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最早的晋商

2009-06-03 03:13杨东晓
国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商号晋商蒙古

杨东晓

三个山西人,跟在康熙伐噶尔丹的铁骑后,随驻随行,走出西口,把经营做到蒙古和俄罗斯。

晋商最早发现了因地域差异所造成的资源差异和商业空间,并给自己带来无限商机……

即使康熙爷带足了兵马粮草,人吃马喂地一天天下去,军需还是得有补给。军中所用粮草由驿站补充,但是王相卿还是一心跟着军队走下去,只要跟着这支部队,他就总会有生意可做。

兵士们来买个烟茶这样的小生意,就能让三个山西人铁了心,跟着队伍走出了张家口,一路向北向西走去。走过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走到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乌里雅苏台,走到俄罗斯贝加尔湖草原,踩着几百年前的茶路和丝路,从1696年一直走到1935年。

起步,跟出杀虎口

王相卿在给军队做小买卖的时候,是没有想到过以后这些事的。他是山西太谷武家堡人氏,和他一同跟在讨伐葛尔丹的康熙大军后面的,还有山西祁县人张杰和史大学。不过据记载,张史二人没有他的意志坚定,曾经退出过生意。康熙征噶尔丹时抚远大将军费扬古部驻守杀虎口(俗称西口),王相卿他们总算是跟到了军队里边,打个杂,帮个伙。还时常北上归化城继续买进卖出的营生。

一道长城挡住了昔日的胡人南下,但是杀虎口却因为历史上关隘血战的缘故,留下了一个凛冽的名字:“杀胡口”。清朝时因统一了长城内外,再口口声声地杀胡就不好听了,也不利于团结,关门上就改成“杀虎口”。此口名号听上去甚是威猛,然而一夫当关之口隘,在战略中毕竟不能宽阔,所以只有区区一米六左右宽窄,一米七左右高矮。

因为常跑杀虎口和归化一线,王张史三人就在杀虎口办了个小商号“吉盛堂”,由同乡照料,他们自己则随着大军继续北上。

他们同时进行着的小生意,不外乎从口内往外带一些烟草、糖和茶砖,从口外往内地捣腾进来皮货,后来精明的山西人还从国家专卖的盐业中分得了一小口羹,堂而皇之地卖起了盐来。

吉盛堂算是最早的随军行进的商号,当西征的队伍在蒙古乌里雅苏台驻防时,商号就在驿站的旁边搭起自己的摊子来,同蒙古人进行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开始了晋商在蒙古境内的易货贸易。蒙古的裘皮在中国内地是出了名的,而蒙古人一天也离不开的茶砖能够敲开所有易货贸易的大门。慢慢地,晋商的吉盛堂就把这条用茶砖铺就的道路,一路铺到了东南沿海,铺出一条从福建蔓延到俄罗斯的漫长商途。

而这数千里地之中,最繁华的商埠却是杀虎口,因了康雍乾三世70多年间对西北准格尔汗国的平乱,这里成为军需供应的后勤基地,同时也是华北通往西北的唯一出口。

由于西征战线过长,虽然康熙年间就在归化一带开垦出军需粮田,但补给线仍会表现出虚弱和空缺,这正给了吉盛堂这样的民间贸易组织一个难得的机会,王相卿等晋商运用自己的渠道和货源,弥补了军需供应的薄弱环节,

同时也把自己稳稳在嫁接在西征大军的队伍上。

几味中药带来的转机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事件,王相卿的吉盛堂也就一直小打小闹下去了。

王相卿能够在遥远的他乡突然间发达起来,传说是因为蒙古王爷女儿一场绵延三年的病。

蒙古王爷的女儿卧床三年,百医不愈。当地的蒙古大夫皆以外科跌打和金创疗伤闻名,碰到女人游丝般虚弱的气息就无可奈何了。王相卿听说此事后,过问了病情,并拿出自己随身所备的几味中药,给她服用。在他看来,只要不是“痨症”,一般消炎、清热的中药都是可以治愈的。

就在这位晋商的一些常规中药调理下,王爷女儿的肺病居然好了。她的病愈,带给王相卿的是突然膨胀的商业机遇。这个已经无法证实的传说继续美好下去,王爷把这位女儿嫁给了王相卿的儿子,王相卿提出了要求:在蒙古大地上,给他处处通关的牌令,同时,蒙古的皮货贸易由他的商号一家包揽。这些困扰所有晋商多年的问题,在王爷爽快地答复中迎刃而解。吉盛堂发展史中的第一次转机就出现在此时,王相卿先后在前营(今蒙古乌里雅苏台)和后营(今蒙古科布多省省会)建立吉盛堂总号,而把内蒙古的归化当成一个重要的分庄。跨国公司就这样日益完善起来。

1724年,已经是雍正帝的时代,吉盛堂早已成了气候,改了个更大气度的名号叫“大盛魁”,到了19世纪初年,大盛魁在库伦(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又建起了分庄。精明的晋商王相卿借助王爷的势力稳固了自己在蒙古境内的事业。这一稳固发展同时又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基础。

乾隆平定了噶尔丹后,战时军供已经不再需要了,大盛魁就承包了清政府对外蒙的税收;道光时期清政府在蒙古的驿站用度和卡伦(兵站)军需也被大盛魁一揽子承包了下来。当时有句话形容大盛魁商品丰富,叫“上至绸缎,下至葱蒜”。和平时期民生需求,同样保证了大盛魁商号转型民用后的发展空间。

成为跨国公司鼻祖

不能不说大盛魁的经营已经达到了垄断阶段,垄断时期的大盛魁仍然坚持着晋商用人的原则,比如只用山西人,不用归化等外地人,乡人之间的信赖,在晋商中是一脉相承的;股东及亲属不能进入商号,学徒不得招收长相不周正的青年。字是商人的门面,经商首先要是个“算盘精”,所以应聘大盛魁一定要过书法和珠算关。

在大盛魁的鼎盛时期,南至福建,北到西伯利亚,有7千名员工、2万匹骆驼。活动地区包括蒙古的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恰克图,内蒙古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他们的“员工”甚至包括信狗,日夜奔跑在从北京到归化的茫茫草原上。

乌里雅苏台至今还有当年繁荣的商贸街市遗迹,保留着兵站旁边就是驿站和客栈的格局,比较坚固的建筑上还留有模糊的中文。一些蒙古人喜欢展示自己的中国物品,比如“大明宣德年制”的香炉或清代的用具。还有蒙古朋友更为直率,干脆地说,自己的祖先就是中国人,来到这里经商,蒙古独立时就留在了乌里雅苏台。

到了乌里雅苏台这一大型驿站后,晋商兵分两路行进,一路往东走到贝加尔湖,一路往西走到莫斯科。在边境管制严厉的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因为有在蒙古境内畅通无阻的特权,大盛魁几乎没有做不成的生意,所有不允许私自贩运的物品,如药物、盐、上等裘皮等,他都能立足蒙古而扣开俄罗斯的大门,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有了海关,才阻断了他们的对俄贸易。

在行进中,考虑到每一处驿站或贸易客栈的接待能力,一支商业驼队不会超过30头骆驼,驼队跟着商旅,在茫茫沙漠上,夏季白天温度高达40℃,而冬季白天也在零下40℃。晋商夏季穿越沙漠的方法是昼伏夜出,白天在高温下努力睡觉,晚上趁降温继续赶路,骆驼有识别方位的本能,水井传来的气息就是骆驼带领人们投宿的下一个营地;而他们突破严寒的方法甚至比军队还要顽强。军队在冬季会驻营,而晋商在零下40℃的情况下,依然不误行程。他们为了抵御风雪,帐篷都搭得不到一米高,矮矮地趴在地上。

在这条长长的阵线上,能够协调和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包括行商坐贾在内的团队,是件超乎寻常的能事。大盛魁在跨国经营上,流动白银数亿两,贯通了南北中国数十万人的生计。据《大盛魁商号》一书中记载,他从诞生之日三个生意人合伙做买卖开始,就形成了股东制的雏形,到了7千员工的时候,早就形成了股东大会制度,大下市可以说是股东对企业不满时的出招,而剃头则是企业一揽子解决股东问题的杀手锏。

全国南北百多家分号拿什么来激励,大盛魁的办法就是现在所说的管理层持股,各分号的掌柜按业绩可得年终分红。股东不得参与管理,与股东沾亲带故的人也不得进入商号,这种责权利的分离倒是很彻底,生意全部交给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做得好了还能挣得“身股子”。

追寻消失的晋商帝国

到了1936年,在口外繁盛了240年的老店大盛魁终于支撑不下去,散解了。正如所有老店会滋生贪污和腐败一样,大盛魁的散伙少不了这些内因。令它寿终正寝的外因,则是时代的转变。

蒙古在辛亥革命后宣布独立,大盛魁昔日在蒙古境内的垄断势力不复存在了,这一损失对于该商号来说是极其重大的。尽管大盛魁“末代庄主”段履庄曾经被袁世凯授予一等文虎章、二等禾嘉章,聘为农商部顾问,到了黎元洪时期,民国政府也称他“功绩盖塞”并赠予横匾,但是这被阎锡山称为“开发西北的钥匙”的大盛魁已经元气大伤了。山西籍的金融家孔祥熙在1929年想出资20万元再努力地拉大盛魁一把,当段履庄提交复业计划后,阎锡山仍觉得投资过大,没有了信心。这次复业计划最终流产。

与此同时,大盛魁内部财东和经理之间的矛盾日益水火不容,1930年还发生过财东王玉竞刺杀段庄主的事件。对晋商有着特殊感情和期待的中央银行行长孔祥熙1934年欲以实业部名义拨120万元由段履庄主持复业,结果次年冀东伪政权成立,兵荒马乱中复业再次落空。最后一位致力于复兴大盛魁的是任绥远省主席时期的傅作义,但他终究回天无力。同时,铁路的修建使得靠地缘文化和地缘经济的差异发展起来的晋商,跟随驼队退出历史舞台。辉煌了240年的晋商帝国于1936年走到了尽头。

猜你喜欢
商号晋商蒙古
蒙古靴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浅议我国商号(字号)法律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商号权的界定与保护
浅论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腾冲口岸的商号和商会发展
晋商:弘扬晋商精神
晋商:互联网助推晋商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