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明
[摘要] 此文立足于本校,通过对提高认识、优化教学、开展课外体育及竞赛活动等方面的叙述,让学校、教师认识到“兴趣”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以便落实体育素质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 兴趣 提高认识 优化教学 开展活动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措施,其中尤以两大改革举措影响最大,一是制订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二是把课间操改为大课间活动。这两大改革举措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实施推广,其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周济部长向全国青少年学生提出了一句响亮而鲜明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作为体育教师,如何去落实?怎么坚持把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和大课间改革深入开展下去呢?如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呢?如何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呢?这成了摆在体育教师们面前的难题。
近几年来,笔者在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从而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终生体育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天智”和“天性”,是求知的“原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语道出了兴趣与爱好的重要性。新颖的能引起好奇的事物,易引起学生兴趣,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到新奇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体育学习的效果,是奠定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前提。因为只有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快乐体育的思想理念。每一节体育课或训练课从不单一指定只练某方面内容,而是拿出各种体育器材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练习,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寻找他们所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实行因材施教,我上体育课很受学生欢迎。同时,我把室内的体育理论课当作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来抓。作为体育教师,我认为不应只教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生体育意识”。我经常向学生介绍各种体育锻炼项目和各种体坛赛事,启发和引导学生亲自去观看或收看体育比赛,让他们感受体育的魅力,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例如,我经常通过多媒体组织学生集体收看美国NBA篮球联赛,然后结合教材,上篮球课,对此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另外,我还经常下载和制作田径运动各项目课件,把动作分步骤演示给学生看,他们通过观看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兴趣也大大提高。
二、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进行有趣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寻找教学内容丰富的训练项目,这样训练手段新颖多样,就能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将艰苦的练习变成愉快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利用兴趣搞好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成绩,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呢?作为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运用语言激励、场景调节、要领归纳等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趣的体验。
1.言语激励法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上课的情绪影响较大,上课时要用心关注学生,用表扬、鼓励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当学生练习成功时,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练习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焦躁不安时,及时给予安慰等,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为目的。但如果表扬不当,言过其实,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从不直接提出批评,而是正面提出要求。这样做,有利于防止负面作用的产生,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当学生有好表现,遵守纪律,认真练习,帮助他人等良好行为时,我向学生示意微笑,以示赞同,当学生掌握了一定动作技术并有所提高时,我竖起大拇指或提倡学生集体鼓掌以示“做得不错”、“好”、“有进步”等,学生从我的各种示意中得到肯定,就会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同时也会产生动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体育成绩差、身体瘦弱、自卑心强、性格内向的学生,我更是在语言上进行鼓励,耐心地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一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如我在教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动作时,曾有一位不爱讲话,平时做事小心谨慎的女同学的抱腹团身动作做得好,我及时给予了表扬,这给了她很大的鼓舞,激发了她练习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她也能高质量完成全套动作,确实让我们惊奇不已。
2.场景调节法
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熟悉学校的环境、场地、器械,在课前与项目相适应的场地上,器械的布置应做到井然有序,合理得当;上课时教师应精神抖擞,衣着干净利落,语言简洁明快,这一切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之注意力集中,使得体育教学能顺利进行。体育课堂中,如果过于严肃和死板,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感而启,有启而创,是激活主体意识的重要因素。教学情景的创设:(1)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形象。体育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同伴的练习和自身的实践,增强形象的真实感,调动学生“形真”的激情。(2)能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欲望。我倡导的教学情景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是在没有方圆,及近似方圆轻松自由中学习,从而激起学生主观的能动性。(3)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想学的意向。创设教学情景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所创造的鲜明形象,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借助图画,音乐,实物,示范及表情,一步步地展现,引导学生去琢磨,感悟,从而形成行为的理念。为了寓教于乐,我经常把音乐、舞蹈、游戏等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运用到课堂的各个部分,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在体育课上,学生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和欢快有趣的游戏中更能激发起强烈的练习兴趣。如上体育课时很多学生不愿做身体素质练习,我便把俯卧撑、跳跳箱、掷实心球投分、跳绳等身体练习的内容,配合音乐编成接力游戏进行练习。学生的练习情绪一下就高涨起来,也不感觉累,我们常做的游戏贴膏药、网鱼、找朋友、大小西瓜高矮人等全校学生都会,而且百玩不厌。上课前我就摆好了器材,学生一到操场就高兴、就来劲。选配教材内容更是相当重要。新课标给教材的选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被更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基础上,必须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时尚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3.重点归纳法
在课的重点、难点或不易掌握处,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分寸,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学生会因学不懂、做不会而丧失信心,导致前功尽弃。我通过钻研教材,经常把难点、重点编成口诀或者歌谣,让学生多背、多唱之后慢慢体会再练习。如在篮球课中,就编了“一大、二小、三起跳”“双手持球在胸前,抬头屈膝步自然,蹬伸翻腕将球传,重心前移球后旋。”“肩上持球眼看圈、左手扶住球左边、两脚微弯右在前、充分伸直前压腕、球出食指、中指间。”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上篮、传球和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在学跨越式跳高时,我又告诉学生“助跑轻松有角度,踏跳滚动要有力,过竿内旋要下压,落地屈膝要缓冲”学生基本上就理解了动作要点;在教前滚翻时,又指导学生“眼睛看胸部,团身像个球,滚翻不能散,牢记在心头”;学生跑步时,我很自然地又念起了“松肩、夹肘、两臂平行摆”的手臂摆法,用“松、大、快、前”四个字纠正跑步的动作;学鱼跃前翻是“蹬摆如兔跃、臀部比肩高、支撑作退让、滚动紧腹腰”;学侧手翻是“四点一条线,空中一个面”;用“踏、展、收”三字来概括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过程等,这些通俗易懂的口诀,学生一听就来兴趣,他们首先听我的讲解,然后自已结合练习去揣摩动作要领,学习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群众性最强的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需要进行经常地、全面地体育锻炼。仅靠每周二至三节体育课显然是不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有力保证,是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的最好空间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身习惯的好途径。只有把课内外活动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活动时间,实现学生每天足够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具有不间断性,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成功地推行素质教育。我经常利用学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长跑、接力赛、集体舞、跳远、跳绳、爬竿、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掷飞碟、摇呼啦圈等,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他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而我在活动中适时进行督促指导,活动后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四、组织参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我认为组织学生多参加竞赛也是一个好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作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有利于强化身体练习。我教的学生就经常参加一年一度的田径对抗赛、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等赛事。由于学生有好胜、上进、不服输等心理特征,这些比赛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甚至观看比赛都可以感染他们,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懊恼,让他们或多或少了解奋斗的价值。在感受那扣人心弦的竞赛魅力后,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去进行体育锻炼。我所带的校田径代表队的成绩也有了飞速的提高,从以前的拿不到分,上升到三次蝉联全市初中组冠军,涌现了一大批田径方面的好苗子,代表队的训练由“我要求学生练”,变成了“学生想跟我学,想跟我练”,每年都有一大批体育苗子作为体育特长生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应多组织体育竞赛,让学生在参与中有一个你赶我超的劲头,把体育锻炼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体育素质教育中的目的所在。
总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广泛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让他们的学习、生活生动起来!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