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良 高 昕
语文协作式学习模式指的是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协作学习便于学生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既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认真设计学习内容,设计合作方式,控制学习进程,测验目标达成情况以及设计评价激励策略。笔者在讲授《阿Q正传》时,就采取了协作式教学模式。语文协作式学习模式的流程图如下所示,大体上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做好准备阶段: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查找资料技能,教师事先为学生查找了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网站,准备好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精心备课,将拟定的教学目标告诉大家。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学习小组,由组内的成员推举一名同学做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上网查找资料,开展学习讨论,并记录讨论的内容,完成研讨任务。最后由每个小组长分别就自己小组讨论的内容总结发言,并且重点分析小组内讨论的一个问题。教师拟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①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②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③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④领悟课文主旨,分析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⑤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第二步,融入情境与记录要点阶段:教师让每个小组相对集中在一起,便于学生交流,这种授课方式很快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了八个研究课题。
①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②小说语言的讽刺艺术。
③阿Q正传的写作意图。
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⑤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
⑥小说的环境描写艺术。
⑦如何看待阿Q的革命意识。
⑧阿Q精神胜利法在现代社会的表现。
请各组同学从这八个研究课题中任选一个开展研究型学习,要求组长要分配好任务,要快速高效地查找资料,组织讨论,形成本组的学习成果。
第三步,分工协作和讨论建构阶段: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将研究课题进一步细化,分好工后就紧张地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比如说,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组长将小说中的人物分好类,阿Q的形象由两个同学负责搜集整理,赵太爷、假洋鬼子由一个同学负责,还有吴妈的形象由一个同学负责……在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同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遇到有用的资料要及时记录下来。教师要给予学生技术上和知识上的支持,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给予帮助。同时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过程管理,及时掌控学习的进展情况。在查找资料结束后,组长组织本组的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本组的研究成果。大家积极地参与讨论,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想法,一些小组就某一个问题还产生了争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会由此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对问题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在协作学习中,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所以应该多创设机会,让每个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表现自己,谈谈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观点,从而形成有创意的小组成果。学生通过这种协作式学习,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形成的看法,对于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有非常大的意义。经过各小组学生的努力工作,每组的研究课题都有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第四步,交流成果和评价筛选阶段:在每个小组的课题研究工作基本结束后,教师组织了一次研究成果专题汇报会,要求各组选派一名人员代表本组介绍本组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汇报结束后,别的学生可以就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介绍人或本组成员要给予解答,如果意见不一致可以争辩。在问答和争辩中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说,“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研究组总结归纳出的阿Q性格的十大特征非常准确,便于同学们理解记忆。“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有的同学也提出了一些问题:阿Q在调戏小尼姑后“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没有“九分”这个词,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小说语言的讽刺艺术”研究组的学生进行了解释。 “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讽刺“酒店里的人”即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客们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从而克服了网络教学把学生分开后学生间交流少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好相关进程,在小组汇报成果的基础上,从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创新性、启发性等方面适当点评,以鼓励为主,对个人评价则宜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课上参与小组课题的积极性、小组研究成果采纳个人量的多少等方面来综合评价。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自拟题目,形成一篇2000字的论文。比如:《从阿Q的悲剧看辛亥革命》《浅淡阿Q的精神胜利法》《小议阿Q的美梦》《从革命的目的看阿Q其人》《“画圆”启示录》《浅析〈阿Q正传〉中的幽默和讽刺》《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一字一词见功力》《我与鲁迅的对话》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各组同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发到班级主页、个人博客上,便于同学们调阅和交流。
(张晋良,高昕 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