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行为的转变

2009-06-17 03:00程宝玉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教学行为转变新课程标准

程宝玉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的影响以及从“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设计上要创新、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重终结性评价向重过程评价转变”四个方面论述了转变体育教学行为途径。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体育 教学行为 转变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较传统的体育大纲有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出了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世界教育理论同步把体育课程推进了一大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多元与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以及与之相应的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多样性、选择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灵活性,还有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和激励性等,都要靠教师去执行。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把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从而把新课标执行到底。

1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行为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1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教师行为是影响教学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是基本能力,要求讲解简明扼要,示范准确,动作协调优美,这样,学生就会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领会与掌握的运动技术要领的速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另外,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师依然方法是老套,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生动、活泼、多变的教法,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维,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学生,学生则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回应教师。

1.2对教学气氛的影响

体育教学氛围是由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营造的一种心理感应。有的对课堂的驾驶能力很强,能通过自身的感召力,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实际等合理的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开来,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从而体育课堂是一种热烈的、融合的气氛,能与学生在各种动态因素之间密切合作,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切磋与交流,使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3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体育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教师的行为能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科学的教师行为在教学中体现为师生之间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共同上好体育课的合作式、民主式的教学过程。由于体育教学的大部分课程又是在室外操场上进行,老师的行为关系到对学生的组织是否恰当,学生能否在最节省时间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如果组织合理,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课堂有序而不乏热闹。

2 如何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2.1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

2.1.1由管理者向组织者转变

新课标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是以饱满的热情吸引观众,引起观众对他节目内容与主持风格的强烈兴趣,大家不会看到哪个电视台的主持在电视里拿着话筒来维持纪律:各位观众注意观看我的节目,不要讲话!同样,体育老师的组织教学也是如些,要用体育教师特有的魅力来打动学习,让学生带入到老师的设置的情境中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对体育教师来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

2.1.2由传授者向参与者转变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转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作为体育课堂的一个分子,体育教师不光是传授者,也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现代教育理念,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学习风气;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走向平等引导者,和学生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与学生们分享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体育教师莫把自己当成什么导演,而应把学生看为主体,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

2.2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传统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学习时数的框架,鼓励教师的创造性,体现个性化。这所说的个性化,不仅仅是体现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也是体现出老师的个性。比如,一位高个子老师,他的篮球技术好,在他的体育课上,篮球技术的传授比例要高。而一位矮个子的武术教学,在他的体育课上,要多体现武术特色。这样的教学,是体现了老师的优势,使体育教学更专业化,学生更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与技术。在此基础上,再体现学校的统一教学计划,体现普及的策略,教师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生,不同的场地,设计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今后教学,应该是一个学校一种特色、一个教师一种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的。

2.3由重终结性评价向重过程评价转变

传统的教学体育教师较重视学生终结性评价,只要学生成绩达到优秀,就是好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态度、情感表现。如有位先天体质较差的学生,学习过程中态度认真、积极努力,但考核体能时成绩不大理想,而另有一名学生,他先天体质好,平时学习马马虎虎,但考核时成绩总能达到优秀,那么能说前者是差生,后者是好学生吗?身体素质考核只是反映学生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综合性的评价,如果体育教学只注重评价学生的考试结果而忽视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全面的,极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导致对体育课产生厌恶。课程改革提出,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通过努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所以要重视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因为学生的体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教学中让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能感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体验,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3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行为的变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重大的影响。体育首先要吃透新课标,以新课标的理念,促进教学行为的变化,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让体育教师要有选择地吸收过去一些好的体育教学行为,如新方法、新理念、新内容、新师生关系等来指导当前的体育教学工作,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体育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自行素质的提高,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苏燕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2002,(03).

[2]李健,王荣民等.中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自主性认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5).

[3]王淑芳.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中师生行为方式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30).

[4]周次保,李莉等.体育教师行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5).

[5]毛丽红,汪晓赞等.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变革影响因素调查研[J].究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02).

猜你喜欢
教学行为转变新课程标准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