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新学期以来,我校“1+1”高效课堂开展的轰轰烈烈。“1+1”高效课堂其精髓为:主体+主导、课外+课堂、自主+合作、导学案+教材,其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研讨,“1+1”高效课堂观摩课、示范课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我们能尽快地投入到新课改的大潮中。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感想与体会。
1.自主学习,拓宽知识空间
开展“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老师讲课的时间少了,留给同学们思考的时间多了,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状态之中,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的合作讨论、组内、组间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拓宽他们的知识空间,同学们也逐渐地敢问、好问、善问了,好学、好问的习惯逐渐养成,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2.张扬个性,扬起自信的风帆
“1+1”高效课堂以小组为单位,改变了传统课堂上后进生往往坐在教室最后几排,在课堂上无所事事,没有点滴收获的状况。在这样开放互动的课堂上,即使是后进生,也能在小组这个集体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此他们获得自信,并在优生的带动下投入学习,逐渐地学会学习,进而主动学习;再者是课堂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这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信心都得到极大提高。
3.互帮互学,实现“共赢”
“1+1”高效课堂以小组学习方式,开展“兵教兵”,在小组互动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尊重他人,主动帮助别人、请教别人,培养学生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合作共赢的意识。
实施“1+1”高效课堂以来,我校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一些问题更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1.不应为展示而展示
展示环节是“1+1”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整节课的精华所在,展示的内容应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环节的完美,有时会匆忙进入知识展示和合作交流环节,这样的合作仅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老师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老师为了给小组评分,让每一个小组都有表现的机会,所以组组有展示任务,组组有点评内容,老师往往要求把导学案上的所有内容都展示在黑板上,这样看起来很完美,同学们也都觉得有展示的机会,对于老师的评价似乎觉得也很公平,实际上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使得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能很好地突出,这些反而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合作学习不应是表面的热闹,应以独立思考为基础
合作学习也是“1+1”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仍应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独立思考为前提。
3.课堂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学习任务的矛盾
我们高中的课程内容偏多,就我们地理学科而言,选学地理的人数极少,大部分学生在高二的下半学期(3月中旬)就要参加江苏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课时紧,容量大。而在“1+1”高效课堂上,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而有时当下课铃声响起时,教学任务还未完成,或者完成了也只是草草收场的现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改的路上,在我校推行的“1+1”高效课堂背景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才可能在新课堂模式下更好地提高45分钟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