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有效对策

2009-06-07 11:10田建春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5期
关键词:课标合作学习优化

田建春

【摘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成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它更能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是学习的主人。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 "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已被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认可和接受。但在英语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却出现了不少低效现象:合作不够主动、不够充分、不够深入、不够平衡等等。笔者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探索,结合实践提出了优化对策。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标》、优化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费时多,收效慢”等现象。由于缺乏了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国务院2001年5月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同一年颁布的《全国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更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关于情感态度方面还特别指出:“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合谐的健康向上的品格”。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避免采用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协作和互动。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种学习形式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的发展,以及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组织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流于一种形式。从实际操作和教学效果来看发现了诸多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几乎完全用母语交流;有些小组把讨论变成了闲聊;有些小组每次都由同一个人向全班汇报。鉴于上述等问题,笔者认为,深入探讨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通过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活动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1.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

在英语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却出现了不少低效现象。具体表现在:①是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②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如何进行合作等问题教师心中没有底。教师讲累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有老师来听课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把合作学习当作了调剂品、装饰品。③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合作。没有其他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可以热闹一下的时候”,有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最难受的事,讨论时不说不行,说又没东西可说。④是缺乏群体意识。合作时热热闹闹,汇报交流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自己的观点。

2.产生低效现象的原因分析

合作学习产生低效现象的原因很多,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2.1教师角色不当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口号大家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许多教研活动更是将其作为研究重点来对待,但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我们教师本身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做学生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就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势必造成合作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贫乏。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也不能为学生的合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只能简单地要求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

2.2学习内容的难度、学习内容和容量不当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在合作学习实践中,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激不起学生的讨论兴趣,教师偏重于合作学习这种形式,而忽视了合作教学的真正目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合作的价值,最起码能够引起学生积极讨论的兴趣,才能够将学生引入最佳状态,激起他们讨论和合作的热情。随意性的学习内容会对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形式起到反作用,出现学习的低效现象。由于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师往往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因此不能留给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所研究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便偃旗息鼓,终止大家的讨论。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另外,从教学容量上看,如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过多,也会导致学生因千头万绪而无从下手,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优势。

2.3组织形式依样画葫芦,别人的“拿来就用”

不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随意地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不经常变换成员的角色,不动态化地变更小组人数及人员的组成,没有一套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小组合作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研究,缺乏创新,是毫无生命力可言的,它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走向死亡。

2.4学生的认知、合作能力不平衡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互助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发现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完善自己,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教师经常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很少考虑每个组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均衡搭配,从而导致有些小组的学生虽然面对面坐在一起,却无法交流,不会合作,小组学习形同虚设,从而影响合作能力的培养。

3.消除低效现象、寻求最佳合作学习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潜力?如何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

3.1要求学生合作,首先教会合作

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识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应该承认,对教师来说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是不会奇迹般地产生效果的,不仅要明白构成合作性学习的要素,同时要知道课堂中存在着许多运用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不同方法。教师要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老师本人也通过一番的认真观察,然后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交流之中。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要充分地肯定与表扬,而重要的应突出小组合作的成功。交流时,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要仔细地倾听学生的想法,激发讨论,耐心启发,直至成功。

3.2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研究者大都认为,在合作学习实施的初期阶段,教师选择分组是较有效的方式。这是因为教师选择分组,通常是将不同质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可以提高组内学生辅导的可能性,消除异质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就需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勤奋程度等因素。这样的学习小组,一般都是教师在经过事先调查与深思熟虑,并征求学生意见之后确定的。一经确定,便可固定一段时间,然后根据课堂观察及学生反馈适度调整。在实施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可以考虑根据学习任务采取课堂随机分组的方式。随机分组的方式主要有纵排分组、横排分组、数数字分组等。此分组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学习伙伴的适应性,从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待绝大多数学生对合作学习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都能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并从中受益时,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分组,如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课外完成、课内自由搭配完成任务等。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避免组建小组时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能力强弱、水平高低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确保各小组之间有着横向比较的公正性以展开公平的竞争,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4-6位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进行小组活动。

3.3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因素

适当的学习任务不仅有助于合作学习顺利实施,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全面发展。而不适宜的任务则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必须认真分析,仔细考虑,精心设计。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焦点,各层次学生的比例设计任务,防止把任务设计得过于简单。要明确该做什么事情,要达到什么要求,能预测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会遇到哪些困难,甚至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及时地对任务作出适当地调整,使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其他小组成员布置旁听时的微任务,以督促他们认真倾听。如让学生复述其他小组汇报或表演的内容,或让他们找出汇报内容中的好词好句等。一般说来,合作学习的任务在较低的层面上,可以是练习语音的诵读练习,练习单词用法的造句练习,练习句型结构的对话练习,帮助理解课文的讨论或回答问题练习等。例如,在教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本第二册(上)》第5课时,可以安排学生先在组内回忆征询别人是否同意的表达方式,然后教师总结,点出本课的学习点Would you mind...?Do you mind...?继而让学生进行两两对话练习,最后不同组的成员进行问答比赛。在较高的层次上有语言知识运用的表演练习,开放式问题的讨论练习,课文续写或改写练习等。例如,在学习完上述同一册书第二单元后,可以设计一个Disadvantages of Smoking的写作练习任务,先让学生用头脑风暴法想想吸烟的危害,然后在组内进行汇总成文,最后在班内宣读。如有可能,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用英语做一些宣传戒烟的宣传画。除以上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的任务外,合作学习任务还可以是调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的各种游戏、比赛等,如单词接龙、句子续接、组间猜谜对抗等。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不仅要考虑学习内容,还需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年龄特点。只有将二者都很好地考虑进去,合作学习才能有效地开展。

3.4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较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较之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去。与之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更是完全自然的现象,这也就决定了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发展较快,有的学生发展较慢,教师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为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个“水平线”,并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这条线,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这样的评价,不一定要形成文字,只要教师心中有一把可长可短的尺子。

具体操作时,教师要留够充分的时间来听取各个小组的汇报,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各个小组的汇报。若时间实在不够,也应做好妥善处理,如:安排在下节课或以书面形式粘贴在教室里让其他小组共享。笔者在借鉴了许多同行的好的做法后分别制定了以下几个调查表,以此进行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等,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为此教师还可以建立一套积分制,让学生为小组的表现和个人的表现打分,定期的做好统计,形成一定的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机制,并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并不排除物质鼓励的形式。但教师应注意由于竞争而产生的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摩擦,不要影响各组之间的工作效率甚至伤害其成员相互间的感情。因此对于奖项的设立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小组的有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表达奖,进步神速奖,最佳表演奖;个人的有最佳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小组发言积极份子等等。

4.结束语

“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实践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游戏、活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只是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中间的小小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多么有意义的事;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这样,学生合作学习的主体性得到逐步的发展,为“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总之,当我们倍加关注合作学习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上来,不要让我们的小组活动只是流于一种形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有序地讨论,发言,养成倾听,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让我们的小组活动既要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地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能够培养合作精神。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笔者深感任重而道远,只愿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参考文献

[1] 李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6期

[3]庾鲜海,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

[4]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3.6

[6]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收稿日期:2009-10-06

猜你喜欢
课标合作学习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