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东 朱光亚
[摘 要] 胡适先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家,是中国西学东渐的重要坐标人物,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变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先秦诸子进化论》是先生以西方进化论思想来看待中国哲学的重要作品之一。时过境迁,今天已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21世纪,回想中国近百年来的风云变幻,在中华民族面临变革的存亡时刻,先生是如何看待中国哲学史的,这种思想今天仍然不失其意义。在西学东渐之际,先生以进化论的观点分析先秦诸子,立意甚佳,含义甚远,触及中西哲学分野的源头。我们权以先生之分析,来再探中西哲学之不同。
[关键词] 先秦诸子;进化论;中西哲学
[中图分类号] B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2-0001-04
[收稿日期] 2009-02-01
[作者简介] 李朝东(1962-),男,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教育哲学;朱光亚(1982-),男,河南许昌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比较。
一、老子的进化论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40章)
胡适说:这是进化论的“开宗明义章第一”,也就是哲学的起点。老子的“无”就是“道”,所以老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42章)
老子的这个“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25章)
胡适注解说:合这几种性质看来,这个“无”便是“空虚”、“空间”。他认为,照这一章看来,老子的意思以为天地万物都从一种上下四方无所不至,无古无今永远存在的空间。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25章)
胡适由此认为:万物既成之后,一切变迁进退,都由万物自取自致,一切全归自然,其中并无一点天意。
在这里胡适有两层意思,一是论证作为哲学起点的老子的“道”,这一点我们在下一节孔子的进化论中还要加以比较;二是对老子“无”的理解。胡适认为“无”是“空虚”、“空间”,这与西方研究中国哲学的人有根本性的区别。
我们且看西方哲学家如何看待中国道家的,无论从起源上还是从对后世的影响上,我们都有理由认为这种看法主要是对老子而言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中国道家时说:“在道家以及中国的佛教徒看来,绝对的原则,一切事物的起源、最后者、最高者乃是‘无。……这种无并不是人们通常说的无或无物,而是被认作远离一切观念、一切对象——也就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的、抽象的统一。因此这‘无同时也是肯定;这就是我们所叫做的本质。”[1]131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胡适和黑格尔的不同了,胡适认为“无”便是“空虚”、“空间”;而黑格尔认为“无” 并不是人们通常说的无或无物,而是被认作远离一切观念、一切对象——也就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的、抽象的统一。那么黑格尔眼中的“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东西呢?黑格尔说:“如果我们停留在否定的规定里,这‘无亦有某些意义。那起源的东西事实上是‘无。但‘无如果不扬弃一切规定,它就没有意义。同样,当希腊人说:绝对、上帝是一,或者当近代人说:上帝是最高的本质,则那里也是排除了一切规定的。最高的本质是最抽象的、最无规定;在这里人们完全没有任何规定。”[1]131
在西方人的眼中,这个最高的本质“无”构成我们哲学研究的对象,它是无规定性的,也是无穷无尽无限的,哲学研究的对象即是这无穷无尽无限的“无”。我们需在这“无”中开辟地盘,创立概念、构建体系,然后在概念日益明晰、内容日益丰富、体系日益完善之时,则将该阵地转让给具体科学,而哲学又开辟新的阵地[2]。很显然,在这里涉及的是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知识从何而来呢?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知识源于哲学为科学奠基,西方哲学的传统,就是一个知识论的传统。今天我们回看老子的哲学,在传了两千多年以后,已经失去了它存在论意义上的理解。
二、孔子的进化论
胡适先生在论述孔子进化论时将《易经》合并论述,大约是认为《易经》为孔子所作了。在思想的领域内,我们也不必将二者分开,因为在这里我们分析一种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而不是考证《易经》的作者是谁。
胡适说:老子以“无”为起点,孔子以“易”为起点,易即“变易”、“变化”,一部《易经》便是孔子的进化论。
《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胡适说:《易经》的主要理论在于说明万物变易进化的公例,这个公例,乃是由简而繁,由一而万,由太极而“开物成务”。故说:“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知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胡适认为,这种理论很有科学意味……孔子知道天下万物的变化都从极简易的变成极复杂的,所以他要把“天下之至赜”解剖成极“简易”极“几微”的东西,如此才可以下格物致知的工夫。一部《易经》把“天下之至赜”和“天下之至动”都化为极简易的卦爻,这便是孔子的科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胡适还认为孔子将万物之变化归为两种能力:一种刚而动,一种柔而静,这两种能力,类似于西方的“动”和“静”。他认为孔子为中国古代科学打下基础,甚至与后来的大科学家公输般、墨翟出在鲁国大有关系。
胡适在对孔子思想学说的分析中很重视由一个哲学起点为基础而演绎的知识结构,我们在谈到老子的时候,知道老子的哲学起点是“无”或者说“道”,而孔子的哲学起点是“易”,这其实应该是大部分西方哲学家构建哲学体系时用到的方法。西方哲学也是有起点的,而且更重视起点,正是有一个严密的逻辑起点,才会通过一系列严密的逻辑推理,发展出了科学。我们可以从古希腊开始去考察,甚至应该将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纳入到世界哲学这个高度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从一个确定的理念出发去推演出一系列的概念和过程,最终通过体系的构建去到达结论。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都在竭力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则必将努力去确证他的出发点。对这个出发点的考察和论证就形成“本体论”,而由这个出发点去推演的方法及体系构建则成了“方法论”,最后,它们所达到的结论就是“认识论”。这就是整个世界哲学所运行的轨迹。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每个具体的民族、具体的个人考察论述的角度可能不同,运用的方法也有差异,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不一样,但都无不是这样一个“哲学开辟阵地、科学分化出来”的无限循环往复之过程。例如: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开创了西方理性反思的先河;他的学生柏拉图则明确提出“理念”作为出发点。“理念”,又被称为“相”、“型相”等,柏拉图提出六个“理念”:存在、非存在、运动、静止、相同、相异。由此出发,推演出一系列的概念,构建了他的哲学体系;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将“理念”发展为“本体”,提出了本体学说。亚里士多德论证“本体”,从“本体”出发,提出范畴,构建了更为庞大的思想体系。我们已经清楚,此时,亚里士多德对学科进行了划分,已经是“哲学开辟阵地、科学分化出来”的明确论证了。至于哲学发展到笛卡儿——我们都知道他是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儿从“我在思考”这一不容怀疑的前提出发,提出“我思故我在”的二元论哲学,并在数学上有伟大的发现;现代马克思哲学的“物质”概念亦是这一轨迹的延续和发展[3]。
我们为什么要考察哲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发展?中西哲学既然在起点上具有如此大的相似性,为什么后来发生了如此大的分歧?它其实关系中西哲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在先秦时代,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一样,最早开始了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对世界本原的思考集中到宇宙这一不可避免的、最直接的话题即为宇宙论。当哲学处于宇宙论形态时,哲学和科学混在一起,哲学取代了科学的面目。哲学与科学的分离,在很大程度上讲即为宇宙论能否从形而上学中分离出去。对于这个分离,中西方哲学家做了不同的选择。西方哲学从宇宙论中独立出来,发展了本体论,而严格来说,中国的宇宙论始终没有诞生它的儿子,和天文学一直混在一起。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是科学独立的前提,中国没有建立像欧几里得几何学那样的形式化的公理体系,所以我们的哲学停留在宇宙论而不自知。我们不明白西方从巴门尼德以来本体论、存在论的诞生之意义,我们就难以解释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科技,那么我们的科学家将仍然是天才和知觉的产物,而不会是牛顿和爱因斯坦那样的基础理论者。
三、列子的进化论
《列子·天瑞篇》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
胡适的讲解如下:万物之中,有生的,有不生的,有化的,有不化的。这些生的都从那“不生的”生出来,那些化的都从那不化的化出来。什么叫做“不生的”?因为它们有单独的存在,不可再解剖分析,这便叫做“疑独”。什么叫做“不化的”?因为无论万物变来变去,却终有一点不变原形的分子,便是不化的,这便叫做“往复”。胡适认为:这种不生不化,单独存在,变来变去不失原因的物事,便是一切生生化化天地万物的原子。
《列子》又说:“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生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之所生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
胡适的讲解如下:这个原子乃是生命的根本,而生命绝时,原子却不死,是形状、颜色、声音、嗅味的原因,却又看不见、听不得、摸不着、闻不到。
这个原子的作用:“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羶能香。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无不能也。”
这个原子如何变为万物呢?
《列子》说:“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胡适认为这里《列子》的原子类于西方Leibnitz的“元子”(Monadzs),又像今人说的“原生质”(Protoplasm)。
胡适又讲到《列子》中鲍氏之子的一段话:“天下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噬肤,虎狼食肉,岂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胡适认为这已经是真正物竞天择的学说了。
这一段是胡适用科学思想解释《列子》的万物生成之说。研究中国哲学的人,特别是那些具有中国哲学本位思想的人,总是在论证中国哲学有没有科学思想,从而有没有本体论和逻辑学,但这种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在哲学发端之初,作为对世界的认识,当然具有科学思想,从严格的意义上,任何对世界的认识——无论这种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这种探索和理解就是科学思想;中国有中国的本体论,西方有西方的本体论,两种本体论不是在一种语言层次上而言的,当然也就产生有没有的问题。人类最初对世界的认识,集中到宇宙这一最直接的问题上来,开始了“德性和知识的分野”[4],西方的本体论,发展为逻辑学,而中国的本体论,则停留在宇宙论的阶段。今天无数的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挖掘墨家的逻辑思想,我想,重点不在于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逻辑的发展在什么水平上,而是应该放在逻辑为什么失传上。
四、庄子的进化论
庄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倒退的形象,大抵是因为他的相对论和避世的学说。胡适却从庄子的学说中,看到其进化的对立面。主要有四个方面:
庄子的进化论以“不同形”作起点,这个有等级次序的不同形,乃是生物进化论的起点。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极力形容“小大之辩”。如植物中,从不知晦朔的朝菌,到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树;动物之中,自不知春秋的蟪姑,到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的冥灵;自“腾跃而上不过数仞”的蜩与学鸠,到“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鹏鸟,更到人类,更到“至人”、“圣人”。凡此种种皆是“小大之辩”,即是“不同形”。
庄子“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这句话总括一部达尔文的《物种由来》,庄子发表这种绝世惊人的议论,并非心中想象的结果,确实有科学的根据。
“种有几,得水则为畿 ,得水土之际,则为鼋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蝴蝶。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 生乎食醯,黄轵生乎九犹,瞀芮生乎腐蠛,羊奚比乎不簏。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胡适认为:“种有几”的“几”字便是种子,便是原子,便是近人所说的“精子”(germ)。“万物皆出于几,皆入于几”正合近世生物学家“精子”之说。而自“种有几”到“程生马,马生人”这一段乃是将生物排了族谱,和近世生物进化论相同。
庄子的进化论有时很像近人的“适者生存”之说。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齐物论》)
又说:“梁丽可以冲城,而不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騮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画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秋水》)
胡适认为这两节的意思是万物所处境地不同,生存之道也不同,以能适合境地为要。这和上文的“种有几”结合起来,暗含“适者生存”的理想。
庄子的辩证法和其生物进化论是结合在一块的。
庄子说:“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齐物论》)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天下万物无有一定的是非成败,但有一个“适得而几”。在胡适看来,这是庄子的“名学”。
庄子还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胡适认为这叫做“彼是方生之说”,这种议论很像黑格尔的名学,庄子的“彼是方生”,就是黑格尔的Dialectic,又名Syn-the Method.
在中西哲学的框架之下分析哲学起源时代的思想,我们会发现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中国先秦诸子中,庄子进化论的辩证法色彩还是相当浓厚的,大约同时代的西方,柏拉图的“相论” 辩证法也统治了哲人的头脑。但中西哲学为什么后来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呢?柏拉图对“相论” 辩证法理念源起所做的考察,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论上的考虑:如果知识存在,“理念”也就存在,“理念”的存在,实际上也是知识的存在。我们在前边提到老子的时候注意到,“理念”作为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实际上已经奠定了一个知识论传统的基础。很遗憾,中国哲学是一个伦理的传统[4]。
胡适对引进西方文化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对先秦诸子的进化论阐述在今天科学的观点看来,也许有些勉强了。但我们绝不能就此掩盖先生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所做出的丰功伟绩。中西哲学的发展,在最初都是处于对原始的自然界的探索之中,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被法家“焚书坑儒”,而儒家得志以后,也学了法家手段,“别黑白而定一尊”,由此开始了二千年的合法性论证,中国哲学走上了发展丰富道德资源的“德性”之路。我们并没有急于否定这条道路的合理性,但在“德性和知识的分野”[4]之际,西方的科技告诉我们,缺乏“哲学为科学奠基”的哲学,不能不说是有一些遗憾。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31.
[2] 李朝东.西方哲学思想[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16.
[3] 朱光亚.一般和个别视角下的形而上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8,(6):59.
[4] 朱光亚.德性和知识的分野[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2.
The New Explanation of the Evolution Theory of the Philosophers in Pre-Qin Period
LI Chao-dong,ZHU Guang-ya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Lanzhou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e Evolution Theory of the Philosophers in Pre-Qin Period”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s of philosophy,with a view of western evolution by Mr. Hu Shi,who is regarded as not only the great mas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but also the important figure in introducing western culture into China. The writer thinks Mr. Hu Shis viewpoint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still has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writer,in this paper,with the help of Hu Shis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to Pre-Qin,trie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Western philosophy.
Key words:the philosophers of Pre-Qin;the theory of evolution;philosophy of China and the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