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合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长期将朗读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之中,深深感受到朗读法的作用巨大,虽不能说它万能,然而它那潜移默化的威力真是“妙不可言”朗读的功能,不论其深度和广度,都不亚于文字作品本身。朗诵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它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效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需要眼、耳、脑多种器官并用,即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其心理流程是眼→脑→口→耳→脑,与默读相比,默读的心理流程是目→脑。由此看出,默读程度较朗读程序大大地简化了,虽速度快了,但使口,耳少了锻炼。对语感的培养也大大削减了。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水平也通常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提高这一点。另外,因为朗读时要求采用普通话,这自然会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因为朗读的水平最终归结于对课文的分析理解的水平,反复朗读能使许多优秀篇章储存在大脑里,无形中也增强了语感。久而久之,语句的连贯、流畅与词汇语言的丰富,在写作中得到了潜移默化,反映在阅读上,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反映在口头表达上,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达意、得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者出于吾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
朗读,在语言活动中具有比文字更加积极的影响,作为有声信息传播,它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都包含着丰富的含意,并且对听者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思维也在朗读的同时,增强了广阔性、深刻性和批评性,从而为语言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吕叔湘先生说:“撇开语言教学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就是“跛脚”的、耳聋的、不及格的语文教学。所以,教师应重视朗读法教学,教朗读就是教语言,教学生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教朗读就是教能力,教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它可以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如果对精美的文章反复地朗读,会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反之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情上感到不适,并加以排斥。
二、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朗读能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表扬、鼓励、信任、期待是促使学生读好书的法宝。教师在学生读书过程中要相机指导,及时评价,对读书读得好的同学,教师要及时把他们好的读书技巧向大家推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品尝自己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读得不太好的同学,教师也不要随意终止他的读书,要相信他能把书读好,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朗读的习惯。
三、朗读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文章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感情是由语气来表达的,语气掌握得好,才能感动人。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中,作者运用了优美的词语,使得文章具有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和近乎音乐的美感,表达了一种喜悦之情。对这篇文章,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中作者的喜悦的情感。全身心投入的诵读替代了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使学生以一种更加贴近文本与作者的方式,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再如莫伯桑《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实践,如果采用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读、跳读、复读、演读等多种诵读方法,则更容易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从而领会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
四、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
在汉语中,汉字有四种声调。由汉字组成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直观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同时,文章还有急切舒缓、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特别是,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文学作品虽然没有雕塑、绘画等艺术类型作品那么直观,但它的形象性却是一般艺术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构成了艺术形象。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
朗读,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利于领悟读写的技巧。朗读是综合,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是“活”的,朗读使人感知、共鸣。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而朗读就能将学生引入叶老所描述的这样高妙的境界。我们切不可忽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朗读是一门艺术,而激励学生敢读、想读、会读、善读、乐读,更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育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