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兰
一次,在数学活动中,我让幼儿做了一些操作题,要求他们完成后拿给我看,若操作正确,就给他们画上五角星。不一会儿,很多孩子完成了。沐沐没有直接把操作纸交给我,而是站在一边,羡慕地看着前面几个小朋友,因为他们都做对了,各得了三颗五角星。接着,她把操作纸递了过来,我一看错了一题,顺手就在旁边打了一个叉,给她画上两颗五角星。只见她有些着急,说:“老师,我马上去改正。”我担心活动时间拖得太长,就说:“不要了,你带回家去改正吧!”说完这话,我就去批改别的孩子的作业了。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沐沐仍然站在一边。我感觉到她可能因为没有全做对,心里有些不舒服,便说:“下次做的时候,你仔细点就会全对了,快坐回去吧!”她没作声,拿起操作纸就回去了。许多孩子都在炫耀自己拿了几颗五角星,她却把操作纸折了起来,显然她不想让别人看到。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的心突然咯噔一下。是不是我太不重视她提出的要求了?是不是我解决问题太草率了?我可能较多考虑的是如何保持活动的完整性,怕耽误时间而没有给她机会,忽视了她的需要。如果我能满足她追求上进的愿望给予她立即纠错的机会,让她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三颗五角星,那么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必然会使她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充满信心。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了弥补,让沐沐单独纠错并获得了五角星,看得出沐沐十分高兴。在与沐沐的充分交流中,我与沐沐的关系似乎也更加亲近了。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收获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