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华
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项课程,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然而笔者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定位成一门单独的课程是欠妥当的,它应该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且是贯穿于整个学科门类教学过程甚至学生的整个生活,而不是游离于其他课程之外的另外一门课程。根据它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求索、勇于实践、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近年的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渗透和实践,总结出以下两种比较实用的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一、质疑求证
语文研究性教学中的“质疑”,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问题、突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倡学生质疑,是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怀疑出真知。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比如,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最后写到“观众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这和前面写的群众的人性险恶可谓有天壤之别,我感觉这样写不真实。其实,笔者在备课当中也考虑过此类的问题,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她把怀中的水壶送到伽西莫多干裂的嘴边的故事情节。一个漂亮、纯洁的少女这样垂怜于一个如此难看而又凶恶的人,此时此刻,再冷酷无情的人们也都被爱斯梅拉达感动了。此刻,学生似乎有所感悟。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了这样一句话:“善良能使魔鬼变成天使。”然后,笔者因势利导地教育大家:诚然,围观的群众缺少同情心和怜悯心,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其实这也正是作者雨果对社会的期望,他期望整个社会人群充满博爱,期望世界是一个充满人性美的世界。因此文章这样行文,是真实可靠的,并且还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意义。课后,还有一名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写出了题名为《人性的复苏——我眼中的“观众”》的小文章。
再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课文解释“烽火扬州路”为“指整个扬州路都有金兵劫掠”。这位同学说:“这样解释似乎与作者此时想表达的思想情感没有太多的关联,老师您是怎么看的?”笔者当即表扬了这位同学大胆的质疑精神,随机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此句的重点到底在哪个词语上面?同学们思考片刻后都表示在“烽火”一词上面,作者是怀念当年的战场杀敌的豪情壮志。
笔者接着这样解释:此句无疑侧重在“烽火”,即“与金兵作战”上。43年前正是辛弃疾参与抗金功劳显赫之时,这里正是作者用自己的战功来反衬“元嘉草草……仓皇北顾”,两下对比鲜明,讽意昭然,并且与下一句回到现实的“神鸦社鼓”也形成鲜明对比,如此才能淋漓地表达出作者沉痛悲凉的情感,而只释为“金兵劫掠”则情味大减,虽然当年确有其事。所以我们看待书本上的解释也需要持怀疑态度,不要把书本奉为圭臬。同学们听了解释之后,纷纷表示有道理。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但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科学的求证。在求知领域,胡适的“大胆的怀疑,小心的求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在求证的过程中才能更好锻炼学生自主探究、亲身实践、不怕困难的精神,从而达到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二、迁移比较
迁移比较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人们常说,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当前新知识激增的时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果说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是教学最重要的目标,那么,学习的迁移比较就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的最可靠的指标。语文教学活动中,恰当的运用迁移比较的手段,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举例来说吧,苏教版高中第四册第三单元是诗词单元,学生学完后都知道了宋词的两大基本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知道了苏轼辛弃疾,知道了柳永李清照。但笔者觉得像唐诗宋词这样的祖国文化的文化瑰宝,作为一个高中生仅仅了解某些篇目似乎还不够,而且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所积累的文学文化知识,已经使得他们有能力作进一步的探究,于是笔者设计了下面的一个题目:
“山有山的稳重,水有水的灵动。稳重的山也有春秋变换的风景,灵动的水也有冬夏一色的蔚蓝……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的柔情之恋;凄凄惨惨的李易安也会发出死亦为鬼雄的铮铮之声;铁马冰河里走来的陆放翁也有浅吟低唱莫莫莫的感伤之叹……”这是一篇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的片段,你能指出这里引述的作家及作品吗?思考作者引用这些作家作品有何意图?
对照课本,简单地查一下资料,很快学生找出了这段材料所对应的作家作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和《致项羽》、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钗头凤·红稣手》。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这些词人或诗人,他们的创作有自己的风格,但这种风格不是单一的,这一基本理念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也会有所体悟。笔者进一步从文学理论的高度告诉学生:一个作家的风格往往是就其创作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同一个作家会有不同风格的作品,这对于了解作家思想的变化很有帮助。不同的作家也会有相同的创作倾向或手法,我们可以比较阅读和研究。然后笔者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此写一篇研究性的小论文。
学生在确定选题之后,他们读了很多课外的作品,并将之与课内知识联系起来。有的比较风格,有的比较思想内容,有的比较创作手法。比如《不一样的李清照》《陆游与唐宛的爱情》,还有同学写出了《无情未必真豪杰》,下面选取一个学生的一段文字作范例:
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
这段文字不管是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语言表达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更是显得难能可贵。
再比如,在教授鲁迅先生的《祝福》时,笔者在讲析到“祥林嫂捐门槛后仍被四婶坚拒碰祭祀之器皿而精神崩溃,犹如行尸走肉”时,补充电影《祝福》的相关片段:祥林嫂被拒绝后,举起菜刀,猛砍门槛。学生比较这两个情节,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融进阅读欣赏之中,可以水到渠成地理解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突出的是语言的魅力,可以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回味;而后者则通过大幅度的动作让观众获得直观的形象,进而感受主人公的心理。
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立足课本,从课内出发,又恰到好处地延伸到课外,既增强赏析的能力,也锻炼了主动求索的精神。而且学生很有兴趣去做,不觉得是加重负担。
现在很多学校都大张旗鼓地开设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广大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当中,选取的研究对象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似乎这样做才能彰显素质教育,但是笔者认为,提倡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学的基础教育永远是根本,课本仍然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选取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越宽泛越成功。相反,运用质疑求证、迁移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课堂学习加以适当地延伸,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调动学生兴趣,而且追本溯源,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求索、勇于实践、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地把研究性学习落实到位。同样的,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适应这种大的变化趋势,应逐渐从知识型向研究性教师转型。教师在课程的研究和教学中运用这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让自身的创造性和教研能力在课程实施中逐渐成长,让教师成为真正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最明确、最生动的榜样,也从而使“教师即研究者”理论得到最充分、最具体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毛承延,程红兵.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管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
[2]孔瑞明,孙春成.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2,(02).
[3]谢霞.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陈华 浙江省衢州市第二高级中学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