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摘要: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的限制,常常令学生“望而生畏”、令教师“一筹莫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兴趣教学”应运而生。要在课堂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要使《机械制图》课堂成为一节“精品”课堂,我们首要的就是做好教学设计,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块教学内容,增添丰富的可学性强、关联性紧、趣味性浓的内容,真正起到一种“提神醒脑”的作用。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设置疑问,引发兴趣
厌学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设置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认真地去学习,获取知识。特别是新课引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注意巧妙引入,精心设疑,创造学习情景,激发求知欲。如在讲第一节制图课时,教师不必急于讲理论和投影规律,可准备一组合体模型,让学生说出从模型上能看到哪些形状,并将模型的三视图做成胶片投影到屏幕上,在介绍了图样知识及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图样找实物,或由实物找图样,并讲出理由和根据,教师加以指导和总结,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其次,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求知兴趣。如在讲述组合体的组合方式时,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实物或零件启发学生,总结出其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在画法上的不同,像“对齐”与“不对齐”“相交”与“相切”在画法上的区别等。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就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更积极地进行学习,达到了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二、 亲自实践,增加兴趣
好说好动是学生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智力活动,寻求知识的规律,就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去获取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参加操作,能为学生提供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依据,从而降低思维难度,增强学习的兴趣,使知识易于理解和巩固记忆。例如:在教学“圆柱体截交线”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自主学习圆柱体截交线并用萝卜切出与轴线平行、垂直、倾斜三种类型的萝卜模型,然后借助模型完成相关的预习题。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展示自制模型,教师适时评价并激励。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体会,把问题变得更直观、形象,不但降低了思维难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 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兴趣是培养能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兴趣的教学环节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下降。因此,应设法运用“兴趣”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诱发学生积极向上,开创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导入新课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掘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用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只有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学生越来越爱学,越来越会学,注意力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四、 鼓励学生,维持兴趣
形象化的描绘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表达对学生兴趣的影响。教学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明确、有趣味。在讲述中,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切忌照本宣读。另外,在很多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可以共同完成。比如:平面图形的画法、轴测图的画法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听课不易疲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活跃的思维。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往往难以持久,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他们成功感,从而使学生情绪活跃。因此,进行教学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发言,尽量为各类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更有心情、更有兴趣去学习。如在一次上课,班上有一位同学开小差,我注意到他后,并没有急着去批评他,而是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问他,当然他是答对了,我就适当地表扬了这位同学。结果该同学不单意识到自己不该搞小动作,而且还很专心地去听课。因此,我认为,要批评学生,就要把握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要从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
保障出版社,2007.
(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