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峰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主流,文章从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在与其他学科整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对学校教学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121-02
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末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在该会议上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部提出的这两个目标一方面为我国未来的教育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内涵
从理论上讲,学科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学科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研制(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使用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学习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人的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和谐、自由幸福的发展过程,培养其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信息技术是学习的平台和工具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为了学习课程本身,还要培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学科整合的理念,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整合到实际任务进行学习。如:在学习WORD过程中,让学生用WORD编辑有个性的作文。学习PHOTOSHOP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创作出一幅精美的日历。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成为一种学习的工具。
信息技术要成为学习的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特别适用于主题学习。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选题或根据学习主题自主选题。确定选题后,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并最终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做出研究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的知识与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是教学的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教师根据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对学科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以多媒体、友好交互的方式集成、加工处理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这样就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只是教师用来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三)信息技术是丰富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还创造了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环境。互联网提供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源,每一个学习者都能从中获得最丰富最精彩的学习资源,都能方便地进行高效学习。突破了书本和课堂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最好的老师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极大地扩充了知识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无疑将是信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我们应该把握好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角色,大胆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传统教学内容结构带来了强大的冲击
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应得越来越重要,而那些大量脱离实际、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则成为一种冗余和障碍。其次,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体化、超链接结构形式。由于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材要依据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在设计上重在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教学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技术的培训。教育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教材的多媒化,利用多媒体,尤其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可跳转到和该内容有关的任何知识点和资源。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教育内容的一系列改革会对现在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产生强烈的冲击,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将成为主体。而这些能力包括:(1)信息处理(获取、组织、操作和评价)的技能;(2)问题解决能力;(3)批判性思维能力;(4)学习能力;(5)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目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重视。随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新的、强调帮助学生参与真实性任务和产生真实性项目的教学目标。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学组织架构的影响
随着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学组织架构和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教学目标强调以真实性问题为学习的核心,这样,就要求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45分钟一堂课,学生都坐在教室中听课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必须以项目和问题为单位,对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在组织形式上,活动安排的分组上,也要打破传统的按能力同质分组的方式,实行异质分组。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学策略的影响
教学策略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往往表现为具体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有了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科教学策略就能插上神奇的翅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直观、形象、化静为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给学生提供想象力的介质,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在这种整合的条件下,能更好地“让学生直接接触学科材料,在大量的学科教学实践中掌握运用学科规律”。在这种整合的条件下,就能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教师因材施教,学生的自主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学习。在这种整合的条件下,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学习策略成为可能,真正实现学科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把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精神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以此为基础,学生思维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培养。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学生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改正学生的学习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人机交互是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这种交互性还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状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甚至连教学策略也可以自己选择。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参考文献
[1]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黄清池.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4).
[3]冯秀琪,李烁.面向课程整合 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J].中国电化教育,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