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媛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抑郁障碍,占产妇总数的10%~15%,在30岁以上的初产妇中最为常见。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健康,对婴儿也有影响,所以对产后抑郁症应给予重视。临床护理人员早期筛选产后抑郁情绪并及时给予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降低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极其重要。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心理干预;预防治疗
研究显示,50-75%的女性都将随着孩子的出生经历一段“Baby blues”, 多数女性征兆不明显或稍转瞬及逝,性格上出现一段不稳定情绪,比如莫名的哭泣或心绪欠佳。“Baby blues”通常发生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周,新妈妈会感到悲哀,伤心,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怒,劳累。 这些情况通常会被理解为随着孩子出生而引起的情绪低落,是可以自愈的。但是10-15%的新妈妈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很强烈,其归因是一种疾病,这是最新被医学界认识到的,并被专门术语称为"产后抑郁症"的疾病。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占13% ,严重影响家庭功能和产妇的亲子行为。产后抑郁症与正常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在概念上可以将产后抑郁症与正常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即正常产后→产后抑郁情绪(分娩至产后7天内出现的一过性哭泣或抑郁状态)→产后抑郁症。而通常分娩至产后7天内是产妇的在院期,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早期筛选产后抑郁情绪并及时给予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降低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极其重要。
1. 病因分析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来说主要有生物学、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医学研究表明,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增长10倍,可在分娩后72小时迅速恢复到孕前水平。在这种生理情况下,一些原因很容易诱发产后抑郁症。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由于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而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可致子宫收缩减弱、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再加上剖腹产手术对于产妇本身,也是一种较强的刺激。而且,剖腹产分娩后,新妈咪不仅要照顾婴儿,还要照顾自己腹部上的切口,很容易发生睡眠问题,促发抑郁情绪。当然,家庭关系、生活事件等方面无法满足产妇的情感需求,也会成为促发抑郁的诱因。另外,也不可忽视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
2. 临床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绪淡漠,行为表现为孤独、害羞、不愿见人或伤心、流泪,甚至焦虑、恐惧、易怒,每到夜间加重;自我评价降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表现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行为上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出现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性欲减退,还可能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昏头痛、恶心、胃部灼烧、便秘、呼吸心率加快、泌乳减少等。病情严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的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
产妇患产后抑郁症后,常表现出不愿抱婴儿或不能正常地给婴儿喂食及观察婴儿,不注意婴儿的反应,婴儿的啼哭不能唤起母亲注意。或对婴儿健康过分关心,因无法应付而自责自罪。有严重抑郁症障碍的母亲可能有伤害自己或婴儿的危险行为。甚至怕连累了孩子、怕孩子受罪而杀害孩子。
3. 预防与治疗
3.1预防与早期干预
①开展产前教育,包括产后抑郁情绪的知识,以及母亲角色转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②提高应对和处理应激的方法:放松训练,认知重建以及自信心训练是常用的方法。③产前治疗,研究表明:与分娩、产后一样,产前妇女应接受情绪支持性的治疗,告知如何准备和适应新生儿的建议和产前心理指导,可减少产后6-8周产妇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因此,为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必要在产前、围产期和产后向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必要的生理、心理知识,以便产后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3.2心理干预
对产后患者进行心理支持:首先向病人解释什么是产后抑郁症,让她了解产后抑郁是常见的产后心理问题,也有可能是人格缺陷所致。告诉她们“您并不孤单”或“您不是个坏的或有缺陷的母亲”。同时,也应该向产妇明确患产后抑郁症对孩子、对家庭的影响,增强她们的责任感。第二,倾听病人谈话,利用查房或是其他空余时间,与她们多接触,开放性地谈论一些有关问题,如与丈夫的关系,作为产妇可能会遇到的失望或应激,对小孩的产后情绪如挫败、抱怨、不喜欢等,向病人说明这种情绪是常见的。第三,提供基本帮助:帮助产妇安排婴儿照料,鼓励产后妇女参加有人际接触的集体活动,利用来自家庭、朋友等支持系统的资源,推荐参加有关妇女心身保健知识的讲座与学习。第四,指导产妇家属在心理上做好角色调节,帮助产妇尽早走出抑郁症的阴影。如提醒丈夫多陪妻子散心、聊天等。
3.3自我调节
如果女性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就可以学以自用,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可以提供此方面的理论支持,可以将相关的心理调节方法告知于病人。如:焦点转移法、主动求助、放松充电法、行为调整法、倾诉宣泄法、自我鼓励法、食物治疗法等等。
当然,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除了要给予理论支持外,更应该在心理上给予帮助,比如谈话就是治疗产妇抑郁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医护人员的耐心与细心。研究表明,住院产妇抑郁情绪与医务人员态度影响也有很大的关系。妇女在怀孕、分娩期间的部分压力,来源于医护人员的态度。医护人员态度越好,产妇产后抑郁倾向越小。所以,孕妇不仅需要家人的关爱,也需医务人员的关心,医务人员的特殊职业,使他们相信医生胜过相信家人,为此医务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的意义和技巧。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产妇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起到治疗的作用。
3.4药物治疗
抑郁症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等。但对于产妇抑郁症患者,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朱翠萍. 对产后抑郁症的预测.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21(5): 230~231
[2]范玲, 黄醒华. 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1, 4(3): 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