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君
摘要:要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满足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需要针对其创新能力、迁移能力、职业素养等内涵逐条进行有计划地培养。本文围绕夯实基本技能,培育特长技能;注重创新能力,实现技能迁移;加强细节教育,形成成熟人格等内容,就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及培养方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质量提升;课程开发
学生走出校门,是学校放飞的希望,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素质的高低是证明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每一名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都能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能手,那么该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被社会所认可,更能得到家长与学生的向往。因此,倾力打造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彰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质量,才是切实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内蕴于自身内质中的、独特的,能够有效支撑自身现在与未来的竞争优势,使自身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的,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构成要素为:具有卓越的基本岗位技能和可迁移技能,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具有过人的职业素养。
一、 打造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能够满足各方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核心竞争力对职业活动的意义就像生命需要水一样普通,一样重要。对于学生、企业和学校,分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打造职业核心竞争力,是帮助学生适应就业的需要。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可帮助学生在工作条件下调整自我、处理难题,并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同时,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较好的职业核心竞争力,能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职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每个学生成功的有效能力、基础能力,在现代社会,其重要性日益显现。
(2)打造职业核心竞争力,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无论在传统行业、服务行业,还是在高科技行业,职业核心竞争力与其他知识和技能一样,都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在经济竞争中,开发员工的“智能”,能提高工作绩效,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利润。事实上,不少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十分注重应聘者的职业道德和核心竞争力的素质,在企业的内训中,除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外,不少企业越来越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
(3)打造职业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构成职业的基本素质,学校只有紧紧围绕着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去做文章,挖内涵,才能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才能在学生毕业时打上表面无形的而又是确实存在着的“某某学校培育”的“品牌烙印”。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逐渐地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 实施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需要针对构成要素逐项进行训练
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或理论系统的教学,其目标不在于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理论系统,而在于培养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学生要学会认知,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迁移,从此岗位到彼岗位能力的迁移;学会做事,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沟通、合作、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日臻完善,掌握自身的命运,人格健全,生活多彩,思想活跃,表达方式丰富。笔者认为,要加强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应当针对构成要素逐项进行训练:
(1)强化职业技能,努力彰显能力超越岗位。只有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能迁移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严谨管理为根本,以人尽其才为理念,进一步强化技能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①夯实基本技能,培育特长技能。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学校应以实用技能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精心设计专业课程,安排实习教学环节。具体做到从一年级入学起每学期实习训练时间不动摇、实习内容不落空,而且保证实习过程到位,实习质量检测到位这“双到位”,进而切实地保障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同时,在技能训练的内容上,要按照“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这一原则,组建“特长培养组”,确保基本技能人人过关,自选技能稳中有进,高难技能“小荷才露”,按步骤、按计划、分阶段落实实训内容,完成实训目标,切实做到“基础技能精,特色技能硬”,不断提高毕业生职业核心竞争力。②注重创新能力,实现技能迁移。在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所培养的应该是以“创新为灵魂”的技能型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规范”与“创新”并举,不断探索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因此,首先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强调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其次在改革过程中要兼顾“规范”和“创新”两个方面,并紧紧抓住“生存、发展、改革、转型”四条主线,通过改变现行的以“学科为主体、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学生技能的迁移能力,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技能“能手”。事实上,企业的技能岗位不是单纯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岗位群。因此,企业不但需要能适应单纯岗位的操作能手,更需要能适应各个岗位的能进行岗位群操作的能手。这就为学校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
(2)强化职业素质,努力彰显态度决定高度。黑格尔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而好的工作态度背后依靠良好、稳定的心理作支撑,优秀的团队精神背后要有宽容、豁达的心态作基础,因此,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①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心智完全成熟的“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独立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中职学生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代社会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沟通与合作成为主流。学校应以“生活即学习”“生活即教育”为理念,通过各类活动或竞赛,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和睦相处,欣赏和接受对方观点,求大同存小异等能力,使他们在合作中发展自己。其三,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现代社会是服务的社会,质量至上、服务第一是各行各业都奉行的准则。其四,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现代社会的竞争无处不在,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才使现在的社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五,要培养终身求知意识。世界瞬息万变,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不断有新鲜事物出现,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得有求知欲望,不断学习新知、不断进取,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其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生虽然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他们也尤其重要。在理论学习中,应当要求解题思路有创新,讨论观念有创新;在实践操作中,应当要求学生自己革新技术,自己创新训练方法,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发展生产力。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受挫意识。人生的道路不是风平浪静的,学校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次失败后能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以宽广的胸怀与平静的心态看待每一次挫折,从而提高他们的受挫力。②培养学生成为拥有过硬职业品质的“人”。职业学校的学生实际上处于职业准备阶段,他们具有学生和职业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在准备阶段就应当要培养他们的职业品质。首先,要抓细节,突出习惯。学校应当着重开展精细化管理并使之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特色。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管理理念,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不惜“小题大做”,从最基本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开始,每周一重点,周周抓不同。其次,要抓责任,突出敬业。学校应当设立多个学生校内实践的岗位,让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管理。引导学生要始终按照勤转、勤查、勤问的“三勤”要求和人到、心到、责任到的“三到”标准开展责任管理。
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在职业学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创建学校鲜明特色,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树立学校办学品牌,提高学校社会美誉度的客观要求。只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终身发展”理念,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建立起一种开放而规范的、有序而长效的教学机制,必定能培养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也必定能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农业银行
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1).
[2]张晨.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之辨[J].教育与职业,2007(16).
(宜兴市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