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 超
粘贴着《汽车与运动》LOGO的Swift雨燕如轻燕一般穿梭在车流中。发动机的轰鸣,久违了的推背感,都令我们激动不已。这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们对眼前这款貌不惊人的雨燕刮目相看。
雨燕对编辑部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无论是美编刘征的“小黄”,还是刚刚加入长期测试的“小蓝”,都是表现出色的小家伙。如果说1.3L的“小黄”跑起来还算不上游刃有余的话,那么搭载了M15A全铝合金发动机的“小蓝”——雨燕1.5L自动炫酷版则是名副其实的“行如轻燕”。而且,这款发动机还获得过《汽车与运动》“2008年度十佳发动机”的美誉。
加速性能满足家用
对于整备质量不过1075kg的“小蓝”来说,M15A发动机的动力已经绰绰有余。尽管2000rpm以下的扭矩输出略显牵强,但是要稍稍提高换挡转速,W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的作用便开始显现,加速力道截然不同。76kW/6000rpm的最大功率赋予了雨燕1.5L超过170km/h的最高车速,同时还令升功率轻松超越50kw/L的国家发改委建议标准,这为以后获得优惠政策铺平了道路。
我们的“小蓝”拥有70.70kW/t的比功率,与中华骏捷1.8MT、东风标致2061.6AT相当,在同级小车中表现突出。厂家没有提供它的0~100km/h起步加速时间,我们自己的测试数据显示,这款小车的最好加速成绩达到11.76s,进入12s大关,虽然比手动挡车型的10.14s要慢一些,但在同级自动挡车中已属上乘,甚至比克莱斯勒铂锐2.4AT还快。在《汽车与运动》的动力指数数据库中,它可以和老款福特嘉年华1.6MT平起平坐。
自动换挡提升驾驶乐趣
由于最大扭矩138Nm的发出转速达到4000rpm,因此在实际驾驶中,围绕这个转速的区间内(2500rpm~5000rpm),“小蓝”的加速都非常有力,特别是在2挡下,动力响应和发动机制动都很明显,在狭窄的曲折山路间穿行,无论上坡还是下坡,对速度的控制都显得得心应手。由于是自动变速器,所以没有了换挡的“烦恼”,驾驶起来更加顺畅。
特别是对看到“离合器踏板”就头大的驾驶者来说,这部4挡自动变速器完全可以令你找到“老司机”的感觉。从起步到加速,它始终是一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平稳中不乏底气,在山路上我们同样可以将挡位限定在2挡,如此一来,就获得了和手动车型接近的敏捷响应和凌厉加速。日常行驶时,变速器会在2000rpm~3000rpm之间升挡,平稳而顺畅,同时也避免了发动机积碳,我们在此也鼓励每一位雨燕1.5L的驾驶者,都来合理而充分地挖掘车辆的动力潜能,在驾驶中享受乐趣。
随着车速的逐渐提升,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略低的弱点被暴露无遗,当你决心加速超越前车的时候,加速力道明显不如手动车型,但只要你加大油门,激活自动降挡(Klck-Down),你就会重新找到信心。
精品小车物有所值
别看“小蓝”的后悬架采用了相对低成本的扭力梁式半独立结构,但在车流间穿梭,毫无拖沓之感,较轻的车尾没有对它提出苛刻的挑战。电动助力转向并不轻柔,回正力与路感非常清晰,就是因为拥有如此稳健的底盘功底,它才成为JWRC(Junior WorldChampionship,世界青年拉力锦标赛)中的一员,如同F1中的法拉利,麦凯伦一般,多年一直“笑傲江湖”。
我们感觉“小蓝”比原来的1.3L版本更加硬朗,高速过弯也鲜有夸张的侧倾,运动风格座椅的摩擦力与支撑力都不错。测试结果显示,“小蓝”的绕桩速度为65.55km/h,变线成绩更是高达84.07km/h。倘若说操控上的“固有缺点”,恐怕就是其超过1.5m的“挺拔”身高了——比标致206足足高出一头。但与后者的内部空间略显压抑相比,用1510mm的身高换取内部的宽敞豁亮,显然更能迎合雨燕“家用”运动型轿车的本质。
即便是3年前上市的雨燕,在如今看来也丝毫没有落伍的感觉。我们的这位“小蓝”从MINI之风的整体造型,到铃木现代风格的纯黑内饰元素,再到无钥匙进入与启动系统的应用,都展现出了年轻人所青睐的灵动,雅致与时尚。
在同级别车中,“小蓝”的驾乘空间也非常充裕,尾箱宽度不错。但由于“四轮四角”的底盘结构,两个后轮轮拱导致尾箱纵向空间不够理想,所以有效容积只有213L。但放倒后排座椅之后,眼前豁然开朗,562L的超大空间足以容纳下一台大容量洗衣机了。而深藏在车身的6个安全气囊在同级别车中绝无仅有,为其在碰撞测试中获得不少加分。
为期半年的长期测试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对“小蓝”的感受已更加深刻。无论是视觉享受,还是驾驶乐趣,都让人对这款铃木家族的运动型家用轿车刮目相看,加上无钥匙进入与启动系统,全自动空调与6碟CD音响,以及9万元出头的实际市场成交价,让“小蓝”的性价比与那些“外强中干”的小车不可同日而语。它到底有多好,你可以开开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