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及原因

2009-06-17 03:08李雅兴赵立永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3期

李雅兴 赵立永

[摘 要]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频频制造事端,主要表现在:认识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修改《和平宪法》问题等方面。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右翼势力在近年来的活动如此猖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其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表现;日本政坛;日本经济危机

[中图分类号] D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30029

从原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新任首相安倍晋三,中日领导人进行了高层互访和频繁交流,表面上看,中日关系似乎进入了新的“蜜月期”,但安倍执政以来,确有部分右翼分子并没有放弃他们的反华主张,不时跳出来制造事端,企图破坏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另外,我们再考虑到安倍首相的家族背景、历史和执政基础。有鉴于这些,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日本的右翼势力。本文结合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右翼势力的种种恶行,仔细反思了中日之间的关系,从日本右翼势力产生的思想文化环境、日本的国内环境和经济因素进行了解析。

一、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极端表现

1.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认识问题

原首相小泉纯一郎上任后,日本外交仿佛走进了死胡同,有两大历史问题一直困扰着日本外交:一是日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的本质,从其历史沿革来看,过去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如今是一小撮右翼分子为日本侵略历史翻案的象征,又是日本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新国家主义,煽动军国主义情绪的工具。1986年 8月15日,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也是二战后第一位以首相身份参拜的。小泉自出任首相以后,分别于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 、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参拜了靖国神社,受到了亚洲许多国家及日本国内爱好和平势力的严厉批评。2005年3月中旬,小泉纯一郎起初曾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40天后,迫于国际舆论,不得已才突改口风,决定出席纪念活动。二是日本右翼篡改历史事实的教科书问题。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处心积虑修改教科书,把“侵略”换成“进出”、把“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陆”等,极力隐瞒侵略历史。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更是肆无忌惮地篡改教科书。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正式公布了审定合格的8个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其中包括由日本右翼“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提交审定的版本。虽然日方声称对送审的右翼教科书进行了124处修改,但其美化侵略、歪曲史实、推脱罪责的基调并没有改变。审定后的右翼历史教科书丝毫不用“侵略”二字,将所有自己发动的战争都转而描述为“自卫战争”或“帮助亚洲解放”的战争。“强制劳工”、“南京大屠杀”、“从军慰安妇”在正文中完全消失。书中称钓鱼岛为日本领土,称“独岛”(日称“竹岛”)被韩国非法占据。书中对战争给日本国民造成的伤害很少提及,而是不吝笔墨地赞美战争并详细记述一些战死的日本人。

2.阻挠我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并利用钓鱼岛问题频频挑起事端

战后日本不甘心其在东亚的失败,时刻图谋与我国台湾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确保日在东南亚的地缘战略利益。以岸信介、石原慎太郎、安倍晋三等部分日本右翼政客发起“青岚会”、“日华议员恳谈会”等亲台组织,对外鼓动台湾独立,对内煽动日本民众的反华情绪,处处为中国统一制造难题。1997年8月17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梶山静六发表了侵犯中国主权的言论,遭到了执政的社民党和先驱新党的反对。19日日本执政三党召开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联席会议时,社民党指责梶山发言为三党协商制造了混乱,并重申了该党的一贯立场:台湾地区不包括在“防卫范围”内。先驱新党也指出,在划定“防卫范围”时,不应把台湾考虑进去。近年来,中国在历史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都处于主动地位,相比之下,日本没有太多的牌可打,于是就冒险打“台湾牌”,向中国显示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2004年12月16日上午,日本政府决定对李登辉发放签证,允许李登辉到日活动。同时,日本加强日美军事同盟,扩大“防卫”范围,将台湾海峡列为日本《周边事态法》所涉及的范围之内。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二战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并于1972年把钓鱼岛与冲绳一起“归还”日本。中日1972年邦交正常谈判和1978年缔约谈判时,在钓鱼岛问题上达成了“搁置争议”的共识。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机场,海峡两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以此宣言“主权”,再次引发保钓风潮。1996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就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设置灯塔、日本政府宣布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把钓鱼岛包括在内,声称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发表文章《日在我钓鱼岛制造事端侵犯中国领土令人愤慨》。在日本政府的纵容下,日本一些右翼分子最近一再到中国钓鱼岛上制造事端,企图制造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假象。日本方面这种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能不令人感到极大的愤慨。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一些右翼分子1996年8月18日登上钓鱼岛,在其他右翼分子于1990年建立的灯塔附近设置了长3米、宽2米的木制日本国旗。对日本右翼分子的这一挑衅活动,日本有关方面竟然没有出来阻止。

2003年以后,日本开始从打“民间牌”转为政府出面。这年元旦,《读卖新闻》报道称,日本政府已与“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国民”签署了“租借”合同,以年租金2 256万日元的价格“租下”了钓鱼岛及南小岛、北小岛共三个岛屿。2004年2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右翼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立的灯塔“收归国有”。2月14日,日本官员称,日本渔民将从4月份开始,到中日两国有争议的“冲之鸟”礁附近海域捕鱼。3月,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后,日本政府开始禁止本国民间人士登岛,并开始策划“由政府管理灯塔”。

3.修改《和平宪法》问题

修改《和平宪法》也是原小泉政府谋求政治大国的策略之一。由战后美国帮日本草拟的这部《和平宪法》,本身是对日本的强制性的约束和惩戒,它既代表着日本不光彩的过去,又警示着日本的现在和未来。然而,日本的一些政治势力视之为束缚,极力推动修宪、扩军。“9•11”事件之后,日本更是乘机搭载美国的反恐“战车”,借助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先出钱,后出兵,在突破和平宪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由于共产党、社民党等日本传统的护宪派势力日渐衰落,已经无力阻止保守势力修改宪法的步伐。实际上,日本政府的很多决策都没有了牵制力量。2004年11月17日,一向反映政府立场的日本报纸《读卖新闻》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日本自民党起草的《宪法修改大纲草案》,并用大量篇幅刊登了草案的主要内容。这是日本宪法实施近60年来,执政党首次正式提出《宪法修改大纲草案》。该草案否定了日本不得拥有陆海空三军的《和平宪法》的第九条,规定可以建立“自卫军”,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和在“参加国际活动”时行使武力。该草案的最关键一项是采用“和平主义和国际合作”的第四章,取代了现行《和平宪法》核心的第九条。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按照修宪草案,现行宪法第九条中只剩下“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力”一项内容保持不变,其他内容全变了,而且强调,为了行使个别和集体自卫权以及从事国际活动,应保持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战斗力量,建立“自卫军”。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右翼思潮泛滥,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也积极支持修宪。

二、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原因

1.日本政坛和社会“向右转”的政治趋势以及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右翼文人队伍不断扩大,出现了既有崇尚和赞美恐怖活动的旧右翼的“传统”,增强了右翼的影响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党等革新政党的力量日趋削弱,日本政坛逐步滑向保守、右倾,日本政治右派色彩日趋浓厚,特别是素有“怪人”之称的右派政党小泉纯一郎上台以后,进一步加快了日本“向右转”的步伐,致使包括“有事法制”在内的、过去视为“禁区”的一些法案被强行通过。随着日本政坛和社会趋向右倾化和保守化,右翼分子越来越活跃于各个领域。

[JP4]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民众对前途悲观,打着“维护民族利益”的“新右翼”政治理念乘虚而入,右翼文人队伍日益扩大,歪曲侵略战争历史的言论甚嚣尘上。像西尾干二、小林善纪、藤冈信胜、东中野修道等人公然推出了大量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书籍,如《对近代史的污辱》、《历史教科书中的15年战争》、《自虐史观的分析》、《战争论》等书,在日本公众中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日本青年正确认识历史。

在大东塾的宣传品中就有这样的论调:“个人如果遭受他人的暴力行为,自己的生命濒临危险时,出于自卫进行抵抗,对方即使死伤,也属正当防卫,这是全世界刑法中的共同理念,在这种场合不能把防卫行为当做‘暴力。作为民族也应该承认这一原理,对外,称作自卫权;对内,当民族生命面对反民主的集团暴力行为而濒临危险之时,对抗之而进行的民族自卫行为也具有充分的正当防卫性质,绝不能单纯的视为‘暴力。”大东塾的“民族正当防卫”理论代表了绝大多数右翼的观念,这不仅是战后右翼在国内开展恐怖活动的借口,也是他们把目光瞄向海外的“依据”。直到今天,他们还是高喊着这个口号,鼓吹修改宪法,建立日本国军,怂恿日本的陆海空自卫队开出国门,积极参与所谓的“国际和平维持活动”等。

2.“中国威胁论”的出台,日本国力在亚洲的相对下降,催生了日本式的民族主义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陷入严重困扰,用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话来说:“如今日本处于战后最后的国家危机中。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种泡沫的破灭暴露了日本‘护送船队方式的缺陷,社会泡沫的破灭则体现在犯罪案件激增和教育状况恶化方面。”危机进一步导致了日本国民的自信心下降,使得国民心理加速由自信向自危的方向转变,民众对强硬政权的期望更趋强烈。

日本一些右翼鹰派势力把煽动“中国威胁论”视为推动军事大国化和构筑经济壁垒的借口和手段。日本式民族主义的突出表现为“厌华情绪”,日本某些人的“厌华情绪”表现在:有的媒体常拿在日中国人的犯罪说事,把日本的社会治安变坏归咎于中国人;明明是中国经济发展有助于日本的经济复兴,但有人偏说日本的经济不振是中国造成的;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成了削减对华政府开发援助的口实;日本企业到中国投资,有人偏说夺了日本人的饭碗。

社会思潮“是左右人类命运的潜在因素,它对历史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次政变或战争”。冷战后民族主义在世界各地兴起,成为全球范围内主导性思潮之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当民族主义发展到以唯我独尊、唯我优越为内涵时,必将走向极端,如日本的“京都学派”①。日本前驻美大使斋藤邦彦曾警告说,“我们不应该忘记,仅在五六十年前我们才犯了大错。照我看来,犯下这些错误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抱着狭隘的过度的民族主义。”“我们应时时刻刻提防这类民族主义又抬头”。“新民族主义”的生成有其复杂的历史渊源与现实背景,它直接作用于政治家的思想和行动,不仅左右国内社会政治生活,对外交政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为右翼势力抬头提供了思想条件。

3.日本经济濒临严重危机,右翼势力乘势上台

每况愈下的经济形势使日本国民产生了忍无可忍的情绪。一位日本作家甚至这样写道:“如今日本这样的状况如果发生在别的国家,早该爆发革命了。”这类议论典型地反映了当今日本民怨沸腾,广大国民迫切要求变革的心声。另一方面,政府在经济的无能和失策,又导致国民对出现“政治强人”的强烈期待,甚至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被一些善于表演,却并没有什么真知灼见的政治家所迷惑。在这一背景下,自民党的小泉纯一郎以其“怪人”的行事风格和“改革”高调脱颖而出,先后登上了总裁和首相的宝座;而后还赢得了高达80%—90%的支持率。其实,日本国民对小泉的“情绪型”的支持就是对改革、变革的支持,同时也反映出日本缺乏真正有远见、有魄力的政治家。然而,在国内问题上极力主张改革的小泉,在外交问题上却堪称一个“右派”,无论是在教科书问题上,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还是在贸易摩擦问题上,都表现得又实又硬,根本不把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批评放在眼里。

总之,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地给中日关系添关设卡,影响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但是,自从中日建交以来,友好与合作仍是主流,正如胡锦涛主席2003年4月在会见日本社民党党首土井多贺子时所说:“友好与合作始终是中日关系的主旋律,是联系两国人民的桥梁和纽带。”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要对日本右翼势力的频频活动掉以轻心,与它们的斗争,我们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也就是说,对日本右翼势力,我们要保持警惕,时刻提防,但也不要神经过敏,自乱阵脚,以免为人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