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摘要]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认真领会和深刻理解报告中优先发展教育问题,针对独立院校实际情况,本文客观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现状和困境,提出了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一是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三是转变就业观和择业观,积极迎接挑战;四是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就业 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充满新意。新意不仅在于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独立学院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迅速增长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十七大报告强调,要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对于在六七年前几乎不为人所知,而如今广为人知并且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的独立院校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独立院校要办好教育必须积极思考、力求创新,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家长广泛关注的话题,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直接与就业率挂钩,就业率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然而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问题所遇到的挑战性更强,压力也更大。客观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择业的积极因素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寻求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对策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一直在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第一线,并且带过两届毕业生,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情况有一定了解,现就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业困难以及如何走出困境提高就业率提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现状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和灵活的办学机制,与我国的公办高等学校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毕业生就业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1.多数学生家庭背景好,社会关系优越
独立学院相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而言,根据国家的政策,收费较高,因而城镇学生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家庭相对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较优越。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许多学生毕业后暂不就业,继续求学以待发展。独立学院学生家长担任领导职位和企业负责人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就业的社会基础好,就业渠道较畅通,就业压力少。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成员普遍文化素养高,他们从小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有特长,因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强,这些都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充分利用了母体学校的优势资源,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由于独立学院得到了母体高校的高度重视和优惠政策,加上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可以说独立学院是母体高校优势教育教学资源的最佳组合;此外,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学校形成的“品牌”效应,也能为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基础。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1.每年独立学院毕业生超百万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300多所独立学院,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就是说,到了2007年,全国毕业生达到480万,其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就高达100多万。据教育部统计,大学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同时,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人,而且西部又是欠发达地区,在这种背景下,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更艰巨了。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还需要一个过程,因而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独立学院学生和家长就业期望值过高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学费比其他公办学校高出1~2倍,高投入希望能有高回报,因而家长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想法,希望子女毕业后马上能找到工资高,前景广阔的工作单位。同时,学生本身也存在着对自身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偏高的情况,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理想与现实脱节。对于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嫌条件差、工资低;有调查显示,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选择到沿海地区和内地大城市,三分之一左右的希望进入政府部门或国企,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选择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工作。
3.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可程度影响对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一般习惯从名牌高校或他们信得过、关系密切的老牌学校中挑选毕业生,而独立学院在创办初期,社会影响不大,自身的“品牌”还未形成,毕业生的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由于独立学院是降分录取,入学时基础普遍较差是客观事实,按照本科要求培养,要达到一般本科的培养规格,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等方面受到质疑。因而,不少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持观望态度,甚至出现拒绝选择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现象;要取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和认可需要一个过程,这与紧迫的就业形势之间形成了矛盾,无疑增加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4.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起步晚,刚刚有首届毕业生或第二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还在逐步探讨和摸索之中。存在着就业指导专职人员缺乏、素质不高、经验不丰富等问题;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就业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处于在建状态,还不完善。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与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社会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欢迎,是能否创造出自己的“品牌”的重要标志,它将对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就业形势和学生特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才能保证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搞好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日常行为的管理。比如,在大学生刚入校时进行军事化管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制能力,给今后几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从入校开始便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学校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就业指导课、模拟招聘等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
其次,在办学思路上,充分依托母体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适应本地、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在专业设置上,要对接市场的需求,按“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的思路,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强调社会对专业的急需性和应用性,有选择地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在教学形式上,采取课堂教学、名家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加实践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形式和考试形式多样化,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再次,在校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心:鼓励学生利用好自己的课外时间,学习更多的课堂外对个人发展有益的知识,比如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为日后顺利就业增加砝码。
2.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独立学院的多数学生由于家境优越等原因,在就业方面普遍存在着依赖家人、消极被动等方面的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独立学院要加强就业观念的指导,教育毕业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积极主动地走向就业市场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意识。一是要指导毕业生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合理定位求职目标。按照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人才市场的供需规律,适当调整对就业地域、工作岗位、物质待遇等方面的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二是要教育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寻找广阔事业舞台。要积极投身到基层锻炼、民营企业和参与西部大开发。三是教育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自主创业。
3.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独立学院要尽快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工作指导机制,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要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加大信息搜集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二是要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三是择业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掌握求职材料制作、面试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全程指导、引导学生全方位就业、全体教职工都参与到学生就业工作中。形成学校行动,家长行动,学生行动的局面。小型专场招聘会与大型综合双选会相结合,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相结合。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和用人单位来学校举办一些企业宣讲报告会、现场模拟招聘会等,为学生提供招聘、就业体验,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桥梁,畅通就业渠道,真正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庆红等.2005: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应对[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2).
[2]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田爱民等.对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