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阳
摘要:“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它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带来了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变化。当代的电化教育已超越了它原有的名词含义,在教育实践与创新中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并呈现出新的教学特征。
关键词:电化教育;扩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122-01
电化教育是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之后的现代时期,人们利用电为基本能源,把工业社会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不断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逐渐变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电化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存在,并反作用于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促进其变革、更新和发展。
一、电化教育的起源
“电化教育”一词,究其根源,可追溯到上世纪的30年代,是我国特有的教育概念,它的出现是西方视听媒体技术进入中国并与教育联姻的结果。清朝末年,在国内外各种新思潮的冲击下,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学。伴随新学的建立,西方国家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手段,以及电影、幻灯等先进媒体也随之涌入。尤其是受美国视觉教育的影响,使我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焕然一新,纷纷移植西方国家的现代教育思想,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我国的一些教育学家,如蔡元培、叶圣陶、陶行知、胡适等人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通过举办讲座、巡回放映等形式,积极推进影音教育,使得电化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1936年,南京金陵大学举办“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其间,正式使用了“电化教育”的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电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二、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国外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果不断被介绍进来。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在理论概念、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电化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用新的观点来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这个领域,一系列新的变化也随之在电化教育中出现。例如,电化教育的研究重心开始从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劣的比较,转向了对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和整体教育技术等原理的研究。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了深入发展的阶段。“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认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原理的引入,对于理论建设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开通,以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多项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都大大推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三、教学形态的变化
我国的电化教育源自美国的视听教育,并借鉴美国的视听教育。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电影、幻灯等进行教学的国家,但是他们不叫“电化教育”,而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叫法。例如,上世纪20年代叫视觉教育,30至50年代叫视听教育,60年代叫教育传播学等等。70年代随着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兴起,传播学、行为科学和系统设计等开始渗透于教育之中,“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美国是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影响最大、发展脉络最完整的国家,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美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作用。
美国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中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诸如,语言实验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上通信教育、人工智能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以及现代教学设计、现代媒体教学法等等,这些都给我国的电化教育带来了冲击与活力。
我国的电化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与应用,主要是通过应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规模。这从本质上讲,只相当于美国的视听教育和传播教学范畴,科技含量不高,电化教育只停留在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等媒体,虽然信息比较直观,有助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但是它并未改变教师主导教育资源的局面,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电教工作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只是拍片子、放带子、修机子的媒体服务员角色,电化教育的现代教育功能始终处于初级阶段。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形成了除教师、学生、教材以外,影响教学结构的第四项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学形态的转变,不但影响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还影响了教学理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以视听教育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强调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支撑作用,逐渐成为电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的电化教育实践,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电化教育的认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正在取得支配的地位。
四、当代的教学特征
目前,我国的电化教育教学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电化教育开始从单纯的运用媒体,向着融入教育技术体系的方向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已从当初使用投影、录音、录像,发展到如今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新媒体的运用带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更新。二是电化教育环境开始从校园向着国际化和广域化的方向转变。随着教育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渐完善,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运用信息。三是电化教育媒体开始从以投影、电视为主体,向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四是电化教育的作用开始从封闭化、群体化,向着开放化和个别化的方向转变。由于校园网的建立,一些教师逐渐从班级授课制中走了出来,利用网络与学生开展人机对话,发挥交互作用,拓展学习空间,进行个别化教学。五是电化教育媒体的使用从单一方式,向着综合化、智力化的方向转变。以前不少学校的电化教育只是简单地使用常规投影仪、电视录像,或者用计算机单机演示进行辅助教学,现在这种简单的或单一的媒体运用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需求,以教学设计为前导,以软件、教学资源库开发为重点的电化教育开始了综合化、整体性地推进,形成了与目前学校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与现代教育方式。
五、结束语
电化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迄今已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历程,它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的推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优化了教育教学结构,促进了整体教育改革的进程,提升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永芳, 郑玉红.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嬗变[J].教育评论,2008(1); 127-131.
[2] 曹彦波.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问题探讨[J].管理观察,2009(7);123-124.
[3] 于菊珍.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发展与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13-214.
[4] 李宁.高校电化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9);134-135.
[5] 黄国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及影响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8);123-124.
作者简介:王阳(1963- ),男, 辽宁营口人, 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化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