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如奎逊耐彩色棒、钉子板等)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1.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如皮亚杰),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旋图,这个螺旋图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8+4=12为例:
1.1ア8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两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1.2
①4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6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1.3请你摆出13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 有多少种摆法?
1.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中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当然,操作问题的设计、编制与探究要求的拟定、提出,既要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又要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获。为此,相应的策略,一是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最近范围内设置问题,提出要求,使新的学习课题与原有知识之间保持适度的潜在距离。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因人而异地提出操作问题及其要求。有时,还可将问题分解,形成有若干台阶的“问题群”,使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例如,让学生用两张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作寻求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途径的操作,所提问题可以保持一定的认知差距:怎样转化成面积公式已知的图形?也可以点明转化方向:怎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缩短认知差距。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得出,可以只提一个中心问题:怎样由已知的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也可以分解成问题群: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等等。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提出寻找多种转化、推导方式的要求。
2.注意动手操作的有关策略
在学具操作活动前要有定向指导。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
例如在听到一位教师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统计同学们的家庭人口情况,由于没有说清楚是统计全班还是统计自己小组,有的学生只统计了几个人,有的去统计全班同学,时间白白浪费,统计的结果是对是错都没有参照,如果教师在让学生统计前说明统计的对象是自己本组的同学,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鉴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的内容,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学生的年级越低,教师更要加强指导。小学生的知觉选择性尚在发展,有意注意难以持久。在低年级听课中,常有不少学生在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
3.提高操作成果的利用率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内容有很多,我们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效的。
な崭迦掌:200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