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基因治疗性疫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Ⅱ型胶原是该病最关键的抗原之一。在患者的血清和关节腔中,均可发现大量的抗Ⅱ型胶原抗体和自身反应性T细胞。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际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的免疫治疗策略进行了探索,然而,目前国际上的探索仅限于T细胞免疫或T细胞肽疫苗,尚无针对特异性抗原的治疗性疫苗。
最近。解放军307医院免疫学实验室及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免疫分析实验室主任奚永志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历时10年的攻关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制出第一个基于异种Ⅱ型胶原基因的全新型治疗性基因疫苗,这是我国在类风湿关节炎生物治疗领域获得的重大突破。奚永志研究员原创性地将口服免疫耐受和基因治疗性疫苗两大策略进行充分的融合,在国际上首次克隆成功编码为CCOL2A1全长cDNA和基因组DNA,为研制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基因》、《分子免疫学》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
小体积肝移植研究有突破
活体小体积肝移植被认为是解决肝脏移植手术中供肝来源缺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业内专家认为,小体积肝移植的损伤机制主要与门静脉高灌注、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排斥和肝移植物体积过小等因素有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最近完成的“小移植肝损伤机制与保护措施的基础研究”,首次发现多种影响小体积肝移植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小体积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了有效依据,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项目研究人员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小体积肝移植动物模型和吻合肝动脉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将转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用于小体积肝移植的保护,有效延长了移植肝脏的存活期;同时采取缺血预处理、多途径基因转导和T辅助细胞输注等免疫耐受诱导方法,通过抗氧化作用和降低炎性损伤因子的表达,减轻肝移植损伤。据研究负责人、卫生部活体肝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学浩介绍,该院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89%、78%和73%。相关成果应用于临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活体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时间。
廉价老药羧甲司坦治疗慢阻肺
我国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院士领衔的《羧甲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作用: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最近以最高票数被评为国际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2008年度优秀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以气流受限、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的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8.2%,每年死亡人数达160万。在世界范围内,1990年慢阻肺死亡率居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六位。钟南山院士的文章提示,在我国23所医院进行的协作研究表明,已上市多年,过去一直作为“祛痰”药的羧甲司坦,可以显著减少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发作达24.5%,而且成本低廉,使这一疾病的常规治疗费用减少85%。
《柳叶刀》杂志对论文的评价称:“2003~2033年,预计中国将有6500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钟南山和他的同事的研究表明,羧甲司坦能以低廉的成本减少慢阻肺的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发展中国家治疗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疗法治疗白血病
白血病俗称“血癌”,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较为凶险、病程发展迅速的一种常见病。最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长陈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陈赛娟教授领导,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胡炯主任医师执笔完成的一项研究报告,总结了利用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
报告说,利用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能使多数患者病情持续缓解5年以上,而且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可推广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首选方案。自2001年4月以来,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已用于临床近8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研究人员随访了85名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其中80人初治即获得完全缓解,78人存活5年以上,76人现在仍处于临床持续缓解状态。研究人员观察发现,治疗结束2年后,患者血、尿中砷含量略高于正常水平,处于安全范围;未观察到远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