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羽
[摘要] 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下,当代中国人的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探讨了目前中国心理咨询业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对发展瓶颈背后软环境的缺失做出分析,最后对心理咨询本土化进行了本土化思考。
[关键词] 中国心理咨询业 困境 文化差异 本土化
一、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转型明显加速,不同文化相互冲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下,当代中国人的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心理调适不良和心理障碍发生的机率越来越高,“急剧的变化导致各种心理应激因素大增,使得国民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申自力,2004)。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心理困扰的舒缓和心理问题的解决俨然成为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话题,民众对心理咨询服务的现实需要与日俱增,尤其是2003年“非典事件”时的危机干预和2008年四川地震的灾后心理援助都使得心理咨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为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快速发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历史条件,多年前即被称为“朝阳行业”的中国心理咨询业似乎将迎来美好前景。但现实情况其实并不容乐观,虽然中国心理咨询业的“朝阳产业”名号并未受到太大质疑,可是“这种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实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刘时勇,2008),其缓慢的发展速度和日趋增多的发展问题让我们无法很好看清中国心理咨询业的未来。一项朝阳产业不仅仅意味着它将来会有光明而繁荣的前景,至少它现今的发展态势也应该是良性而快速的,可惜目前的中国心理咨询业依然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所以说,我国心理咨询业能否真正的成为冉冉升起的“朝阳”,还得视其能否解决好发展初期的种种问题,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升腾之路。
二、“朝阳行业”的现实困境
首先,当今中国的心理咨询机构良莠不齐,从业人员也是鱼龙混杂。据统计,尽管有近40万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但素质和水平却不容乐观,多数人的职业素养和咨询水准都不高。我国开展心理咨询的机构主要有医院门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其中以社会性质的心理咨询机构最为参差不齐,服务水平较为混乱,出现的各类问题也最多。因为社会人员从事心理咨询的进入门槛较低,而且没有很完善的资格认定和考核程序。甚至许多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的人员,只需通过参加时间非常短的速成班,即可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心里咨询员,那么这些短期速成、半路出家的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可想而知。另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咨询师占81.6%,超过5年的仅有5.4%”(邵波,刘伟,2004)。可见在心理咨询这样一项特别强调长期实践积累的行业中,真正拥有丰富咨询经验的咨询师却少之又少。而在美国,一个人要想取得心理咨询师的资格有着很高的难度和要求,首先,必须是咨询心理学或者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在此基础之上,还必须在接受督导的情况下积累2000个小时以上的个案辅导时间,才能有资格去申请心理咨询师的执照。美国的标准与现今中国的行业准入门槛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差距悬殊。
其次,关于心理咨询业的国家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心理咨询业也未能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依然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营利性心理咨询机构的审批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而非营利性心理咨询机构则应向民政部门登记。在资格认证方面也尚未建立起统一的执业资格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颁布了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办法后,有了心理咨询员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标准,但是“卫生部也有‘心理治疗师考试,而卫生部与原人事部也开设了‘心理保健师的评定”(刘霏,2008)。除了多头管理和资格认证制度不统一以外,对从业人员相关的后续监督管理机制也完全空白,没有人去考核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效果,也没有人去追究心理治疗所产生的失误。“没有建立起心理咨询师的监督考核机制,直接造成心理咨询师服务效果评估和质量督导体系的空白,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少困难和麻烦”(刘时勇,2008)。而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拥有专门的专业伦理学委员会及各项法律、法规来监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行为”(江光荣,2005),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具体细致的法规使得心理咨询业在美国的发展有法可依,并不断走向成熟。
第三,不光心理咨询的现有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后备力量也严重不足。那些短期培训上岗的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都并不理想,他们缺乏规范系统的学习以及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心理咨询员的人格素质、职业道德存在较大缺陷,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爱心”(黄时华,何幽,何晓锐,2008)。在社会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理所当然地成为心理咨询业所寄予的希望,虽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但是由于教学和研究资源都比较有限,所以未能培养出充足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尤其是咨询心理学方向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足以缓解心理咨询专业人才需求不足的紧张局面,即使对于毕业出来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由于心理咨询行业并未表现出足够大的吸引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改行从事其他工作。反观美国,之所以有着如此充足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资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关于心理学研究的队伍势力很强,“多数综合大学设有心理学系,而且其中40%左右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赵旭东,丛中,张道龙,2005)。
三、发展瓶颈的背后:文化差异与软环境的缺失
心理咨询业在中国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快速发展,反而出现种种困境和问题,除了管理制度和个人资质的问题以外,我们更应该把这一现象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观察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心理咨询在中国缺乏很好的生长土壤,虽已生根发芽,却难茁壮成长。发展瓶颈的背后缘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软环境的缺失,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民众的认可程度与接受程度都远远不够,整个社会未能形成一种有利于心理咨询发展的观念和氛围。
美国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心理咨询业发展最成熟的国家。美国的中产阶级一旦遇到诸如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环境不适、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首先便会想到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美国人普遍乐于接受心理咨询,他们把这种行为看的像吃饭睡觉那样自然和简单。有人曾经这样比喻说,美国成功人士的臂膀是靠两个人搀扶的,一个是律师,而另一个就是心理咨询师。据中国新闻周刊上的一项数据显示,每5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30%的美国人定期做心理咨询,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认知行为方式使得中国人很难认可并接受心理咨询,无论在咨询动机还是咨询过程和结果上,中国人都表现出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特点。在咨询动机方面,西方人崇尚自我,重视精神生活的愉悦,他们乐于主动袒露自我、寻求快乐,而中国人对心理咨询缺乏准确的了解,甚至抱有偏见,往往认为只有心理和精神有疾病的人才会去咨询,还有很多人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人性格软弱或意志不足的表现。而且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自身修养,中国人习惯于将自己的情绪内隐化,独立去化解各种情绪问题而非疏导出来;在咨询过程和结果方面,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更强调情感陪伴和倾诉,他们认为“来访者应该为自己负责,咨询师尽量不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具体的回答或直接的建议”(闫杰,2008),而习惯于权威主义的中国人则绝对属于问题解决导向型,他们更希望代表权威的咨询师能够现场即给出明确答案,一步到位地解决问题,如若不能得到满意的回答,中国人便会认定心理咨询的无效。由此可见,发源于欧美文化的现代心理咨询在这样的一种文化环境下多少有一些水土不服,而传统文化塑造下的中国人也往往不太在意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独自忍受和压抑的处理方式,久而久之心理包袱就会越积越大,最终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北京理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贾晓明就认为,心理问题躯体化正是一个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临床现象。
四、何去何从:一种本土化的思考
虽说中国的心理咨询业有着其深厚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心理咨询业本身的发展并不良性,再加上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抑制,那么中国的心理咨询业到底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心理咨询本土化无疑是众多本国学者倡导的一个主题,虽说西方心理咨询的发展时间久远,理念和方法都达到了一个现代化的高度,但是一方面,西方心理咨询在某些方面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并不完全适应,不同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使得人们的意识、价值观与人格也有差异,在对待跨文化的问题上,心理咨询不一定拥有普适性,“按照文化心理学及跨文化心理学的观点,任何个体的复杂而高级的心理和行为,都浸润了他所生存社会的独特文化性格,用普适的理性原则去解释,只能制造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歪曲和误解”(叶映,2008);另一方面,其实西方的心理咨询乃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本身就存在缺陷与不足,正如暨南大学心理学系萧文教授所述,大凡现代心理咨询的模式都可以归结为“带着主观的假设,创造虚拟的记忆,建构真实的自我”三部曲,这本身就有其局限性,而且知识的半衰期也要求咨询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必须得到及时的修正和发展。
所以说,心理学的研究者除了积极引进与移植西方的心理咨询理论技术外,同时应当以本土的社会文化历史和基本国情为依托,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汲取养料,进而对西方心理咨询中的合理成分进行创新和改造,将其与中国传统心理疏导的理念两相融合,使之成为中国本土心理咨询的一部分。本土化的目的也就是达到一种本土性契合的境界,所谓本土性契合是由我国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提出的“当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密切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杨国枢,1994)。当然,心理咨询的本土化和心理学的本土性契合并非易事,而且我们也决不能因为追求本土性而忽略西方咨询理论的科学性,香港的林孟平教授认为“本土化和全球化应该是平衡发展的”(林孟平,1999),这种动态的多元结合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所有心理学的学者专家引领整个社会共同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时华,何幽,何晓锐.中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发展[J].医学教育探索,2008,(1).
[2]江光荣.美国心理咨询的资格认证制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
[3]林孟平.努力迈向专业:—个带有期望的回应[J].亚洲辅导学报,1999,(2).
[4]刘霏.透视心理咨询市场乱象[J].首都医药,2008,(8).
[5]申自力.浅议制约我国心理咨询服务业发展的五个因素[J].科学•经济•社会,2004,(3).
[6]闫杰.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7]叶映华.本土化视野中高校心理咨询的弊端及思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1).
[8]赵旭东,丛中,张道龙.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