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能力,“读”占鳌头。[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2]。因此,提高对朗读教学的理性认识,明晰朗读教学的主要功用,已然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有效利用朗读教学促进语文学习的必然需要。
一、朗读教学的理性认识
1.倡导朗读教学的时代背景
长期以来,朗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有教师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小学阶段即应形成,到了中学阶段无须太多训练;也有教师认为朗读是一种功能有限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没有太大帮助。在这种“专家引领课改,应试我行我素”的理想与现实的纠缠中,语文课“重讲轻读”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功利的应试观念,使语文课堂上先生的慷慨陈辞太多,学子的琅琅书声太少。
然而,回望漫长的中国语文教育史,“诵读习文”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学习传统。上始孔子之“诵诗”,下至叶圣陶先生“美读”,无不印证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古训真谛。想想三味书屋中先生“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与学生“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的师生陶然的读书情境,不禁心向往之而又感慨万端。今天,我们尽可站在时代的高岸上抨击、鄙视那种旧式教育,可我们却只能在虚弱的文化现境中仰视、怀念那些从古老教育中走出的一代学人。传统教育的确有着太沉的因袭重负,但抛弃传统精华,浮躁地游戏于各种时新理论,将会使我们离语文教育的本真越来越远。
2.倡导朗读教学的科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3]朗读,是一种会集多种感官运动的复杂的阅读再创造过程,它通过大脑指挥眼、口,将无声扁平的书面语言变成活色生香的口头语言。试将朗读与默读的作用过程比较如下:
默读:眼——→脑
输入输出输入
朗读:眼——→脑——→口——→耳——→脑
看到读出 听到
不难发现:默读所用器官主要是大脑和眼睛,且文本信息只有一次输入大脑的机会;而朗读过程则要调动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文本信息将有两次输入大脑(看到和听到)和一次输出大脑(读出)的机会,效果当然更为显著。尽管朗读的速度比默读来得慢,但良好的记忆效果足以抵消这点差距。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一生坚持朗读、背诵,到八十岁时,他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所以说,长期坚持朗读能使记忆更迅速、更牢固。
难怪乎俞平伯先生在论及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时,认为“目治”,仅能达到“泛览”水平;只有“耳治”,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4]。朱自清亦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5]因此,疏离朗读的语文教学必然流于枯燥呆板的灌输,而读出声音往往自见人物情貌,历历如在目前。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读出声来,方能读出孔乙己可有可无的落寞悲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出声来,方能读出苏轼临江思古的恢宏豪迈。
二、朗读教学的功用再探
朗读教学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如激发兴趣,增强记忆,发展思维等,众所周知,无须赘述。笔者仅从个人实践的感受出发,例谈几种其他功能。
1.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在感受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带有经验色彩的快速领悟语言文字的感知力。朗读正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着生动多变的句式、高雅脱俗的格调、言近旨远的意趣,反复诵读,可以增强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对语义的理解能力和对语法的运用能力,以至听到不谐的读音或看到生涩的文句,便会敏感地从直觉上加以排斥,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古代学者一向注重诵读习惯的养成,古代私塾也几乎每天让学生诵读“四书”“五经”。
2.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自悟自得
吕叔湘先生说:“白话文学生能看懂,教师完全可以少讲或者不讲,个别地方学生不理解就讲一点。”[6]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讲解分析得再透,毕竟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身。因为文章中有许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必须由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自然得之。两千多年前,孟子就主张读书治学重在“自得”:“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7]然而,自悟自得,只靠浮光掠影地读一遍是不行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不待解说,自晓其义。比如讲解《孔乙己》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课前读一遍,课上读一遍,自习课又读了一遍。三遍读后,笔者请学生谈谈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初步理解,有学生说:“第一遍我觉得孔乙己可笑,第二遍觉得他可怜,第三遍觉得他可悲……”实践证明,教师讲少了,学生读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不但没有降低,自悟自得的能力反而提高了。
3.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范文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如果说作家的写作创造了“美”,那么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就是对“美”的再创造。在这个再创造过程中,如果缺席了学生的朗读实践,审美感受必然无从谈起。别林斯基说:“如果你说这首乐曲很好地表现了嫉妒的感情,那你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但是你把这首乐曲演奏一遍,那它就为自己说明了一切。”[8]语文学习何尝不是这样,只有用心用情地把文章朗声读几遍,才能体味到美之所在。如朗诵鲁彦的《听潮》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促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难怪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9]反复诵读,才能体味文章的情感韵味和气势神采,把握文章的鲜活生命和灵动之美,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朗读是语文教学永远的生命律动。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当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充分重视朗读,有效实施朗读,才能积极发挥朗读对理解文本、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注释:
[1]曾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俞平伯.唐宋词选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朱乔森主编.朱自清全集(第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6]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俄]别林斯基著.别林斯基选集[M].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曾祥芹,韩雪屏.古代阅读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王俊杰 江苏省通州市新联中学22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