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常德高腔刻不容缓

2009-06-10 05:30郭海秋李道明
艺海 2009年5期
关键词:思凡汉剧高腔

郭海秋 李道明

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与昆曲同属曲牌体音乐体系。它随历史兴衰而沉浮,步朝代更迭而嬗变。2006年,国务院将其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能传承至今,与其自身拥有的艺术价值,以及党和政府的一贯重视,老百姓的欢迎喜爱分不开,尤以常德汉剧院作为保护传承的核心实体,经过一批又一批艺术家们的改革、创新、实践,赋予这一古老声腔生命的张力,成为今日常德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的GDP,为湖南文化立省的基石构件。今天,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跨入到一个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富氧时代,了解常德高腔的流变历史,抓住机遇,对其有效地保护传承,是常德汉剧工作者急需必做的功课。

让我们走近历经沧桑的常德高腔。

历史流变产生的兴衰现象

常德自古以“吴蜀咽喉,滇黔户牖”,“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成为兵家要地。其水陆便利,鱼米富庶之邦,又是五省通衢的重要商埠。其山川形胜,民俗滥觞,历代文人大家流连于此,寄情抒怀,更是人文渊薮的历史名城。同时,也是戏剧文化发端较早的地域之一。史考,早在明代永乐二年,也是海、余、弋、昆四大声腔兴旺时期,已有常德高腔班社活动于常德府城。

常德高腔作为常德戏曲最早形成的本土声腔,由于“错用乡语,只沿土俗”,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是在本土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乐基础上,不断吸收明代弋阳腔,尤其是青阳腔等早期戏曲声腔,与本土地方语音调结合,成为地方戏曲文化。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郡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现今演唱的常德高腔中仍明显地保留了某些古傩戏,师道戏诸多曲调的原始风貌,有的帮腔尾部还融合了本地劳动号子而显其乡土特色。由于起源乡间,长期扎根农村,更是深受广大农民观众特别是妇女的喜爱。

明万历至清乾、嘉年间,是高腔戏曲的繁盛期,产生了象[山坡羊]、[红绣鞋]、[青纳袄]、[皂罗袍]等旋律流畅,唱腔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曲牌。另还有气势高亢、旋律壮丽,宜于“红生”演唱的[风入松]宫调式曲牌音乐,风格特别,在其他兄弟高腔剧种是为少见。

乾隆末年,常德华胜、华升、华庆、瑞凝、天元、天秀、元秀、松秀、荣庆九个班社在常德府城集资修建“老郎庙”(亦称“梨园公所”,位于今常德市梳子巷),铸“太平缸”一口,镌字“大明永乐二年华胜班置”,时有常德老艺人周春彩、王元禄亲历目睹,后不幸毁于战火。当时演出之活跃,戏班多时达百余。其演出活动遍布西洞庭区域,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并远涉鄂西南及黔东一带。

戏班演出剧目多以忠、孝、节、义为题材编故事。有的剧目可连演几天而不换戏。据年逾90高龄的老艺人刘炎卿谈起,其时名演出戏班、演员阵营整齐,名角辈出。最为著名的如黎小秋(旦)、王保荣(红生)、黎旺生(生),叶双秀(彩旦)、张玉庆(花旦)。演出剧目有《朱砂记》、《葵花井》、《春秋配》、《金殿记》、《红灯照》、《绣针记》、《三元会》、《郭巨埋儿》、《白兔记》、《幽闰记》、《破窑记》、《槐荫记》、《金印记》、《双灵牌》等。另有折子戏如《戏仪》、《赠剑》、《三闯辕门》、《化斋》、《思凡》又名“尼姑思春”、《梁灏不服老》现名“祭头巾”等。此外,还有著名旦角龙红芝所演的《红云洞》、《芦林捡柴》等剧目。

清乾嘉之后,由于经济发展,贸易繁荣,其苏商秦贾踵至,随之而有新起的秦腔、苏腔等外来声腔传入,常德戏曲始由高腔为主而开始诸腔杂陈的“乱弹”时期。乾嘉年间,弹腔的主要腔调南北路形成,而曲牌体的高、昆腔则逐渐失去舞台优势,出现了高、弹搭台合演局面,形式有:弹腔艺人演正本戏即一出亘本戏,后由高腔艺人演压台戏(又叫杂戏)。偶尔也有高腔艺人演出亘本戏,则弹腔艺人加演压台戏。道光年间,虽尚有华胜、华升、元秀和华庆等戏班苦苦支撑至民国九年(1920年),其他诸如瑞凝、天元、松秀等戏班均已先后改唱弹腔。清末民初,还能继续存活于舞台的高腔剧目也就微乎其微了。

精品效应激活的发展生机

一个地方剧种的兴旺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剧本,二是演员,三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声腔。《思凡》、《祭头巾》两折高腔戏,正是从文学剧本、演员表演、唱腔特色诸方面达到了上述条件,成为常德汉剧众多高腔优秀传统剧目中最为经典的保留剧目。

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1952年,由中央文化部举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常德高腔《思凡》从湖南各地市剧目挑选中荣幸入选。根据当时情况和上级要求,该戏入选特点,一是人物少(一个),二是音乐美(高腔),三是演员棒(男旦)。谈起演员棒,必谈李福祥。早在民国中期,身为“同乐”班演员的李福祥先生,已是跑红名角。他多才多艺,能拉(胡琴)、会打(锣鼓)、唱做俱佳,人称“假妹儿”。当时演出,每到一地观众都争着要看他的戏。《思凡》由当时到“同乐”搭班的高腔艺人韩金进传授,经李福祥先生多年舞台实践,将人物演绎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为了晋京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当时的湖南省文化局专门组织人员,对剧本、音乐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加工和提高。一是在表演上,由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作家崔巍等人捉笔,剔除少女思春的灰色成分,突出小尼姑冲破封建神权枷索,追求幸福,向往自由的民主主题。二是在原传统高腔曲牌的基础上,突出旋律的华丽、委婉、流畅,更贴近人物情感。三是在演出伴奏上以板胡为主奏乐器,增添了二胡、笛子、三弦、琵琶等器乐,加强了过场音乐伴奏。配齐了众女声帮腔烘托气氛。该戏以其新的面貌和李福祥先生全身心的投入,在京会演中博得首都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赏,并获得演员“二等奖”。当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拉着李福祥的手谦虚地说道:你演得比我好!

《思凡》演出的成功,引起了省文化部门领导的重视。结合当时中央对地方戏剧文化的三改政策出台(改制、改人、改戏),1954年,省文化局拨下专款,派出张九、易扬、李果人、谢让尧、周章、文忆萱等一批文化专干下到常德,成立了挖掘传统剧目的专门机构,分派专人对传统戏曲音乐、名人唱段进行录音,并整理成册。同时,举办了抢救常德高腔剧目学习班。学习班设在原市“文化”戏班,特聘请了原“华胜”班仅存的高腔老艺人钟华春、肖福生和围鼓堂高腔聂老艺人传授。各县汉剧戏班选送了优秀演员二十多人。学演了《双拜月》、《雪梅教子》、《审箱子》等二十多个剧目,还教唱了一些高腔曲牌音乐。活动其间,钟华春老艺人因年事已高,不幸去世。当时都是口耳相传,学员们学唱的曲牌,多不知名称,许多的高腔剧目也没来得急挖掘,学习班就此半途结束。

也就在这一年(1954年),由省文化专干周章等人对《梁灏不服老》进行了修改提高,改名《祭头巾》。由“天元”班著名丑角邱吉彩主演。为第二年的湖南戏曲观摩会汇做准备。邱老先生为演活人物,深入生活,观察、揣摩生活原形,认真投入排练,从人物角度寻找每一个细节,终于创作出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一代老儒的典型的艺术形象。1956年,该剧被选送赴京汇报演出,再次获得首都专家、戏剧评论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著名戏剧理论家、评论家阿甲以“谈讽剌喜剧《祭头巾》的优秀表演”为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评论文章,盛赞该戏及人物表演“达到了哲学的概括”。

《思凡》、《祭头巾》的成功,在湖南戏剧界各剧团之间掀起了一股相互学习、相互经验交流的热潮。当年,省湘剧演员彭俐侬用湘剧高腔学演了《思凡》,成为湘剧彭派代表剧目。湘剧名丑王效芝专程赶来常德,向邱吉彩学习《祭头巾》、《打都邮》,其学演入骨,被同行评价为第二个邱吉彩。八十年代末,李福祥的孙女王阳娟,对家祖所演的《思凡》在音乐和表演上再度修改,打磨提高。在京演出后,戏剧大师曹禺给予了“演艺胜乃祖”、“武陵奇葩、誉满京华”的赞誉和评价,王阳娟也以此摘取湖南戏曲“芙蓉奖”和中国戏曲“梅花奖”。此后,在常德多部新创剧目中,成功地运用常德高腔这一音乐旋律,均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德市汉剧团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少量曲牌,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排演出《杨八姐闯幽州》、《帅印重归天波府》、闯出了用高腔演出大型武打场面的新戏路。之后的新千年,又排出精品《紫苏传》,并在省首届艺术节上获得剧目“金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得“优秀音乐创作奖”、“音乐伴奏奖”、“合唱奖”等17个单项奖。2004年该剧晋京汇报演出,主演彭玲以此获得第22届中国戏曲“梅花奖”。首都专家对常德汉剧院推出的这一新剧目,在艺术手法、人物塑造、音乐美感、舞台表现等整体效果的评价是:“其团可为、其戏可为、其人可造”。

国保遗产赋予的双重使命

常德高腔作为常德地方戏曲文化的活化石,汉剧人肩负着对这一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的双重使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虽运用已掌握的少量高腔曲牌进行创作与出新,打造了《思凡》、《祭头巾》、排演了《芙蓉女》、《紫苏传》等几个较成功的高腔戏,取得了一点成果,但是,相比省内外兄弟高腔剧种,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有的兄弟院团的高腔是剧本齐全,曲牌丰富,而我们是剧本贫乏,曲牌少而不全。有的有牌无曲,有的有曲无牌。据桃源县早期“竹林社”成员,老艺人刘炎卿谈起,当年“华胜”、“华升”、“华庆”、“华清”四个高腔戏班演过的高腔剧目,其中诸多曲牌闻所未闻。现在从他所保存的资料和记忆搜索中,仅获得十几个折子戏,众多高腔原本大戏已失传。其曲牌所知也只有几首,有的能唱而不知曲牌名称。这是常德高腔的现实,如果仅仅依靠目前高腔剧目和曲牌存量,要发展常德高腔艺术是不够 的,须下大力进行更为深入广泛的搜集和挖掘。

1982年,由张九、刘炎卿二人发现桃源县太平铺尚存木偶观音戏,其演唱为常德高腔。这一发现对我们研究常德高腔提供了宝贵的现实资料。常德高腔一直流传着“四十八本目连”之说,他以“忠、孝、节、义”编故事,每种故事编作“十二”本戏曲。岳传演一个“忠”字,目连演一个“孝”字,观音演一个“节”字,三国演一个“义”字,合为四十八本。现在我们所掌握的目连类仅存《思凡》、《会缘桥》、《下山》数折。三国类仅存《赐马挑袍》、《三闯辕门》几折。岳传类均已改演弹腔。观音类久已失传。这次发现的木偶观音戏十二本,对常德高腔弄清“四十八本目连”得到答案,对久已失传的常德观音戏得到了恢复,对曲牌声腔加深了了解和补充。

木偶观音戏,保留了成批的确已正名的曲牌。如[山坡羊]、[苦驻云]、[香罗带]、[小桃花]、[甘竹歌]、[七贤歌]、[风入松]、[汉腔]、[锁南枝]、[新小令]等,在丰富常德高腔曲牌的基础上,对已失传的曲牌和不知名称的调式提供了清理线索和研究依据。同时,我们还发现了木偶艺人对高腔音乐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积累。如“四柱”是讲要注意曲牌规格和一定的腔句与结构形式。“三十六腔七十二板调”是指常德高腔有三十六种基本声腔和七十二个主要曲牌。遗憾的是七十二板调的具体曲牌,今已无人能举全。另外还有曲有上和下和之分。“和”即帮腔。“上和”指腔尾旋律高唱,“下和”指腔尾旋律低唱。这些理论知识,对我们今天研究发展常德高腔是极为宝贵的。

在我们广泛深入的发掘中,又得知一处曾拥有目连类木偶戏藏本,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查证落实,尽快地将其收集掌握。

近年来,常德高腔作为国保遗产一度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进行投入。常德市汉剧院作为责任保护单位,成立了专门班子,组织人力实施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常德戏曲音乐家、常德高腔传承人李少先同志,以75岁高龄全身心地投入,苦心研究。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编撰出《常德高腔曲牌体系音乐大全》(暂定名)。成为一部常德汉剧音乐专著。该项工作一是将过来一直仅有的十几支曲牌,补充丰富到近五十个。二是以其固有声腔(草坪腔)为特点,以宫调式为主,按工尺谱宫、商、角、徵、羽五音划分为四大类,各类按其调式不同而细化。三是每一调式均援引名剧名唱段旋律为例证。这是一部到目前为止,在维持常德高腔原貌的基础上,具有史料翔实,曲牌丰富,编辑科学,类分明析,例证经典,极具文献价值的音乐宝典。它是过去许多艺术家曾经想做而未能做到的成功创举。李少先老师之所以对此如此眷顾,呕心沥血,忘我笔耕,完全是缘于李氏门中上下几代人情结汉剧,以及本人为常德汉剧音乐究其一生,能在自己手上,将常德高腔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较为完整地交付后人,对事业、对自己有个交待,就是这位老人的全部心思。

常德高腔作为国保遗产,它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它是常德的,更是世界的。为了传承历史,用它来更好地弘扬时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要加倍努力地予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为此,还有许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其如:常德高腔和傩愿腔、师道腔、常德丝弦以及地方小调的音乐关系;常德高腔旋律美感的剖析;如何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常德高腔等等。作为这一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我们寄希望于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文化部门一如既往的支持,更寄希望于常德汉剧文艺工作者快速接力有效地传承,成为世人陶治情操,享受生活的天籁之音。

(作者单位:常德市汉剧院。本文承蒙常德汉剧音乐家、常德高腔传承人李少先老师悉心指导,深表感谢。)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思凡汉剧高腔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池塘里的歌手
一间老房子
武汉市汉剧剧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高腔》小说意象叙事与美学意蕴分析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Max讲故事——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