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翠玲
[摘要] 通过大学生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该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创业梦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以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为此,必须进行高等院校教育模式的系统改革。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开放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
一、问题的提出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200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就业压力不容小觑。开始于1999年的中国大学扩招,至2002年出现了第一批毕业生,随后的5年,就业形势逐步恶化,大学生就业压力凸现。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6月,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4.7%;2003年,大学本科生的就业率为70%,高职专科就业率为55%;2004年9月,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的就业率为61%;2005年,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0%,专科院校为40%。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恶化,导致学校必须正视现实、采取措施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一条现实而可行的方法就是鼓励大学生创业。大学生个人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就业,创业成功后,还可以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在创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社会经验,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创业活动的专业性
创业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能力,但并非人人都可以创业。据有关数据统计,创业的成功率只有3%。大学生要实现创业的成功,就不能仅仅依赖于激情和理论,必须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作为大学生培养主体的高等院校,面对特殊的形势,必须敢于自我革新,通过改革传统教育方式来促进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培养创业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来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二、开放式教学和创业教育分析
学校对创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变革的目标就是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和反应。
开放式教学迥异于传统教学方式。它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固定性、束缚性,打造开放、互动、创新的教学平台。开放式教学,就是要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采取改善措施,实现教师起辅助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思考、探索和研究。同时,开放式教学要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条条框框,奉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思想,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实现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避免传统教学的固步自封。
2.创业人才的内涵
创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基于很多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创业能力的培养必将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创业人才首先应该是实践人才,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人才。创业人才的培养,凸显了学校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3.创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创业是失败率极高的活动,大学生创业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创业又是拉动大学生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利器。微软、戴尔、谷歌等国际大企业,都是学生创业的典范。我们应该认识到,创业能力是可以后天习得的。对于创业人才来讲,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
(1)创新精神和意识。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就来源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所从事的工作是创造性的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不能赋予学生创新精神与意识,必须通过学校的教育改变学生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在学校的课堂上,学校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和具体案例向学生宣传创新的作用,发动学生主动进行创新。在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上,学校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通过典型模范教育,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创业成功带来的自尊、荣誉和财富。创新精神和意识应该是创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第一项能力,它是创业的基础,是创业人才形成的直接推动力。
(2)创业能力。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把创业能力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对承担风险进行计算的能力;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如生产力、成本等;自我谋职的技能。以上能力都是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可以获得的能力。
(3)社会交往能力。创业人才为了实现创业的梦想,必须组建团队,建立公司实体。创业之初,吸引人才是创业实体顺利成长的重要保障。另外,创业实体还必须处理好与顾客、竞争者、供应商、中间商和社会公众的关系,这对创业者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4)学习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必须具备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的能力。作为创业者,失败的几率很高,还必须能够及时总结创业经验和教训,并通过向典型案例学习来提升创业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式教学是与创业人才的培养相契合的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必须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创建为基础。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
高等院校为了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必须首先创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高等院校的一项系统化的改革。针对于创业教育,高等院校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
1.淡化专业界限,倡导学科融合
高等院校应该改变以往细分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大类专业。学校不再按照专业来安排课程,而是根据大类专业的需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选修专业课程,达到学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例如,经济管理类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关联性较强的专业可以合并成大类专业,学生可以选修四个专业中的所有课程。这项改革可以杜绝以往专业过于细分,从而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综合应用能力差的局面。
2.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缺乏实践能力、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阻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原因。高等院校课程教育必须改变以往偏重于理论教学的局面,大力发展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提高实验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3.教学过程设计多样化
为了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高等院校需要积极推进教学过程设计的多样化。课堂讲授、互动讨论、专题讲座、技能培训、案例分析、课程设计比赛和实地考察等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创业人才的培养服务。其中,案例分析是最为可行并且效果明显的教学手段,应该在高等院校内大力推广。
4.优化教师结构,促使教师来源多元化
在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专职教师的作用有限。基于这个弊端,高等院校应该积极拓展教师来源渠道,促进创业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创业师资一般应该包括:经济管理类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成功的企业家、孵化器的管理专家、创业投资家等六个方面。通过师资构成的多元化,促使学生知识的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创业动力。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来全方位地打造开放式教学模式,高校就为创业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业教育便可以贯穿高等教育各个环节,一个系统化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就可以建立起来。
四、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
为了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高等院校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变革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观念的变革
高等院校必须转变管理观念,从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转变为教学创新管理,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行为。管理的重点也要从监督和检查转变为服务和支持,重点是对创新行为的服务与支持。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必须服从于创业教育的理念。
2.组织结构的变革
为了加大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指导机构。该机构统一负责、协调各项创业教育工作。创业指导机构应该包括高教管理人员、专门的创业实践和科研人才以及就业指导人员。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高校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该机构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完全可以将创业指导机构和就业指导机构合并,从而实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教学质量控制方式的变革
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学质量控制方式是静态的、追述性的,缺乏动态性和前瞻性。这种教学评价手段主要是通过对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静态纪录、课堂讲授的360度考核,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创业教育要求开放、实践、创新,必然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格格不入。高校管理者必须对以往的教学质量控制方式进行改革,重点突出对创新的鼓励,积极采用动态、前瞻和包容并举的教学质量评价手段。
高等院校必须从战略高度来审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创业教育必然要求高校告别专业人才培养意识,树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完善适合于创业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春花.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电子科技大学,2005,(1).
[2]王信东.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教育创新,2007,(24):300.
[3]彼得•F•德鲁克著.张炜译.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1.
[4]卢福财,宁亮.促进就业视角的高校创业教育[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