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农夫正驾着两头牛在犁地。有人路过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农夫才附在那人的耳边低声说:“边上那头牛更棒些。”那人更奇怪,问他为什么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回答:“牛虽然是畜类,心是和人一样的。我如果大声说,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的。”
读后感触很多,一个农夫对他的牛尚且那样细心呵护,我们所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学生,更要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学生有缺点需要批评的时候,考虑到学生自尊心的原因,老师切记在公开场合“一吐为快”,不妨巧用“附耳细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我班上有个学生,在期末数学测试中,一道计算题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了3分。卷子发下来以后,他偷偷地添上了这一“点”,然后要求我改分——我虽然从墨水的痕迹上看出了问题,但并没有挑明,还是满足了学生的愿望。不过,我在那个“点”上轻轻地画上了一个红圈,并趴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说:“这个点只有我能看出来,以后可不能再粗心了。”后来在这个学生的数学日记中我看到这么一段话:老师虽然给我加了分,但我惭愧不已,久久不能忘怀,从这件事情开始,才下决心做一个诚实的人,以后的学习要更加认真仔细。
今年我校实行分小组课堂教学,每组4—8人,有部分同学就不能面向讲桌。有次进行《展开与折叠》新授课,坐在最前面的两个学生(背朝讲桌)竞在我的眼皮底下玩“喜洋洋”与“灰太狼”贴画(正热播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两个主角)。两人都把贴画贴在大拇指肚上,在下面偷偷做着动作。此时我想,这两个学生一般很少“犯规”,只是偶尔“失误”,“响鼓不用重槌”,只需及时对她们提个醒。于是,趁做练习时走到她们跟前“附耳细语”地说:“你们两个真聪明,深知‘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下课玩贴画不好吗?上课玩还得偷偷摸摸的,更是错过了本节课学习的好时刻。”通过轻言细语,让她们明白老师的用心,两学生不好意思地收起了贴画,搓成团放到了铅笔盒里,很快投入到练习的环节中去。
批评人人会用,巧妙各有不同。批评要取得最佳效果就要照顾到学生的尊严和面子——有面子的时候要留面子;没面子的时候要给面子:丢面子的时候要帮助挽回面子……。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孩子上学迟到,老师与他约定,孩子也保证以后再不迟到,可第二天他又迟到,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说:昨天××迟到,有个理由,并与老师约定以后不迟到了;可今天又迟到,我相信他一定有特殊的原因,这个原因肯定不能和同学说,也不能和老师说,我们就给他理解的掌声吧。同学们都鼓了掌,那个同学红着脸回到了座位。以后再没有迟到过。可以说这个老师是睿智的,他没有询问,也没有批评,给学生找个台阶,帮助学生下台阶,化解尴尬的局面,让学生在这种不是批评的批评中受到教育,同时也体现出教师内在品质的修养。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可根据学生错误的不同,或用“附耳细语”,或用语言点拨,或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来提醒,或在表扬的同时加进对错误的批评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就是很好地保护了学生一颗脆弱的心灵。就像环境经绿化和保护后会变好一样,学生的心灵也只有在“绿化”和保护中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