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鞋业的过冬术

2009-06-04 08:13冯翀翀
中外管理 2009年5期
关键词:鞋厂鞋业东莞

冯翀翀

珠江突围

从全球的金融危机到国内的制造业倒闭浪潮,整个中国制造业走到了一个发展的重要关口。在广大中小企业充满困惑和迷茫时,我们创办这个栏目,深入珠三角这个典型的中国制造业聚集地,希望通过一线的调研了解到当地企业的转型思路,点燃星星之火,与千万中小企业共度时艰,探索出更多中小企业突围之路。

和别处相比,华坚集团的大门口总是热闹些。招收制鞋工人的广告醒目而热烈,开出的月工资在千元以上,而且“包吃包住”。三三两两的打工者常常在这里驻足,他们背着大包小包,等待着工作的呼唤。

这曾是东莞最熟悉不过的景象——作为著名的广东制鞋业基地,世界上65%的高档鞋都出自东莞,其中每四双运动鞋就有一双是东莞生产的。因此,东莞素有“世界制鞋工厂”之称。

但如今情形大变。东莞正从忙碌走向“悠闲”。很多传统制造型企业都已经遭受或即将面临停产减产,工业区的萧条感尤为强烈。

不过,总有例外。

大企业:

狡兔三窟,多腿探路

比如华坚。

机器照常发出隆隆的轰鸣声,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忙碌着,搬运成品的装卸工甚至忙到汗流不止。

同样是在东莞,同样是制鞋企业,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华坚能够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仍然稳定发展?

答案是两条腿走路。

成立于1996年的华坚集团起初只做单纯的成品鞋加工,而且只在东莞生产。但2002年开始,华坚主动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由一地经营转变为多地经营,投资6亿元在江西赣州建设了大规模的鞋业制造基地。

正是这次转移,让华坚在今天显示出巨大优势。

赣州的生产成本比“珠三角”低10%以上,成本竞争力极强。“我们在东莞集中做高档产品,而在赣州主要做大订单、低单价的产品;东莞主要做业务、采购、研发,而赣州主要是生产。”华坚工作人员向《中外管理》透露。

区域化投资、异地经营,正是这种“前店后场”的模式抵消了近两年来国内制造业大环境严峻恶化后给企业带来的困难,使华坚一直保持2%~3%的利润。

当然,稳健永远不是只靠一招。

众所周知,东莞多年来的主导经济模式一直是OEM,但如今,继续坚持OEM显然前途渺茫,但完全放弃OEM单纯走品牌路线也并不现实。于是,华坚采取了折中式,代工与自主品牌相结合,国际市场靠代工,国内市场打品牌。如今,华坚旗下拥有与著名艺人成龙合作的自创品牌“成龙”,以及成功收购的“阿兰德隆”、“卡佛儿”,分别涵盖了高、中、低档三个不同市场。

自建品牌需要广阔的销售渠道与优秀的销售人才,华坚这条路走得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顺利。但转型的步子既然已经迈出,也就为未来奠定了可能。

小企业:

订单!但非所有订单

在资金雄厚的华坚通过多地经营和代工品牌共发展的战略“自找苦吃”时,东莞的小企业和冠鞋厂则正在借势发展,而且,活得相当滋润。

这个位于东莞厚街镇的小型鞋厂成立不过3年多,但3年后规模就达到了原来的3倍。就在2009年,它还在引进新机器。因为订单多。目前它的七十多个工人依然两班倒,每班工作10小时。

“像我们这样的小厂,能拿到订单就能活下来。”和冠老板老袁说。

要拿到订单,关键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但和冠这样的小厂显然没有这个优势。怎么办?

老袁的招数是“多加走动”,与自己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打好交道,这样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订单还是会有的,只不过利润薄了些。但老袁坚信“剩者为王”。

不过当地另外两家小型企业振丰与琪轩鞋厂,采取的做法则迥然不同。它们通过保持稳定的生产线与客户,甚至缩减规模与拒绝新客户来维持经营。

企业困难时,控制规模可以保住一部分工人与生产线,很多客商因为经济形势不好不敢下大订单,只是阶段性尝试些小订单,大多都只有几万双。大企业即使接到这样的订单也治标不治本,但这对于小企业,却是最及时的甘露。

不过,即使是小订单,要想保住也是有门道的。

振丰鞋厂的办法是“有钱不赚”,也就是拒绝新客户。近两三年来,它甚至就是靠这个指导思想存活了下来。

“经济状况不好时,对客户的选择显得更为重要。宁愿少接一些单,也要尽量避免坏账的出现,因为上下游企业倒闭引起的连锁反应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而拖垮自己。其实很多外商客户更是希望工厂只服务于自己一家公司,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交货时间的准时与质量的可靠。”振丰鞋厂厂长卢建畴解释说。

依靠“有钱不赚”的非典型经营战略,卢建畴在经济危机中突围成功。

政府声音:

打造新鸟巢经济

就在东莞大大小小的企业们灵活应变的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想办法。

为配合当地企业的转型升级,东莞政府正在不遗余力营造“新鸟巢经济”。出台“10亿元融资专项资金”和“10亿元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优质企业的帮扶力度,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向三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协调海关等部门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内销和创品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并与香港、台湾的生产力促进部门,就推进港台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

而在制鞋业的发展上,政府已经开始努力打造一个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完善投资环境和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据了解,这个项目建成后,可以为200家国际贸易公司,300家国际新材料公司,国内2000家鞋厂、材料厂商提供简单、直接、高效的交流平台,有助于东莞鞋业从制造环节往产业链中高利润的研发、品牌设计以及销售等环节延伸。如此,可将鞋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串联起来,共同推动东莞融入国际鞋业产业高端环节,推动其从“世界鞋业制造之都”,升级为“世界鞋业研发贸易中心”以及“全球鞋业集散配送中心”。

华坚已为这个项目投入了约5000万元。之所以如此大投入,是因为它看中了产业服务领域。而之所以切入产业服务领域,是希望可以进一步掌控产业链,将基地发展为研发、贸易、品牌孵化、物流的亚洲总部,进行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市场的开拓。

由于研发设计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的不断拓展,帮助华坚抵御住了成本压力以及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寒流袭击。华坚旗下的华宝鞋业去年女鞋出口均价为每双13.28美元,比2007年的均价13 美元反而上升。

正如华坚董事长张华荣所说:有人就要穿鞋,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制鞋业始终都是朝阳产业,只要能在行业内做到最好,企业就不愁没有前途,制鞋业在中国永远有春天。管理

责任编辑:焦 晶

猜你喜欢
鞋厂鞋业东莞
外贸鞋卖3.5元一双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视察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第33届国际鞋业大会在印度召开
2014中国鞋业十大事件评述
四川省经委主任陈新有一行前往“西部鞋业基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