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霖 武军莉 杨静宁 朱毓杰
【摘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工程实际工作能力。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 学生 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主要源头在高等教育。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截止2008年,年招生量已达550余万名。在校生超过了2000万。大学教学能否发挥其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工科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中未来的工程师,除了需要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加强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实践表明,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凡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技能的教育培养工作,都可以大胆地尝试并加以创造性、规范化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就因具备上述功能,而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讲授,基本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素质的培养,通常将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的静态传递过程,容易将理论与实践脱离,不利于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因此,为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展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大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成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第三,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创新”。它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形载体。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通常包括学术报告、学科竞赛、学术科技作品制作(学术论文、科技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三种形式。组织学生聆听学术报告、参与学科竞赛、进行学术科技作品的发明制作,实际上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过程,是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的相互碰撞的过程,是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转化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提高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途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
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可以营造具有科学研究环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力学的系列课程,根据培养计划,理工科学生都要学习力学的相关课程,同时力学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课,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何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以材料力学为例,其任务就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教师深入挖掘课程的实践性,发起并在全校开展“结构设计大赛”这一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提出设计要求,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学生根据要求制作任务书,明确设计理念。结合比赛的进程,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模型设计中,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如开空位置、开槽位置、杆件的连接方式,都要仔细考虑,在模型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在生活中“处处有力学”。所学的知识与所做的模型实现了有机的结合,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安全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干什么,会不由的想到力学、安全和经济”。由于模型设计需要几个人共同协作完成,比赛当中不同学科、年级的同学集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五、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成效
1.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风建设
人生来就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教育的责任就是传授知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同时通过亲身实践,激发学生不断涌现的创造力。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它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既需要许多相关课程知识作为有机的补充,又需要学生的热情参与。活动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当学生面对这一新奇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他的主观能动性就充分调动出来。在教师的启发下,由以前的“要我学”变为自己主动复习以前学习的相关课程,查找资料,制作任务书,学习计算工具的语言,对课程体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他们经常加班加点,活动的轨迹简化到“教室—食堂—宿舍”的三点一线中。经常会出现在课间的时候,学生和任课老师热烈地讨论设计中的技术问题的场面。有的学生甚至还利用中午、周末的时间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这部分学生的热情也影响了周围的许多同学,上课的出勤率和主动提问题的学生明显提高,课堂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应该说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欢迎,也有力地促进了学风的好转。
2.深化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
不容置疑,教师在教学创新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吸收和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内容上来,注重对学生潜质和特长的激发,将科技创新实践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跃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把教学过程深化为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合作的过程,教师也利用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主动转变角色,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与沟通,达到教学相长。许多的基础性课程都可以结合课程的特点,丰富教学的内涵,主动挖掘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开展多种类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帮助学生打好专业学习的基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既增进了师生的交流,也更好地提升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由于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在理论支撑和指导上有了保证,其内涵和生命力也会更加旺盛,使更多学生受益。
3.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是构成学科专业的第一要素,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高校的根本属性就是人才培养,需要多种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对于一门课程而言,仅凭教师一方面的热情是不够的,即便课程准备得再好,板书设计的再好,缺少了学生对知识渴求的热情,课堂上没有了互动,就会出现一种“半哑巴式课堂”,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下面的学生昏昏欲睡,这样一种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不加分析地“全盘接收”,很难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通过以课程为知识背景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学生发现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及在工程实践中的价值,对课程以及知识体系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学习的兴趣动力很自然就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学生的热情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这样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也会更好地贴近学生,更加合理地设计课程体系,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有了实实在在的教学范例,使课堂的举例更加生动。经过科技活动期间的密切接触与了解,师生间也建立了友谊,课堂的活动效果也会活泼热烈。
六、结语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为适应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结合自身学生的特点而开创的学术科技活动。首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挑战欲,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兴趣发生了变化;其次,使许多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具体帮助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教师的了解从讲台上的对立面转变为亲近的师长,自然由喜欢老师延伸到喜欢老师的课程,对促进学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三,教师也因为指导具体的科技活动,找出了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也激发了他们主动更新知识结构、挖掘课程内涵的主动性,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系统工程中,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使高校完成社会赋予的神圣而光荣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21-37.
[2]王知源,许晟.谈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9(10):100-101.
[3]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4]许晓鸣.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7.
[5]李志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中国高等教育,2007,(2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