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课标”下的自主阅读平台之我见

2009-06-13 05:52宋道东毛广青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教师

宋道东 毛广青

一、反思传统阅读教学

常见的传统阅读教学是:文言文,老师讲解字词、翻译句子、归纳内容、分析写法;诗词,老师读读、讲讲、阐发、引申;现代文,老师根据文体特点加以分析、阐发、归纳……但这些基本上是老师预设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技能技巧,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很充分,且教师“导”的多是定论定评,真正属于学生自读、自悟的空间几乎没有,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被老师的“精彩分析”所剥夺,老师真理般的结论压折了学生思考的种子,教师精彩的“主导”剥夺了学生阅读中的审美愉悦,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创造性或多或少地打了折扣。

实际教学效果是可以想见的: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语文课“少差慢费”几乎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更可悲的是学生已自觉地折服于教师这种程序化的设计、保姆式的分析,且竟然毫无怨言,甚至是乐此不疲。这不得不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考:阅读教学的任务何在,目的何在?

二、分析梳理“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 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老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

三、思考构建“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平台

1.切实转变观念

叶圣陶先生多次重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在他的《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力推“吟诵”。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讲过,他上个世纪20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可见,读,尤其是自主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现时的阅读教学,大多是保姆式的知识传授,学生学得似很轻松,但由于自身没有参与阅读的全过程,或者说是整个阅读过程的看客,阅读教学耗时低效。“新课标”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自主式阅读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这不仅是要求语文教师转变阅读教学的观念,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更应更新阅读观念。

那种教师对作品的肢解式分析,越俎代庖,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知道的东西比我们那时更多,学生的社会阅历也比我们那时要丰富得多。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相信他们的理解力、判断力、自控力,相信他们的智慧潜能与才情,宁可高看一眼,不能低估一分。用单打一的传授、灌输法只能是耗时低效。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正是“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2.努力提供平台

让学生自主阅读,决不是那种放羊式的低层次阅读。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被削弱了,而是要求更高。教师要给学生做好阅读设计,以方便学生阅读。教师对阅读教学中的各种可能性要有个预判性。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安排阅读练习。教师应根据阅读的材料,确定阅读的重点,选择最佳的思维切入点,提出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把握作品的个性或共性,理解其本质特点。阅读的形式与方式也决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利用“名作品读”“读书汇报会”“一管之见”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小栏目,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学生阅读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师生互动交流

老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是阅读的参与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是阅读平台的构建者,既要当好导演,也要做好演员,扮好角色。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学生在课内、课外要读哪些书,能读哪些书,教师要能开出书单,要能俯瞰。现时有哪些可读的美文时文、图书新品,教师要能做到心中有数,相机推荐;现实中的适合话题,教师也要能有所洞察。

教师可以把自己对作品的解读、不同时期对作品的理解作为与学生对话的材料,以期对学生的阅读能有个启迪。教师不作定性结语,营造更为宽松的阅读环境,真正让学生能读进去、读出来,能较自由地入书、出书。教师在阅读中不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角度审视学生,学生也不必以仰视的角度对教师的观点或现成的定论诚惶诚恐。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敢于以裁判作品的“俯视式”阅读,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

4.指导阅读方法

自主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让学生自主阅读,把学生的自主发展归根结底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与习惯是当务之急,教其会读乃是第一要务。这也是“新课标”下的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可以“示范引领,典型阅读”,教师为学生设计“美文品读表”,从字词、句章、结构、主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读后一得等指标上给以明确的要求,仔细品读、玩味,让学生逐渐摸索到阅读的规律,逐渐培养学生阅读的成就意识,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能力。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这三篇充满悲情的文章可以归在一类,以利比较阅读。这样,便于学生构建有自己个性的阅读体系与网络。

教师在阅读的全过程中不应是“主”,而是“导”,是“助”,只是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适时点拨、引导,如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指明阅读途径、教给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则不必要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如教师可根据心理学中“逐级抽象”理论,给学生设计一个自学的思维过程:读——思——疑——问——悟。如在课外小说阅读当中,则可以学生的思维特点为根本,安排学生从小说的环境、人物、主题、线索、顺序、表现手法诸方面来安排阅读训练。

在学生遇到困难、感到茫然无措之时,作为认知路上的过来人、人生路上的先行者,适时地教给学生解决困难、克服障碍的方法、点子,帮学生渡过难关。

5.积极鼓励创新

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社会阅历、生活环境等各不一样,他们在品读文章时就会出现千差万别的表达,甚至是离奇的。但教师决不能以现成的权威的定论否定学生们的努力。学生们凭着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占有的材料来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上特点、建构文章的意义,

要想自己有所得,必须跳出前人定论的束缚,要有自己的阅读或人生体悟。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是把自己、自己的人生阅历同《二十四史》直接对话。同样我们也需要这样面对面的对话,对作品的是非、优劣、美丑作出客观、冷静、不带成见的评判。不因袭成说,才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感悟。

不因袭成说,不是要一味地否定现成的已成定论的评说,教师要鼓励和保护同学们的求异、创新思维,肯定求异创新精神,但也要有宽容的肚量容他见成说,允许有相左观点,这有助于形成学生们良好的阅读品质。

构建“新课标”下的自主阅读平台,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人,自主读书、自主解读、自主鉴赏、自主评判、自主感悟、自主创新,使阅读真正能迸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时的审美愉悦,真正地体味到语文,尤其是阅读所带来的种种乐趣。这是我们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天宝,王攀峰.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社,2004.

[3]郑桂华.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杭州:浙江省教育出版社,2004.

(宋道东 江苏省沭阳梦溪中学;毛广青 江苏省沭阳十字初级中学223600)

猜你喜欢
新课标阅读教学教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最美教师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