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群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凭借自己的经验,当然也凭借教师提供的阅读规律和阅读技巧,“去体味、体验内中情味或情感,去寻绎文本语言背后的意蕴,最终得到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语文教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本,如何解读文本就成了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成为阅读教学的根本。
然而,盘点当下的语文教学,严重存在重学习方式变革而轻文本解读的现象。就一篇作品而言,首先要看里面写的什么,即一篇文章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也就是阅读理解的问题。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和语言,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和语言,哪些值得学生借鉴、模仿,也就是运用表达的问题。
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没有真正走进文本,细细品味文本,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事实上,多数教师还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明明知道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却还是离不开它,离开就教不了。总而言之,只具备教教材的水平,也就是照本宣科的水平,但不具备“用”教材教的能力。
根据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愿意阅读文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新课程,我想,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境界。另外,我想只有教师在读文本时心有所动,灵魂受到震颤,然后带着教材走向课堂、走向学生时,才会出现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文本作者的情感、思想、智慧、精神,才有可能化为学生的心灵体验和内心感悟。学生在课堂上不单单是学习语言,而且是在诵读感悟中,生成越来越多的阅读期待,发现文本本身蕴涵的美。教师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有思想、有方法、勤奋努力。要教好自己的学生,必须去深钻教材,把握教材的尺度,灵活处理教材。这样,教师在教学时,才会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教师的思想首先要点燃自己,才能足以点燃别人,燃烧学生的智慧,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在历史背景下理解文太
在平时辅导学生阅读时,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对文章主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以致曲解文意或甚至完全不知道文章在讲些什么。那么教师该怎么做呢?让学生正式阅读之前,教师应该先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有的学生根本就脑袋空空,完全没有“背景知识”,教师当然不可能“激活”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这时候,在阅读文章前,教师需要先提供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建立背景知识,以确保阅读过程会是成功的经验。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扮演着极端重要的角色,如果学生缺少背景知识,必须由教师来补足。
在讲解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全面了解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学生就可以轻松领悟到雨果单从焚掠圆明园事件切入的妙处。对圆明园有所了解,再读雨果的评价文字,可以自然体会到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进而悟到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连升三级》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的群丑图,强烈讽刺了那些封建官僚的丑行,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明朝末年呢?或许同学们都存在疑问。可以让学生查阅历史知识,了解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他们会发现封建社会的一切腐朽、肮脏,在一个王朝的没落阶段总要“集其大成”。明末更是如此。待朱由校即位,魏忠贤便逐渐掌握了朝中所有大权。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排除异己,陷害忠良,遍插亲信,位居—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俨然是一个有实权而不挂名的皇帝了。当时,趋奉他可以一夜之间飞黄腾达,稍不如其意者则随时可能被抓被杀。在他的统治下,民不聊生,人人自危,早已衰朽的明王朝更加虚弱,被推到覆灭的边缘。学生了解了历史背景,就知道了故事是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人物展开,使得作品具有更大的典型意义。
三、立足生活经验理解文本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蕴含着这样的道理: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理解文本,其不同的体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可见,生活经验是阅读的基础和理解的工具,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萧乾的《吆喝》,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可如今的中学生对于“吆喝”相当陌生,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呢?通过阅读,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被课文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至关重要。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语文资料,增加感性认识,要求学生根据当地条件,到集市上搜集、调查、整理当地的种种“吆喝”,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加大阅读的总量。这也为学生在课堂上能侃侃而谈提供了保证。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语言学习就是语言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可见,丰富文化积累、生活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手段。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参与来实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实践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感性经验,更重要的是,课上学习课文时与作者在激发的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上产生的呼应对照,能够促使其读写能力尽快提高。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事物的观察和主观感受,被唤起的必定是与作者相同的感受,吸取的必然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生动传神的描写。
将课堂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经验有机结合,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求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必须尽可能与生活沟通。课堂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应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离开了生活的语文学习,岂不是缘木求鱼?
四、多元理解文本
智力作为一个整体,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通常人们的认识活动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也是各种智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不能只用认识智力去衡量学生的能力,而要切切实实地去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使教育教学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每一文本都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它要求读者按此结构以本文应该被阅读的方式来阅读本文,并且尽量向文本靠拢。这样一来,多种解读就有了动态趋向的可能。教师在解读课文时,既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就文本生成、转换、聚合、裂变成不同的意义,即“多元解读”,也要调控学生形成矛盾辨证统一的“单元解读”。
如七年级教材中的《心声》,可把心声理解成作者的心声:希望老师关心、了解、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生;可理解为读者的心声:要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或公开课不能弄虚作假;可理解成主人公的心声:希望老师让他念他喜欢读的课文;可理解为程老师的心声:对伤害了一颗纯洁的童心而深深的自责之情。这么多的结论,完全可以同时并存,和谐地形成一种“心声”:呼吁人们平等相处,互助互爱,不漠视别人的感情。
作为语文教学之根,文本解读这一步走好了,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的言语,语文教学才能“诗意地栖居”,才能充满语文课所具有的生命的气息与情趣,这样也才能让人文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心田。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鲁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