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威风
10月11日,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日。从10月1日开始一直延续了整整10天的好天气结束了。从早上开始天就灰蒙蒙的,天气预报也说,当天会有阵雨。还没到中午,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就开始交通堵塞,而国家网球中心里的人也比前几天有了明显的增加。门外逡巡的黄牛党还在卖力地兜售着门票,因为赛会的头号种子纳达尔在半决赛被来自克罗地亚的西里奇横扫出局,决赛的票价应声下跌,甚至有人怀疑,因为纳达尔的缺席,会影响决赛的上座率。
等到男单决赛开始时,组委会的心大概是可以放到肚子里了。第一场男双决赛,尽管有世界最知名的男双选手布莱恩兄弟和赛会去年的男子单打冠军罗迪克参赛,上座率大概也只有六七成的样子。到下午三点钟左右的样子,观众突然把莲花球场挤得满满当当,来自克罗地亚的球迷穿着传统的格子,拉着国旗站在高高的看台上,用克罗地亚语喊着西里奇的名字为他加油。而这个赛季一直表现得颇为悲情的小德,对这场决赛也颇为重视,所以这场比赛还是很有气氛的。
在第一盘打到第五局,双方战成2比2平,比分还在胶着时刻,预报中的小雨如期而至,比赛暂停。球员回到休息室,观众有的在看台上休息,有的在球场附近溜达,赞助商的小铺里人头攒动,音乐震天,热饮成为最热销的产品。球场上几十合烘干机在轰鸣,令-人产生一点点的恍惚,中网,是不是真的离大满贯不远了?
从某个角度说,中网这些年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中网改到原来的奥运场馆举行,硬件设施比之前好了不少,加上今年赛会的奖金提高,女子比赛升级为皇冠赛事,使得今年中网上出现的大牌球星比往年多,而上座率和票房,也为中网有史以来之最。
中国观众的素质,历来是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网球运动在中国到目前为止还不算主流,参与的人少,看的人也还不算多,再加上网球的比赛规则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完善的规则,外行看起来完全摸不着头脑。因此在过往的赛事中,常常会出现因为观众不懂比赛规则,不懂观看的规则而乱鼓掌、加油、喝彩而遭到鄙视的事情。实际上这些观众也有委屈,谁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运动项目,连加油都有规矩的呢?说句老实话,今年看到中网的观众表现已经算得上合格了,入场离场井然有序、加油鼓掌的时机也大多在点子上、球员挑战鹰眼时,每一次都会有节奏地鼓掌以烘托气氛。虽偶尔还有迟到并迟迟不落座、让球员和全场观众都等他入座的人,但遭全场观众致以嘘声达一分钟之久;手机不调静音的比较多,但手机声响起时,机主的表情自觉羞愧的还是占大多数:晚场比赛时席问还是偶尔会有闪光灯闪过,不过据某些爱好摄影的人士说,这和中国人的摄影常识急需提高有关,大部分国人不知道或不懂得如何关掉数码卡片机上的闪光灯,更多人的也不明白,在距离遥远时,闪光灯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本人在这次中网赛事上看到看台上最雷的一幕是一个妈妈情急之下将她儿子的裤子当场扒掉,让他在自带的杯子中小便……
中网在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这些进步足以将中网带进大满贯吗?要对这个问题给予肯定的回答并不容易。
这次出现在中网上的大牌球星不少,可缺席的也不少:费德勒、穆雷、德尔波特罗、特松加……随便想一想,这些大牌球员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没有出现在中网的赛场上。女子比赛因为是皇冠赛事,所以世界排名前32名的球员强制参赛,可是冷门更多。为什么?因为这项比赛不够重要,影响力不够大,在美国公开赛这项大满贯赛事之后,在年终总决赛开赛之前,众多球员根本就是将这中间的时间视作调整状态、恢复体力的时期。
其次,中网的目标是成为大满贯,而让中网对此产生希望的是,亚洲还没有一项大满贯赛事。中国的整体实力(我是指经济上)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尽管中国的网球运动水平还不算高,但如果在亚洲要选一个大满贯赛事的话,中国公开赛不是听起来很有机会吗?这和本国的网球水平也没有那么大关系吧?澳洲、英国的选手得到大满贯,不也是几十年的事了吗?可是,大满贯比的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影响力以及影响力背后的文化。在四大满贯中最年轻的澳网,男子比赛创建于1905年,女子比赛始于1922年。1968年,国际网球职业化后它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则是现代网球史上最早的比赛,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于1877年创办。而2004年创办的中网,就能喊出“打造第五大满贯”的口号,勇气实在可嘉。
再次,网球文化和普及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而言,对于中网组委会而言,更要紧的是自身的专业化问题——赛程安排不科学。本届赛会最突出的司线和球童的问题等如得不到改善,那么再忽悠大家:萨芬要在中网搞退役仪式,颁奖仪式上再三明示、暗示就差赶鸭子上架地逼小德表演模仿秀,找俩歌手现场假唱中网主题曲……这些煽情的、炒作的事,做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