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进行几何形体教学之我见

2009-06-13 05:51王小红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形体正方形三角形

王小红

幼儿进行几何形体初步知识教学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方面教学的启蒙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数和形、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 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

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就是要求让幼儿在操作的层面上对某一内容获得感性经验。根据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规律,在教学中,特别是小班幼儿,要为每个幼儿都提供实物教具,引导幼儿自己去摸摸、看看、滚滚、做做、玩玩。儿童就是在与物体触摸和摆弄中发现形体特征的,从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了图形特征,学会了它们的名称。如幼儿认识几何图形,可以让他们通过建造、拼搭、玩沙、塑造等活动,辨认各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同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图形之间的相似点,如说自行车的车轮是圆的、手帕像方形。

二、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幼儿的思维常伴随着活动而产生与进行着,而引发幼儿活动的却正是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我们要让幼儿充分地与材料互动,从而获得大量的数学感性经验。教育研究表明: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最为突出。所以,首先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引导孩子正确选择。如进行图形的转换关系的“贴墙砖”的活动中,我为能力强的孩子提供了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图形卡,而为能力稍弱的孩子提供了大一些的,这样他们在进行用各种图形拼出大正方形的活动中更容易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也会更有兴趣参加活动。其次,操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独立思考,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如上述的活动中我提供了大中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让孩子们想办法变成正方形,几乎每个孩子的材料都不一样。最后操作材料要充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上述活动的材料还可以在认识图形的活动中使用。

三、 给予时间、空间,让孩子充分地尝试和探索

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进行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特点,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感受和发现其中的数学关系。必要时应给幼儿鼓励和指导。例如,幼儿学习将用小棍拼搭的正方形变成三角形,教师会发现这样两种情况:有一些幼儿是从拼成的正方形中拿去1根,将两边的小棍相接就成了一个三角形;而另一些幼儿则是将正方形拆散,重新拼搭成三角形。这两种情况反映出幼儿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幼儿对两种图形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采用后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幼儿,他们尚不能抓住两种图形之间的异同,不清楚只要对正方形作一点变动,就可将其变成三角形,而是将正方形拆散,再重新拼搭。这是因为新拼搭一个图形,要比将一图形变换成另一图形容易得多,因重新拼搭的过程思考的因素要单纯一些。这种情况在小的幼儿中是比较多见的,因此,教师要让他们充分地进行尝试和探索,让他们自己找到一种更快、更好的解决方法。

猜你喜欢
形体正方形三角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三角形,不扭腰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