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少数民族族名探源
瑶族唐代称“莫徭”。据传其先民曾因有功于国家而免征徭役,并由此得名。后来改为“瑶”。锡伯据说为鲜卑族后裔,后因“鲜”与“锡”、“卑”与“伯”声母相同而讹变为“锡伯”。17世纪束,清政府将其编入八旗,并由东北调锡伯官兵及家属3000余人驻伊犁屯田,故有今日之锡伯族。哈萨克族与突厥、回鹘、蒙古等部落渊源很深。成吉思汗西征时曾经西迁,后来返回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以东地区。由于反抗金帐汗王国的统治而得名“哈萨克”,即脱离者的意思。侗族自称“甘”,与古代“骆越”、“僚”有渊源。唐宋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峒”这一行政单位,那里的居民称为“峒民”或“侗人”,后来“侗”成为族名。保安族先祖是元明时期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原驻戍青海同仁一带,明朝在此地设保安营,因而得名保安。蒙古族唐代称蒙兀室韦,宋辽金时称萌古或蒙古里。“蒙古”是蒙语大河的意思。大河指流经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满族其先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肃慎人。隋唐时期称(革未)辐。后“女真”代替了“(革未)鞨”这一名称,并于1115年统一北方,建立金朝,后被蒙古所灭。清兴起时称“满殊”,源于佛号“曼殊师利”。曼殊师利是女真族崇信的菩萨,后用为族名。因“满殊”与“曼殊”谐音而改名为“满族”。拉祜族“拉”是虎的意思,“祜”是火边烤肉的意思,因该民族喜欢用火烧烤虎肉而得名。
滕王阁原为江南大粮仓
近日,江西知名学者陈江及其“滕学”课题组成员,对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的身世反复考证后认为,滕王阁在成为名楼前是一个名仓,隋唐间转型为中国名楼景观。据东晋、六朝大批的可靠文献记载:“天下大储备之处有三大仓。”考证发现,滕王阁无论其地理位置、建筑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与汉、晋时代的粮仓原始特征契合。三大仓中的其他两大仓在江西境内鄱阳湖周边地域;三大仓之首为“豫章仓”,位于豫章郡南昌城“仓门”之外,即滕王阁前身。
三姑六婆指什么
现在的“三姑六婆”之说,意思是指家庭关系复杂,姑娘在这一家不好处。其实原来的意思并非是这样。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个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指生婆)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吴之祥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溜须”一词源于寇准
宋真宗时,寇准为丞相,丁谓为参知政事。一次朝中宴会,寇准喝汤的时候,没注意汤汁沾在了胡须上。丁谓正巧看见,赶紧过来替寇准擦,寇准毫不领情地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意思是说,你身为国家大臣,不是来替我擦胡须的。“溜须”一词由此而来。这一句话把丁谓羞得满脸通红,从此丁谓记恨在心。后来宋真宗患病不能上朝,丁谓就串通内侍诬告寇准阴谋拥立太子,把寇准贬出京城。当时,老百姓曾编成顺口溜:“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了。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
古代六大“超前”发明
1整形手术整形手术是最古老的外科手术中的一种。鼻子再造手术可能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古印度就已存在,当时鼻子切断是一种惩罚形式,以致人们发明了一种使用前额的一部分进行鼻子整形的方法。
2牙钻印度河流域文明已有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就存在牙科手术的证据。这一最早的牙科手术包括用钻子治疗牙齿。
3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的最早记录出自《圣经》和印度史料。印度名医苏胥如塔的白内障手术很有名。在印度,进行白内障手术要使用一种特殊工具,这是一种用来松开晶状体并推出白内障的弯曲的针。之后眼睛被用温热的黄油浸泡,然后扎上绷带。
4中央取暖系统古罗马文明的一些城市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就开始使用中央暖气系统,通过地板下的空间传导炉子加热的空气,然后从墙内的管予出来,这就是火炕供暖系统。陶制的盒状砖被砌在墙内既能隔离烧灼的空气还能加热墙壁。
5香水最近,考古学家在塞浦路斯出土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香水。这种香水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是在一个古代香料店发现的,还发现至少60个蒸馏器、混合碗、漏斗和香水瓶。目前科学家已经根据香水残渣合成了4种香水。
6灌冰鞋溜冰鞋是由芬兰人发明。5000年前他们使用动物骨骼制作了最早的溜冰鞋,可以帮他们在严冬狩猎的时候节省能量。
龙套的由来
有关龙套的说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按戏曲的习惯,有些行当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装名称来命名的。龙套穿的都是绣龙的,所以叫“龙套”。有的老艺人说,因为早年在神话戏里有跳龙形,如《金山寺·水斗》,这些跳龙形是龙套来演,是龙套的专行,所以叫“龙套”。著名京剧琴师徐兰沅先生认为,在旧社会不管什么事情总是把皇帝放在第一位,由于有些演员在演皇帝侍从时,穿的是绣龙的帔。虽说,出场时侍从是第一个,只能说是皇帝面前的套子而已,“龙套”这个词就传下来了,并无深奥意义。还有的人说,从前并没有这一行,由于有了名角制,这些群众角色名演员不演,就形成有些人专门演群众角色,后来就发展成了专行,而且,还有“头儿”。举凡一场戏要几堂龙套可和“头儿”联系,由他来调配。关于这方面的说法还很多。总之,在戏曲舞台上演群众角色的,但又不是单独演“零碎儿”的角色就是“龙套”。具体说,他们不是一个人演一个角色,而是演一个“集体”的角色。
5000年前古埃及入会酿药酒治病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近日报道,科学家发现古埃及人5000多年前就懂得在酒中添加辅料治病。他们通过化验公元前3150年的陶器内物质,发现当时人们往葡萄酒里添加草药和松香。报道说,先前,人们只在公元前1850年的纸草上发现过语焉不详的记载。这一新发现是古代埃及人制作药酒的重要证据。研究小组对陶器里的物质化验后发现,除了葡萄酒,里面还有香薄荷、蓝艾菊和艾草。此外,成分可能还包括香脂草、旃那、胡荽、鼠尾草和百里香等。
昆曲的由来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昆曲也叫“昆山腔”、“昆剧”。据明朝《南词引正》记载,是由元代末年的顾坚开创。大多数戏曲研究者认为昆曲中昆山腔在明代嘉庆年间经魏良辅吸收盐腔、弋阳腔的音乐,以及各地的民歌小调、各兄弟民族的曲调予以加工而来的,后来被称为昆腔、昆曲和昆剧。昆曲继承了唐宋大曲和元明的南北曲的精华,创造了最完整的表演体系。昆曲在它鼎盛时期曾遍及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剧坛霸主,并产生了北昆、湘昆、川昆、宁昆等许多支派,形成一种声腔系统。18世纪后期,地方戏兴起,昆曲由于过于文雅和繁难,便呈衰落趋势。新中国建立后,对昆曲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它重获新生。近些年来,由于生活的迅速变革,流行性文化在生活中占优势,昆曲艺术家相继去世,传承人日渐减少。自1990年以后,只有零星演出,所以昆曲有面临失传的危险。
文稿李莉
责任编辑蒲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