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尼
摘要:教育人性化是当前社会积极号召和倡导的新方向,文章通过对人性的定义和内容引申出教育人性化提出的必然性,通过对教师素养的阐述和强调学生作为主体意识的培养,指出教育人性化是教育发展探索道路上积极的、必然的方向。
关键词:人性化;教育人性化;发展探索
优质的教育服务是什么?就是要尽量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所有合理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自觉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认真地去面对每一个学生,更要了解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为每个学生作为受众都是灵动的个体,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天性,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也只有充分满足了学生人性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从而使教育人性化的发展和探索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一、 人性的定义及其内容
一直以来,人性都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而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人性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并予以完善。当代学者张荣寰2009年4月全新诠释了人性: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达。当人理智地释放人性的自由时,自我的良心就给予意志上的平等,自我的欲望就回归到美善的表达,爱的情感随之产生,人就会在人格上得到某种满足,身体上的满足是快乐,心灵上的满足是欢喜,这种人格(身心)上满足就是幸福。人性就是爱的满足,当真理在人身上具体地表现为爱时,爱是法律精神的源泉,爱是人良心的机能,爱是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回应和给予。
二、 从人性到教育人性化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当然,所谓人性包含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而在社会属性里则包含了相互依存性、交往性、道德性和生产关系中的劳动及合作性。一般来说培育人性的教育可简称为人性教育,那么所谓教育人性化,就是教育以人性为出发点,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态度、教育理念等均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并按照人性化的特点进行设计。因为教育人性化强调教育要素,所以教育教学的过程必须符合而不是违背人类本性。
(1)教育人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主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随着教育研究逐渐从社会向人的这个层面转化的不断深入,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人性化教育——逐渐浮出水面。在这个逐渐强调生存、发展和人格权力的时代发展巨流中,教育人性化转型的提出也是必然的。教育必将走向人性化,这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也一定会被全球教育所认同。
(2)缺乏人性的教育现象呼唤教育人性化。在当今一些学校和家庭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非人性化的教育现象,比如蛮横的教师对学生的绝对权威和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控制,对学生的训斥、漠视、体罚;教师或家长不切实际地给孩子制定目标,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补课;还有的学校无视学生性格差异,造成了许多学生学习和品德上的问题。
(3)教育人性化是尊重受教育者内在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育者面向其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发展的、变化的、多样化的,这也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成为必然。
三、 教育人性化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然而,在推行教育人性化的进程中,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才称得上是一个好教师呢?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具备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言行一致。在教育过程中,推动学生前行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教师的生活准则能使学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为之倾倒和激动。教师自身的崇高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2)热爱教育工作。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热情,长期培养不出与学生交往的感情,那就最好不要选择教师职业,因为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同时意味着是受其崇高使命(即培养全面发展和美满幸福的人)的驱使。
(3)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这种特征的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技巧。这种境界只能是教师具备精通本学科知识的结果,只有当他的知识如此深刻时,他的注意中心才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学生们的脑力劳动。
(4)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素养。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最主要的结合之处,为师者要教育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就必须学习并掌握心理学知识。
(5)有较高的语言素养。可简单列举几点:巧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启发想象,设置意境;情理结合,以情晓理;制造气氛,以情感人;以形助说,别有情趣;抑扬顿挫,以声激情等等。
(6)擅长某项劳动技能或具备其他某种爱好。所有的课外活动,都需要有教师的指导,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借助自己所擅长的这些技能和爱好去吸引或接近学生,在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获得共同语言。
四、 学生——教育人性化的主体
教育既是接受外在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主体自我发动、积极理解和努力创造的过程。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新型的人、有创造性的人、足智多谋的人、有参与意识的人。
(1)教育人性化的前提是让学生去发现自我的同一性,去发现“我”的自我。这就要求我们先做一个一般的人,然后再做一个特殊的人。让学生明白,你先是一个人,是不同于任何动物和物体的人,你可以通过倾听自身内部的反应、倾听自身内部正在进行的活动去发现你自己之所以是人的特质。你只有作为人的独特个体的“你”,才能去选择你所要的知识。
(2)教育人性化是让学生主体去寻找和发现自己的特殊使命。学生知道了自己是一个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这还不够,还应该去发现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
(3)教育人性化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持清晰。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能够感受到周围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一切,人性化教育中的教师不再是以一种讲课者、条件者、强化者的角色出现,而是以一个辅助者、引导者和带领者的身份出现。
五、 教育人性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
在现代社会里,教育中的某些问题也只是暂时的现象,人性化才是教育的必然趋向和最终选择。但是,如何才能让教育人性化在现实中突破种种束缚,彰显其独特之处呢?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教育人性化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个体的独特性正是个体存在的意义所在。教育人性化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形成特有的抱负和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轻松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愉快、热情地构建和使用自己的知识,最终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我。
(2)教育人性化要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灵是人性之根本,更是教育之根本。心灵的美善是美好人生的基础,在此意义上,教育人性化必然应以完善人的心灵为己任,用博大的爱关怀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在爱与被爱之中培养健全的人性和坚韧的心灵。只有用心灵才能感动心灵,只有用爱心才能激励爱心,只有怀抱着无限美好与希望的心灵才能开启另外一扇心灵的希望之窗。
(3)教育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学生成为独立的价值主体。教育人性化要摆脱把学生作为追名逐利的工具的功利化倾向,教育中的一切行为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同时,学生要作为独立的价值主体出现在学校和社会之中,辩证地对待这个世界并且寻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让一个人通过教育达到最高程度的发展——人的自我教育。使每一个人懂得不断反思、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人性才是真正完美的人性。
教育人性化全面实现的梦想依然遥远,其发展之路将依旧充满着崎岖和坎坷,但是理想总是因为现实的不足而产生,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并在现实中发现微妙,创造微妙,相信教育人性化的发展之路终究会在探索中走向光明。
参考文献:
[1]舒婷,梁春.人性化——教育的应然走向
[J].教学研究,2007(3).
(作者系渤海大学教育学院2008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