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写作,这样才学有所获,而作文教学的最大难度就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写,没话可说,学生或多或少对作文都有畏难情绪。其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源泉,就是平时的文本阅读,从模仿文本入手激发写作智慧,掌握写作技巧。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可以相机行事,将写作渗透其中,以读促写,从而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最高境界。
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发现很多文本都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范本,可以从中得出一点或多点对学生写作有参考价值的方法,让学生加以仿用。或是片断的仿写,或是章法结构的模仿,或是表达方式的仿用……学生一旦掌握了某种模式并且能突破它,并在此基础上熟能生巧,那么就学会了写作。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仿优美词句
学生作文常有用词不当的现象,比如形容同学可爱,学生会用“和蔼可亲”;形容车站里的人很多,他们各做各的事,学生会用“各行其是”;形容春天景色优美,学生会写“我看得目瞪口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经常给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一篇课文如果语言优美、生动,有很强的表现力,就会对学生的预习作如下要求: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课文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词语,然后使用这些词语组织成一段话,不作任何文体限制。这种仿用方式比较简单,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因此一直很受学生欢迎,学生都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作业,内容也丰富多彩,富有个性色彩,有的是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有的是一段精彩的叙事,有的甚至编成一个离奇曲折的童话故事……有了这样一个训练过程,学生不但掌握了这些词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学会灵活使用这些词语,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积累过程。
笔者也会让学生仿文本中一些优美的句子。学生作文很多时候其实不是没话可说,而是缺乏联想、想象能力,不能学以致用。仿写可以说是在学生“学”和“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比如在学习《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其中有一句话“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联系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相似的一句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笔者让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作一段写景练习。有了这些典型的例子做榜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许多优美的词句如清泉汩汩而出。下面举几个学生仿写的例子:“不必说那皎洁的玉盘,也不必说那闪烁的宝石,单是这广阔的夜空就给人无尽的遐想。”“不必说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也不必说四季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单是初春的一棵柳树的初吐新芽,就蕴涵着无限的魅力。”“不必说黄灿灿的油菜,绿油油的小麦,万紫千红的花朵;也不必说黄鹂婉转的低唱,燕子矫健的身姿,蝴蝶美丽的翅膀。单是这一簇簇小小的迎春花,便向你昭示着,春天的脚步已来到。”
二、仿文章结构
学生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跟着感觉走,随意性很强,没有严密的构思。因此,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遇上结构比较典型的文章,笔者会让学生以此作典型。掌握一些基本的结构模式,然后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如学习《六国论》这篇古文时,笔者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文言基础知识的传授,文章思想内容的解读。而是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论证并得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与自己平时的作文作个比较。笔者曾形象的描述大多数学生的议论文结构是“小李是好人,小王是好人,所以天下都是好人。”文章既不象议论文,也不象记叙文。经过这样的总结比较之后,学生若有所悟。发现了自己作文的不足,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笔者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补充一些其他的论证结构,如“分论总提式、递进式……”然后趁热打铁,给学生提供一些议论文题,让学生以列提纲的形式进行议论文结构训练,强化他们的文体意识。实践证明,这一招相当有效。当然,这一仿用切忌在作文时生搬硬套,因为作文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文无定法。正如白石老人所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三、仿表达技巧
学生在写人记事、写景抒情时,一种普遍的困惑是“眼前有景写不出,心中有情抒不出。”写一个人,记一件事,描绘景物,抒发感情,往往都是三五句作个概述,语言平淡乏味,既不生动、也不形象,当然更谈不上富有感染力了。笔者认真研读了学生的作文,总结出了一点:他们缺乏一种“形象表达”的能力。究其原因,和学生平时不善观察有关,不过,首先是要做的是让他们体会什么是“形象表达”。这一点也可以到文本中去寻找。这样的美文比比皆是,比如在教学黄河浪《故乡的榕树》时,笔者就刻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文本中许多精彩的“形象表达”。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然后设问:“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传达感情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选一段你最喜欢的文字,从写作上看,为什么写得那么好?”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品读语言的钥匙,“借景抒情、忆事抒情、借传说抒情、借物(榕树)抒情、借细节抒情、化抽象为形象……”有了形象感知,笔者再给学生概括,这就是“形象表达”。要想把人、事、景或者某种思想表达得具体化、形象化,就需要借物、借事、借细节、借比喻、借拟人等手法,这样的学法可以说是阅读写作双丰收,因为它激发了学生去思考,思考了就有表达的需要,就可以让他们去写,这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片段作文:《妈妈》。让学生讨论之后,口头阐述一下自己的选材。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的思绪、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
“这星期回家,看见了一个月没见的妈妈,妈妈刚从外边回来,穿的鞋子沾满了泥,裤子上也沾满了泥,一条裤腿还被划了一道口子,我想那是妈妈夜里抬石子时被车子的铁丝划的。妈妈上身穿着二姐给她买的小衬衫,外面罩着别人给她的外套。单是妈妈的衣着便让我一下子跌回了现实,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更不用说妈妈满脸的倦容……”
“妈妈手上的老茧……”
“妈妈的皱纹……”
“妈妈的唠叨……”
“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
“妈妈送我上学时久久伫立的身影……”
有的学生边说着边已经是泣不成声了。他们不但克服了没话可说的问题,而且是已经能以情动人。
四、仿文章立意
有些文本的学习可以从作家的选材立意方法上切入,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联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学生作文中的写人记事,往往都是就事写事,一件事平铺直叙完毕,一篇文章也就完成了。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很肤浅,既不典型也更不谈不上深刻。例如以《友谊》为题作文,千篇一面都是这样的思路“我和某某是好朋友,我们如何如何好,有一次闹翻了,然后又和好了。”然后文章就结束了。既无形象的描写,也无诚挚的抒情,更无适当的议论。针对这样的作文现状,笔者就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典范文的选材立意。例如在学习《现代散文选读》“活生生的这一个”这一专题时,学习完胡适的《我的母亲》、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后,让学生深切感受文本中人物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借此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捕捉生活的细节,然后也来写一篇《我的……》,可以写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老师,同时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千人一面,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写,要写出特点,写出个性,写出光彩,这样才是真实的“活生生的这一个”,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写完之后再让学生分亲人组、朋友组、老师组进行朗读交流,取长补短,收效非常好。
写作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提倡以读促写,是希望学生从文本中汲取作文的精华,最终转变为自己的能力,要坚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如龚自珍在他的《随缘诗话》中所言“盖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当然,在仿用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教条主义,见文就仿,如果每篇文本都让学生带着作文的要求去听,那只能是适得其反。应根据文本内容,相机行事。
参考文献:
[1]张庆.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陆桂珍 江苏省灌云县伊山中学2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