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委员会
人才问题,始终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召开人才强校工作会议,把党中央的重大教育决策转化为高度共识和具体行动,创新人才工作思路观念和体制机制,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强校理念在师生员工中得到广泛认同,人才工作机制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人才工作新局面的形成,推动了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强校工作思路
1.坚持“党管人才”,准确把握党委工作定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校党委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是抓战略规划。认真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变化,把握学校人才工作的方向和大局,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动态掌握人才队伍的发展变化,制定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二是抓标准制定。召开人才强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由人力资源、法律、管理等有关专家组成专门小组,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分析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制定人才引进实施方案,明确不同类型人才引进标准及待遇。三是抓综合协调。校党委站在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协调各部门在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工作中的关系,合理规范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和任务,促进各种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四是抓环境优化。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优良的舆论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
2.围绕学科建设目标,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发展规划。校党委全面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优势和实力,通过每年召开党委全会,不断明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确定学校发展定位,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建设总体方略。党代会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逐渐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目标。学校将人才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体规划,着眼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着眼于学科建设目标,着眼于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学科特色优势对人才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优势,面向未来,按需引进”的原则,充分预见人才队伍发展的远景要求,制定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行动方案。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学校形成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性互动。
3.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人才工作新模式。十七大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具体要求,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发展新阶段。校党委召开人才强校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学校人才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形成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新思路:围绕学科建设目标,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优势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立足于人才资源开发、整合和使用,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学校事业发展建设强大的人才资源。人才强校工作会议的召开推动学校人才工作由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转向人才资源的开发、整合和使用,实现了人才工作从“重微观”向“重宏观”、“重引进”向“重培养”、“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
二、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1.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实现全校人才工作一体化。校党委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先后成立人才强校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把人才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各学院成立由学院主要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的人才工作小组,根据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划和部署,负责本学院、本学科人才引进工作的落实。校党委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学院领导班子及领导个人考核之中,围绕人才工作探索建立“出人才是第一政绩”的政绩评估体系。
2.完善学科建设布局,构建教师事业发展平台。针对我校学科门类数量少,博士点覆盖面不够,学科基础薄弱,致使一部分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狭小,发展通道不畅,积极性与创造性难以发挥的状况,根据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学校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推进步骤,整合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促进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致力于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群,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布局。同时,整合学校现有学科研究平台,建立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中心等若干跨院系、跨学科高水平研究中心,并引进国外研究中心,多方拓展教师事业发展空间。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立足于校内人才选拔和培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学校初步建立了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训机制。结合“211工程”三期启动和申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学校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入经费近亿元,专门用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梯队建设,瞄准国家、部委组织实施的重大人才计划项目,设立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专项预研基金,对有突出学术贡献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深造。制定青年教师专项培养计划,设立青年教师专项培养基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学术资源,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包容整合,建立教师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学术信息资源共享。
4.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学校以申报“中国开放型经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契机,围绕平台建设方案确定的研究项目遴选首席教授,引进高水平成熟学者,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队伍汇聚模式。学校结合学科特色,选择少数突破口,组建“学科特区”,从管理运行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以承接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为牵引,培育孵化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成果。瞄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学校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标准与待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制定遴选办法,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学科带头人动态遴选,推动高层次人才持续产生。“十一五”期间,学校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以及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培养和造就具有战略思维学科领军人物,形成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被社会公认的优秀创新团队。
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正在稳步推进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解决羁绊学校发展但一直无法突破的制度性障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学校抓住机会,分配制度设计进一步向教师队伍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向突出贡献者倾斜,重实绩、重贡献,实现一流人才、一流报酬。通过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修订《岗位设置与聘任方案》,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方式,由重视过程管理向更加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更加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单纯的数量评价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打破聘用终身制,扩大人事代理范围,实行“非升即走”,形成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加大优秀人才破格选拔力度,制定《教师岗位破格聘用办法》,修订《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例》,鼓励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三、进一步发挥党组织优势,为实现人才强校战略营造和谐环境
校党委以人才强校战略为依托,重视软环境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营造人才发展的和谐环境,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以发展目标凝聚人才。校党委通过第十次党代会,准确判断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广大教职员工普遍认同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建设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等一整套办学理念,明确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等重大问题。全校上下在这一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凝聚起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追求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中被充分调动起来。
2.以共同利益激励人才。校党委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代表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利益要求的关键问题,持之以恒抓学科特色、学科布局的完善和优化,做大做强学科平台。要求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学科建设服务,为人才发展服务,引导教师将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与学科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将教师对个体利益的追求同对学校整体利益的追求结合起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以宽松环境吸引人才。学校坚持学术自由的原则,用学术标准来衡量和解决学术问题,提倡学术的争论和思想的碰撞,营造自由、宽松、浓厚的学术氛围,逐步形成利于学术创新的整体环境。《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3名海归博士“我们选择归来”的原因时,都谈到是我校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民主氛围吸引了他们归来。学校切实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作用,逐步在二级学院成立教授委员会,在学科建设、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等重大政策、方案出台前,校党委都会召开座谈会、调研会,充分听取意见,保障教师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以制度体系支持人才。学校通过召开人才强校会议,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全面清理那些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政策、制度,加强对人才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建立与高水平大学发展相适应,与人才队伍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开放式规章制度体系,营造让劳动、知识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机制,形成人才成长“绿色空间”。
5.以人本关怀温暖人才。人才强校理念在学校得到广泛认同,各级党政部门把服务教师作为主要工作放在首位,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与水平。基层党组织从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关注为师生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师真正感受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心情舒畅地从事教学科研创新工作,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生活、成长成才的温暖家园。■
[责任编辑:包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