境的概念及分类
语境历来都是语义学家、语用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哲学家及认知科学家等共同关心的话题。各家各派学者都从各个侧面、各个视角对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了阐释。语境即言语环境,它既包括语言因素,又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自从语境概念提出以来,语境分类都是点到为止,缺乏系统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语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语境研究成果得以及时的反映。从对语境的构成的研究来看,一是将语用主体的心理认知因素视为语境构成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Verschue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将语境构成分为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三个部分,其中心理世界反映了交际主体的心理认知的能动作用。
二、帮助学生构建语境意识
本文将从三个不同方面阐释语境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1.利用上下文语境帮助学生猜词悟意,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生词,或者即使认识所遇到的单词,也不知它在此文中的意思,这时,他们会放下手中的书去翻阅字典,这种做法费时费力,还影响阅读速度。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猜”的办法,“猜”也不是盲目地猜,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猜测单词的意思。这里所指的上下文指的是同一句话中的其它词、同一段落中的其他句子,也可以指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使用猜词策略至少有五类上下文线索。教师要坚持在语境中讲解词汇,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鼓励学生在上下文中大胆地猜测词义,提高语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运用语言,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更好地完成交际活动。例如:Most people see everything as independent from one another,but reality is that everything is part of one interconnected,interrelated whole.从but就可以看出independent与interconnected,interrelated意思相反。可见,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猜词,对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益处。
2.利用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往往可能有不同的联想。在构建非语言性语境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往往可能有不同的联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来说,所掌握的非语言性语境范围越广,对篇章的理解就越透彻。因此,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词汇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如:as timid as a rabbit,在英语语言中的意思是“胆小如兔”。但是在汉语中我们却说“胆小如鼠”。所以很容易看出语言的各个层面都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因素,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词语的字面意义去理解一个词,否则,就会闹笑话。
3.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语篇整体分析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篇章解读能力。
(1)提炼文章主旨。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全文后,在所给的范围内选择文章主题,并逐渐过渡到学生独立归纳文章主题。这样可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为接下来的阅读理解构建正确的语境,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
(2)归纳段落大意。教师要求学生在每个自然段中寻找该段主题句,因为段落主题句往往就是段落大意。进而要求学生首先将文章按结构分段,而后分别归纳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每段的段落大意。
(3)绘制文章语义图。当学生对文章主题和段落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文章语义图,使得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语篇框架一目了然,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语篇。
三、结语
语境与阅读是密切相关的,脱离语境进行阅读是错误的。只有对各种语境因素的有效应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语篇。学生拥有的语境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其理解的速度和准确率。针对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从语境入手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语境意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建华.论语境的功能及实现[J].修辞学习,2003,(2).
[4]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杨树臣.阅读教学中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的尝试性应用[J].外语界,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