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郢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中学,浙江 诸暨)
[摘 要]: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才。我国的艺术发展长期以来就是混生、综合的。学科越是深入融合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方案之中,就越能成为有意义的基础的学习内容。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
[关键词]:综合审美教育 艺术 美术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艺术思维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能攀上科学高峰的人不仅具有专业方面的理论思维,而且还要有艺术思维。两种思维并行,才能在科学上有所作为。如果我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统计的话,可以发现,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都是犹太人,这一现象被称为“犹太现象”。这些犹太人都有一个共同背景:先接受本土的犹太文化,又接受了西方文化,两种文化并重,互相冲击,产生科学思维的火花。
纽约认为:艺术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他们有这样的AGE计划:生物课时,可用绘画方法来学习,画鸟时,就让学生了解鸟类;上植物课时,可以教学生摄影以了解动植物的特点;上历史课时,则用戏剧来让学生了解历史,等等。
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技法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才。
二、艺术与艺术的碰撞产生新的艺术形象
从创造到创生。传统的西方世界讲“创造”,创造就是象上帝创造世界那样,从无中生有。到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受中国道家哲学和生态学启示,人们开始讲“创生”:人的创造从来就是从有中生有。也就是说,人的创造只能来自各种不同信息、不同文化、不同要素的对话和融合、而不是凭空出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天才是喜于将异质的信息和要素相互融合、对话,以创造新质的人。而这样的行为只能是一种创生,而不是一种创造,这种发现与史伯以及中国道家的发现是一致的。中国龙文化中的龙的形象正是体现了一种物物相需的道理:S形的造型,鹿角、狮子嘴、蛇身、鹰爪的结合正是创生的产物。
音乐的本性是:“合和”,所谓“合和”就是多种不同要素相互作用,造成一种共生的、开放的、动态的和持续发展的结构。也就是说,音乐之所以是音乐,就是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多种不同要素,而且这多种要素或性质之间总是相互碰撞、对话、融合,不断生出新质,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过程,假如音乐中只有相同的要素或性质相近,只能产生单调、贫乏、死亡,正所谓“声——无听,物——无文、味——无畏”。多种要素的对话不仅包括清与浊、大与小、短与长、疾与徐、哀与乐、刚与柔等,还包括与动作、语言的综合。只有多种不同要素和性质相互作用,才能造成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多种文化的融合的典型例子:孔子不周游列国就不是孔子,李白不到中原游历就不是李白,苏轼不走出四川就不是苏轼,王阳明不突破儒家、进而达到儒道释相互贯通和融合,就不是王阳明,姚明不到美国进入NBA就不是现在的姚明。美术中也有不少例证,毕加索也正是接触到东方文化之后才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线条和平面性的特点,高更也因为深入到原是部落,了解到土著人的生活才产生了《塔希提少女》;康定斯基的《印象派之三(音乐会)》、克罗地的《管玄乐配器》、马蒂斯的《爵士乐》、德络内的《不间断的节奏》等又是以音乐为标题,以绘画的手法表现了美术家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中华传统艺术具有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其中,突出一点就是我国的艺术发展长期以来就是混生、综合的。书画本是一体,诗词与音乐不分家(很多诗都是吟诵的),说唱、戏曲都是综合的形式,这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传统。正是因为这种综合性才使中国艺术博大精深,成就辉煌。
三、综合审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
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科的细化,知识的分解,是学校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片面强调知识的分化不仅会窒息科学的发展,而且会支解科学。德国科学家M•普朗克说:“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将科学分化为若干不同领域,这与其说是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艺术学科也有同样的问题。
综合性课程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变化,“综合”不仅仅是改变了课程的组织形式,更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课程理念的深刻变革。走向课程的综合化,是使学生从传统学科的逻辑体系走向符合人的发展的学习领域。
贝尼特•雷默提出了“综合审美教育”的概念:“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等,不一而足。每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而许多艺术又可以借用非艺术界的要素,加以艺术地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同时对待一种以上的艺术,从而获得审美洞察,很大程度上足以证明走多学科方向是值得的。”(贝尼特•雷默著《音乐教育的哲学》201-202页,184页,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音乐教育研究室印)。
艾伯利斯、霍弗等认为,“实质上,所有能提供审美的和人文学科经验的艺术都是互相关联的,所以学校课程应该为提供相关艺术的经验留有一些机会……”把各种优秀的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对艺术在较高和较广的境界的理解。学科越是深入融合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方案之中,就越能成为有意义的基础的学习内容。人类需要发展对于周围世界的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当一个人开始理解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时,他对艺术的美学价值和敏感性也就提高了。
必须牢记,学校关注的主要是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艺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丰富他们的生活,用声音、形体、色彩来表现他们的自我。艺术使多种感官和感觉更为活跃,它们不是形同虚设,而是持久的表达手段。教育工作者应该像关心技能发展一样关心人的发展,艺术则允许每个学习者展示他的作为人的潜能。(艾伯利斯、霍弗、克劳特曼著《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272页~274页,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J•巴赞的观点是:“所有艺术的主旨都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表现力量(如音乐不能描绘,文学不能产生色彩,建筑不能具有开始、高潮和结尾)。但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和技术与欲望的同步发展,合法的类似也变得多样化了。比如说,在音乐中出现了“色调”……在绘画中出现了“节奏”,在建筑中出现了“不谐和音”……在诗和散文中出现了“词语音乐”……雕塑产生出绘画效果,绘画中充满了造型感觉。更有甚者,所有这些艺术都可以和它们的“主题”相互联系起来,而且都可以被形容为戏剧性的、静谧的、险恶的、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类似特征。(引自拉尔夫•史密斯著《艺术感觉与美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24页~325页)。
艺术教育中,诉诸于不同感官的各艺术门类的关联和综合更能发挥单独一门艺术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对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艺术的价值、艺术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学生认识整体、部分及其相互的关系。
四、综合审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展望
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艺术课程属于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学科的链接,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转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艺术通感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建构审美心理。课程设计立足点的变化,使得艺术课程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以上各项特点中,特别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总目标,促进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沟通,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实现培养目标,这是艺术课程最本质的特征,它们必定会对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改革,包括分科艺术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