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老太太的“史诗”

2009-06-11 08:54
37°女人 2009年9期
关键词:史诗孙女老太太

张 婷

10年时间,仅上过3年小学的71岁山西农村老太太任俊娥,用摸了一辈子农具的手将自己的一生经历,写成了一本30万字的回忆录,并入选“全国农民百部作品”。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这样评价:“我们感受到她心中的人生滋味,感受到她日子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一颗淳朴、向善、热爱和劳动的心。这一切都令人心存敬意。”

10年前,大儿子和老伴突然相继过世,任俊娥遭受重大精神打击。在北京工作的二儿子、儿媳把她从山西永济县农村接到身边,希望给她换个生活环境,让她调剂心情。

过去,任俊娥是村里有名的女强人,但此时,她如同被抽去筋骨,失去了活力。来到北京后,虽然表面平静,但每天独自一人时,失去至亲的伤痛常常让她泪流满面。她不愿让孩子们看出自己的伤心,开始想方设法找事情打发时间。

儿子给她订阅了几份老年报。上面一些老人写的回忆文章激起了她的兴趣。任俊娥开始收集家里不用的纸片儿、快用完的圓珠笔,每天下午试着“写作”。对于只上过3年小学的农村妇女来说。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一个字就要查半天字典,查完了,又忘了自己要写什么。她索性用特殊符号代替不会写的字,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完了再查。

当然,这是一个秘密。写完的纸片,任俊娥偷偷藏在孙女的一大堆作业本和书底下。直到有一天孙女整理书桌时。偶然发现了奶奶的“地下活动”。不过,除了一开始的惊奇和鼓励,家人并没有太在意任俊娥的“创作”。写作毕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一位农村老太太。能坚持多久呢?

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任俊娥还是坚持写下去。慢慢地,从几个月写一篇,到有时一个下午就能写一篇了。有时她边写边哭,四五天写不下去一件事;有时写得美滋滋的:是自己的勤劳和胆识让日子越过越好,几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村里、甚至城里人中的佼佼者。纸片越积越厚,她细心保管起来,回老家时也随身携带。

农村沉重的劳动让任俊娥养成了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习惯,每天夜里12点就起床干活。如今,她的生物钟已经很难改变。每天夜里躺在床上,她脑海里回忆起许多往事,到白天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于是她就把纸和笔放在枕边,晚上想起来就趴在床上记。怕影响孙女休息,她从不开灯,可很多次,天亮时看自己的“杰作”,竟发现全是墨水点子,什么也看不清。

2007年,儿子胡冰决定把母亲的文章打印出来,作为家庭内部收藏。这下让任俊娥更认真起来,一改过去随手写写的习惯。每天固定写作至少3小时,一年内写下了差不多10万字。

她从未想过能像现在这样静下来写字,记录陈年往事让她得以好好审视自己已经过完的大半辈子。许多故事和语言,读来竟如格言警句,甚至“心灵鸡汤”——

“一辈子可能就是一场戏。当我们经过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事后,静心一想,好像那些发生过的事都有因缘。年轻时不知道想这些个长远的事,每天就知道不停地干活,图个温饱,得个好名,有几间房子,一家人热热乎乎地过日子。这辈子就是带着这么个念想儿走过来的,碰到过磕磕绊绊的事和生生死死的事多了。也就不知道发愁和伤心了,总想着人活一世就要活出点儿志气,要有不服输的劲头,要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干一件事算一件事,让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才行。”

她还记得有个下乡的干部,在她家吃了顿馒头,回去后竟然托人捎来粮票。尽管遭受过很多不公平的事,但她始终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

到后来,写作就像下地劳动一样成了她的习惯。来北京后的趣事,她也详细记录下来。

2008年秋天,儿子胡冰偶然听说民政部等六部门在征集农民作品,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送去了书稿。没想到这些质朴的文字一下感动了评委会。他兴冲冲地告诉母亲书稿被选上并即将出版的消息时。任俊娥根本不相信,甚至“逃”回了农村老家。直到把书拿在手里,她才相信儿子并非开玩笑。

领奖座谈会那天,她穿了一件大红毛衣,藏在兜里的讲话稿被捏出汗来。谁料主持人给她一张已经写好的稿子,让她照着读;她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准备了。打印稿的字很小。任俊娥紧张得几乎看不清。“哎,丢人丢人,你看咱一个农民,还坐在那里发言呢。”她乐呵呵地回忆说。

她是获奖者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其实,像她这样从农村来到城市与儿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很多,近年来也有一些“博客老人”、“画家老人”被媒体关注。他们背后是孤单的晚年——他们有太多唠叨。晚辈不愿听也没有时间听;他们有太多的孤单,晚辈无从体会也不想体会。

“我的目的不为别的,只想如何更好地提醒后代,不要忘了农村和我们家的根,不要忘了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要好好做人。不管是顺利的时候还是跌跤打滑的时候,都能舒心畅快地好好活着。”

(摘自《凤凰周刊》廖新生图)

猜你喜欢
史诗孙女老太太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老太太养老院
孙女送我生日礼物
史诗
为谁吃饭
小茶匙老太太
孙女带我看车展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