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倩
摘 要:本文以干部交流的必要性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当前干部交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稳定实施干部交流的对策,来分析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应强调以干部交流为突破口,实现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和干部队伍结构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干部交流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廉政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政府的职能在不断调整和转化,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应强调以干部交流为突破口,实现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和干部队伍结构的全面优化。
一、加强干部交流的必要性
干部交流是在岗位上动起来的一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它已经成为培养锻炼干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交流出活力与干劲是干部交流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挪位,更不是甩包袱,而是要多岗位锻炼干部,多平台磨练干部,把优秀的人才变成推动党的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
1.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面对新的工作,有了新的压力,紧迫感更强;经常强迫学习新知识,不知不觉地改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高各方面能力。
2.有利于摆脱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通过干部交流到一个新的工作地域的干部,因对新的岗位不熟悉,就会相应的减少应酬,专心工作。学会一些处理具体矛盾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增强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3.有利于转变作风,克服官僚、门户之见,惯性,惰性。在同一个单位时间长了,容易被当局所迷,凭经验办事,在工作目标、思路和人际关系等问题上形成思维定势。时间越长,对事业发展的限制越多。实行干部交流后,在新岗位中没有固定模式的束缚,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打开工作局面。
4.有利于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绝大多数从乡镇交流到区机关的干部比原来就在机关部门工作的干部更体谅基层的难处,能主动热情帮基层想办法解决问题,不仅很少给基层添麻烦,更不会把负担转嫁到基层,较好地改善了区机关部门与街道、乡镇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干部交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交流面比较窄。领导干部交流的多,专业干部交流的少;副职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的多,主要领导干部交流的少。
2.对交流干部的考核监督和管理教育机制不够健全,缺少经常性的严格督查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措施,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选派交流轻管理教育的现象。
3.干部交流保障措施比较滞后。由于各种保障措施跟不上,出现从落后地区交流到发达地区、从经济效益差单位交流到经济效益好单位容易,反之则比较难的现象。
三、稳定有效实施干部交流的对策
1.创新交流方式,侧重培养性交流,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是破解轮岗交流难题的有效举措。
最好的用人制度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犹如一次人才的重新配置,实质是人与岗位的合理调试。如一个交流干部可自愿选择三个岗位,每一个岗位可选择三名预备交流人选,干部按自己意愿选择工作单位和岗位。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组织部门也可根据岗位特点和个人特长积极推荐干部,做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对培养潜力大,各方面组织都比较好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培养交流,让干部通过多岗位锻炼,在新环境中去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树立新思路,增添新活力。此外引入竞争机制,在轮岗交流中结合原岗位任职人选的任职时间和单位意见,加大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力度,并把参与竞争的对象像一般干部延伸,不唯台阶、不唯自励,只要符合岗位职责的要求都列入中层岗位预备人选的范围,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并且规定任职年限,参照领导干部人气质的相关规定,提出机关中层干部任期制的相关规定,提出机关中层干部在同一岗位任职满5年,原则上都应进行轮岗交流,打破了岗位终身制,解决了“一岗定终身”,“不是提拔就不流动”的问题。
2.突出重点,选好对象,确保干部交流的实效性,选最好的人上最好的岗位,统筹协调,精心组织,防止因交流工作的随意性而影响单位的稳定发展是交流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
对选定进行交流的干部,应为他们建立专项培养档案,实行跟踪培养,择优使用,以促进干部交流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主动服务于中心工作,与经济发展形势相协调,培养造就一批适应跨越式发展要求的中层干部队伍,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干部交流应把握好几条原则:一是要有利于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班子的整体效能。要把干部交流与调整优化班子结构尤其是优化处以上班子干部结构结合起来,通过交流把重点单位、重点部门的干部配强。要有利于保持班子的相对稳定,提高干部的使用效益,使有限的岗位资源和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最佳结合。二是要有利于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根据干部个人的能力、素质、工作经验和拟任职务的需要,缺什么补什么,选择适当的岗位,通过横向纵向的交流和单位内部的换岗锻炼,逼着干部去学习新的知识,适应新的环境和岗位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三是要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
3.干部交流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确定原则,形成制度,确保干部交流的有序进行,防止因配套工作的滞后而影响交流效果。
考虑到干部个人家庭实际情况,一般一个交流任期应把握在3到4年,不超过5年。这样既能起到培养锻炼干部的目的,也能照顾到干部的实际困难。要结合实际解决干部交流的工资福利差距问题,可按现有的工资水平,由交流干部在交流前后单位自行选择工资发放地,干部可选择在交流任前生活基础所在地退休等,尽量减少干部因交流而造成的工资收入上的差距。对干部交流住房问题,可根据单位的经济情况,为交流干部购买或租用专门的交流干部住房和基本的生活设施,为干部交流的长期运作,建立物质基础。在干部交流任职地域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地域性问题,在地域范围上应充分考虑交流干部的实际情况和上下班交通条件,尽量按照划片就近的原则进行交流,以方便干部生活和降低交流成本。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干部交流的“大气候”,减少交流阻力,又有利于统筹考虑培养锻炼干部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的双重要求,克服盲目性和短期行为,才能使干部交流形成良性循环。
4.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培养锻炼性交流、回避性交流、任职期满交流,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一些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实行跨地区、跨部门交流。要逐步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把干部交流同培养使用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干部向艰苦地区和艰苦岗位交流。妥善解决干部交流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完善配套政策。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要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加大东西部干部交流的力度,制定和实施与西部大开发相配套的干部交流规划,有计划地选派西部地区的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