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梅 靳 林
【摘 要】彩陶是中国保存最早的以彩绘纹样和立体造型相结合的工艺品,全面地代表着中国原始艺术在工艺、立体造型、图纹等方面的成就。绘制在彩陶上的纹饰所包含的信息不仅折射出创造者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能反映出人类内在的精神奥秘,具有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彩陶纹样 文化 图腾
【Abstract】Painted pottery is the earliest in order to preserve painted patterns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combining handicraft in china , it fully represent the original Chinese art in the process, three-dimensional shape, pattern, and other achievements. Drawing on the painted decor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reflects not only the creators of their material living conditions, but also reflect the spirit of the mysteries of the inherently human.
【Key words】painted pottery;culture;totem
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鲜活的民间艺术没有人追究它最初的灵感究竟来自哪里,例如中国远古时期的彩陶。如果说形状各异、不同形状的彩陶只是满足先民不同的生活需要的话,那么,绘制在陶器表面的精美纹饰就成为文字产生之前先民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彩陶纹饰无论复杂抽象,还是朴实自然,丰富多样的图案无不精美绝伦,寓意无穷,是我们探索远古社会文化生活的一把钥匙。彩陶纹饰虽然千姿百态,但构成彩陶纹饰的基本元素大都为线条和几何体,它们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产生了诡异多变的装饰效果。这既反映了原始先民审美观念演变发展的足迹,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
在我国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中,最早含有彩陶的考古学文化是距今约8000年——7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该文化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这一特大型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共有五个文化层,延续时间有三千余年。其文化类型包括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和常山下层文化。大地湾文化特指该遗址的一期文化及其类型。大地湾遗址各文化层普遍发现彩陶,无疑,彩陶是大地湾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大地湾文化彩陶一般以红色为主要装饰色彩,在陶器的口沿或内壁饰以色彩,如在红色陶器的口沿上绘以紫红色宽带纹,有着色彩鲜明的装饰效果。在红彩还没有被发明之前,陶器一般是素陶,在早期的素陶中我们发现有些陶器颈部有一圈剔刺纹或划线纹,另一些陶器口沿有乳钉纹,这些陶器像母亲的乳房,乳钉纹则非常像女性的乳头,它们都明显地带有母系社会中母性和生殖崇拜的痕迹。这样看来,最初的宽带纹也许就是对早期口沿乳头的替代,是彩陶纹饰的起源。这一时期的彩陶,同后来发现的彩陶相比较,虽然数量较少,质地上也显得比较粗疏,但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彩陶,它不仅是后来仰韶彩陶文化的源头,同时也是整个中国彩陶文化的渊薮,它可以说基本上确立了后来中国彩陶装饰色彩以红色为主、纹饰以某一形式为主又灵活多样的风格,无论是对后来中国彩陶文化的图案造型,还是对整个中国装饰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类型主要是“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因在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它是承袭“大地湾文化”等中原新石器早期文化发展而来的陶器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类型。由于分布区域广泛、绵延时间久长,所以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其大致发展序列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西王村类型,此外还有后岗类型、秦王寨类型、大河村类型等。在长达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陶器不仅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彩陶呈现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化表征,故学术界曾以“彩陶文化”或“彩陶时代”作为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命名[1]。
最早的彩陶仅仅是把口沿的一周涂红,严格地讲,这不能称作图案。仰韶文化虽然不是最早的彩陶,但将纹饰图案化却是仰韶文化的先民们伟大的艺术创造,古朴而精美的各类图案由此诞生。常见花纹为几何形纹饰,主体图案大多以圆点、直线、弧线、圆圈、三角纹构成,其中三角纹的使用贯穿始终;动物形纹饰有鱼纹、鸟纹,蛙纹和鲵鱼纹等,其中时代最早、频繁使用的图案就是鱼纹。
鱼纹是仰韶文化早期最为常见的彩陶图案,一直延续使用到仰韶中期,时间长达千年之久。在仰韶中期之后的各支彩陶文化中,鱼纹就只是零星或偶尔出现了,不再作为主体图案。半坡类型彩陶的鱼纹,不仅延续时间长,还清楚地呈现出由写实的自然形纹样演变为示意的几何形纹样的变化过程。早期鱼纹,大多数为单独纹样、形象写实,常以细而匀的直线画出鱼纹,也有少量的鱼纹被处理成黑色的影像。早期鱼纹多选取侧面,这是表现扁平状的鱼的最佳角度,还完整无遗地画出鱼的头、鳃、上鳍和下鳍、身、尾等部分,反映出表现鱼的形象时求全的心理。经过长期的演化,鱼的画法逐渐程式化,造型愈来愈规整,鱼的各部分被概括成几何形,表现手法十分简练概括。发展到半坡类型晚期,彩陶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变体纹样,鱼纹头部的变形程度最大。在鱼纹的各种变体样式中,最特殊的是将整个鱼纹分解成各个局部的纹样,用鱼的具有特征的某一部分示意性地表现鱼。半坡类型晚期的彩陶图案中,还出现了以两个以上的相同鱼纹的同一部分重置而形成的双关纹,有的以两个鱼头共用一个鱼身,成为左右对称的鱼的变体纹样;有的分别以鱼的各部分演变成几何形花纹,再组合成几何形图案。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彩陶大盆上的鱼纹,堪称晚期鱼纹的典型样式,鱼头已变得抽象,只突出鱼嘴上颌和下颌,整个鱼纹成为上下对称的纹样。这些由鱼纹经过分解和复合而成的几何图案,不以真实描绘鱼的形象为目的,乃是通过彩陶上的鱼纹来表示一定的含义,彩陶上的鱼纹只是载体。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就已经有了抽象思维,懂得用三角形、菱形和圆形等几何图案,描绘自然界的鱼,这些原始简单的图案,折射出人类艺术创造思维发展的历程。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花纹以鸟纹为代表。早期鸟纹为写实的单独纹样,有侧面和正面的鸟纹,还有展翅的飞鸟纹,分别表现出由写实到写意的发展过程。庙底沟类型晚期,还以变体的正面、侧面鸟纹和展翅飞鸟纹综合成勾羽圆点纹,以多变的图案格式突破了对称的图案格式,用高度意向化的手法表现出飞鸟的形象。
分布在中原地区的大河村类型,彩陶图案也以鸟纹为主,但以长翼的变体多足鸟纹和“S”形飞鸟纹为特点。变体多足鸟纹还常和太阳纹画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太阳和鸟寓合为一的远古传说。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2]”大河村类型彩陶上的鸟和太阳相结合的花纹,也许是崇拜太阳而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徽纹在彩陶上的表现。汝州洪山庙遗址出土的彩陶缸上,绘着载日的变体阳乌纹,乌头长着尖喙,乌足生有四个爪指,腹部为圆形的太阳,可视作乌驮载太阳的原始的阳乌图纹。在一件庙底沟类型彩陶片上,绘着姿态优美的侧面鸟纹,鸟的嘴张开者,作鸣叫状;尾羽上翘,作展翅飞翔状,在飞鸟的上方有一大圆点为太阳纹,圆点之上为圆弧线。古人心目中天是圆的,太阳之上的圆弧线,正是无穷无尽的苍穹。由黄河彩陶纹样中升腾而起的阳鸟纹,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图案的经典纹样。
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但当时的原始人类,还没有总结出历法节气等有助于掌握农耕时令的规律,不过,每天的日出以及寒暑交替、季节变化都给了他们很多启发,而鸟类特别是候鸟的飞翔迁徙,能准确地反映出时令的变化,这对从事农耕的远古先民来说,无疑是农事活动的重要信号,这就使我们的祖先很自然地将鸟的活动规律和太阳联系在了一起,如此看来,彩陶纹饰中的鸟纹和太阳纹已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装饰和美观,而是具备一定的象征意义。
这些彩陶上的鱼纹、鸟纹,经过千年的演进,反映出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象表现到意象表现、从依照摹拟到设计创造的发展进程。
三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目前,普遍认为马家窑文化经历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延续发展的文化类型,从距今约5000年开始到距今约4000年结束,持续时间长达1000多年。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比例是最高的,彩陶纹饰继承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彩陶艺术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极高,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的成就。
马家窑类型彩陶多为橙黄色,彩绘花纹大都为黑彩,最大特色是许多器物在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里面都绘有优美的纹饰。花纹中几何纹主要为漩涡纹、水波纹、菱形纹、网纹、四大圆圈纹。动物纹主要为蛙纹、蝌蚪纹和神人纹。蛙纹在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上曾出现过,蛙的图像较为朴拙。马家窑类型彩陶纹样中的蛙纹较多,早期蛙纹粗壮有力,较为写实,造型弧圆,后期蛙纹的特征鲜明,夸张地表现了鼓凸的蛙眼和阔大的嘴,身子被概括成圆形,身上饰网格纹线,成为左右对称的图案纹样,蛙纹的装饰性增强。随之还出现了蛙纹的变体纹样,出现了奇特的无头蛙纹,仅有躯干和作游动状的四肢;还有形体加以省略的蛙纹,仅有叶状的身子和前后划动的肢爪,它们似乎与大肚子蛙纹形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它们四肢的形态却明显地像是蛙类动物,这些变形的蛙与人有相似之处,但与真实的人又颇为不同,这种纹样应是人格化的动物纹,是人和动物合为一体的神人纹。
神人纹是半山和马厂类型彩陶中最具特征性的纹饰,也有学者把神人纹称为蛙纹。早期的神人纹描绘比较具体,有表现人形整体的,也有只表现面部的。半山时期神人纹较为抽象,头部以圆圈代表,面部没有具体的五官,身体以宽带代表,四肢多以两节折带代表,向上斜伸。到半山晚期,神人纹出现变异,头部变大,无五官,内填各种纹饰,上下肢都向上折曲,四肢的肢端有数目不等的指爪。发展到马厂时期,神人纹演变得更为抽象,有的仅以局部的变体纹样表现,完整的神人纹已少见,大多以各种变体形式出现,代表头部的圆圈变得更大,有的将代表头部的圆圈省略,以罐口或壶口代表,在器物的上腹部只绘肢体,下肢由两节变为三节。到晚期头部被完全省略,四肢有的从顺向曲折演变为反向成直角曲折;有的不仅将头部省略,连代表身体的宽带也被省略,演变为肢爪纹,有的演变为三角折带纹。神人纹最后演变为几何纹样。
蛙具有强大的生殖繁育能力,一夜便可孕育出成群的幼体。绘制在彩陶上的蛙纹在形象上都十分强调蛙类浑圆的腹部,这实际上是古代生殖崇拜的反映。对于因生产力低下,人的生育成活率极低而又渴望获得更多劳动力的原始人来说,蛙类旺盛而又强大的生殖繁育能力对他们有着无法理解和不可消除的神秘,这极容易引起他们的惊讶和钦慕,因此也就必然地引发其生殖崇拜的观念。
在作为彩陶文化萌芽兴起和陶器时代到来的甘陕交界处,不仅发现了大量的早期的文化遗存,同时还有着大量的传说。位于甘肃东部渭河中游的天水地区,史书记载中称之为“羲皇故里”,这里在民间仍有着大量的关于伏羲造八卦、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3]。《说文》曰:“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娲乃是整个母系氏族社会劳动女性形象汇合体这一角度上讲,正是女娲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及其文明[4]。从“造人”为“女媒”来看,女娲就是生殖、繁衍族类的祖先神。蛙图腾是中国远古演进凝结成的表征符号,除了体现人类演化的一般规律,更体现了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蛙纹在中国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母题,除彩陶外,还出现在岩画、青铜器、帛画、画像石以及现代民间艺术的剪纸、刺绣等艺术载体中。它作为一种具有神性的图腾,演绎着中国文化中神性与人性的深刻含义。张自修先生说:“由女娲图腾脱胎产生的蟾蛙题材在民间久经沧桑、历劫不灭,最古老的原始艺术的灵魂不断地在现代民间美术血肉之躯中获得新生,论其传统之悠久,生命力之顽强,影响之深广,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是罕见的[5]。”甘肃正宁县的刺绣耳枕中,有一件以腹部为人面而两边为蛙头的蛙人和甘肃出土的马厂类型的两端为蛙面的提梁红陶篮的形态颇为相似。可见这一地区的人们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认为人与万物组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托寓,从而绵绵不绝地孕生出不灭的生命。
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时期后已呈衰退的态势。这时齐家文化开始勃然兴起,其领域之广泛,内涵之丰富,尤其是大量青铜器的出现预示了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更为灿烂的文明期,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国的彩陶文化前后沿袭了长达数千年,历史学家把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时代称为史前,而谁又能否认,彩陶虽然没有直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历史,却也在以它独特、夸张而抽象的纹饰,悄悄传递着古老的文明信息。
参考文献
[1] 林少雄:《洪荒燧影——甘肃彩陶的文化意蕴》[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2]陈成:《山海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3]李润强:《旷古逸史——关于伏羲、女娲、皇帝和西王母的传说》[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4期.
[4]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中华书局,1963年.
[5] 张自修:《骊山•女娲风俗与关中民间美术》[A],陕西省群众艺术馆:《陕西民间美术研究》[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作者简介
王育梅,(1978—),女,汉族,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教师,助教,主要从事汉语言写作课教学及研究。
靳 林,(1979—),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及美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