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丽
(河北石家庄正定职教中心,河北 石家庄)
[摘 要]: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宽容。只有教师心理健康了,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顺利发展。学生每时每刻都用自己敏感的眼睛注视着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的情绪、情感、待人处事、教态、心态都直接影响着学生。
[关键词]:师生 心理健康 关系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认识到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只有教师心理健康了,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顺利发展。学生每时每刻都用自己敏感的眼睛注视着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的情绪、情感、待人处事、教态、心态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他影响所不能替代的。教师是最直观、最能影响学生的因素。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的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要知识渊博,品行端正;要勤于学习,善教乐教;要加强师德修养,具有人格魅力,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很多事例充分表明,某些教师缺乏师德的一个重要而深刻的原因就是心理不够健康。
有些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出现有悖于教育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同时,也出现包括教师心理堕落腐败的特征。大多数后果严重的恶劣的体罚事件,主要原因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
教师频频“出轨”,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师德问题。师德是最表象上的东西,但我们的社会只看到师德问题,实际上再往下深究,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是师德问题掩盖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表面上是师德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各种心理问题造成的行为失调。有些教师的严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节和解决,发展下去甚至会产生心理的扭曲,出现恶性膨胀,导致触犯刑律的恶性事件。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说,远远超过其能力低下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甚至会酿成学生整个认识的悲剧。
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教师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教出的学生也喜怒无常,没有热情的老师教出的学生大多冷漠。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心理,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往往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理解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学习。
现在,整个社会越来越把人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完美、人的素质发展看成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对一切有益的事做出积极的反应,在学习知识、锐意进取、与他人交往、认识自我等方面,都能随时随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教师应当是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为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应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做到敬业爱生、平易近人、有爱心、耐心和诚心,并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真正做到教育以学生为本。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子女而爱之、导之、教之。
2.学会欣赏学生
首先,要勤于观察学生。因为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次,要爱学生,教师心中有了对学生的爱,就会增强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的责任感,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对学生的爱是欣赏学生的升华。
3.学会尊重学生
要真诚地面对你的学生,不能因一个师者尊严而高高在上。调查表明:学生最反感的事是教师不尊重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4.学会宽容
教师的宽容态度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心理上易冲动,犯错误的情况在所难免,教师不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判断,这需要教师有分析问题的头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师多一份理性,对学生多一份理解,也就多一份宽容。师生间便多了一份和谐。其次,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如果教师处理问题简单化,压抑学生的个性,就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造成心理障碍。就宽容而言,还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允许学生情感上的合理宣泄;给学生留一定的自由空间;允许学生以各种形式适当的表现自己。教师的语言要充满理解、鼓励、欣赏、尊重和宽容。
21世纪的教师应努力做到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应精通业务,深入研究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要陶冶情操、优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当代教师的价值观。教师要在学生成长中体会幸福和快乐,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解,一定要把消极情绪消除在课堂之外。因为一个心理健康水平低的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更不能为人师表,不能成为学生道德的楷模。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呼唤心理健康。作教师就要做最负责任的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她可以影响一批人,一代人。希望全国全社会在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多多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