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画家沈石田收到友人的一封信和一盒礼品,信上写道:“送上琵琶,请笑纳。”沈画师打开礼盒一看,原来是吃的“枇杷”而不是乐器“琵琶”,哭笑不得之余,回信道:“承惠琵琶,开奁骇甚,听之无声,食之有味。”(意思是:很荣幸地收到您送我的“琵琶”,打开盒子吓了一大跳,这“琵琶”听起来没声音,吃起来倒是挺有味道的。)
清末,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赶考,这位仁兄不学无术,呆坐半天也答不出考题,便想“走后门”,希望凭借李鸿章的关系得到优待。于是他就在试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戚)。”主考官阅卷后又好气又好笑,提笔批道:“既是中堂亲妻,我定不敢娶(取)!”
清代的科举考试往往是用从“四书五经”中摘出的一句话作为考题的。有一次的考题是“昧昧我思之”,这句话出自《尚书·秦誓》,意思是“我暗暗地想”。但是有个考生不懂,将标题抄写成“妹妹我思之”,并大做文章。主考官开始不明其意,继而哑然失笑,挥笔批道:“哥哥你错矣!”正好形成了一副工整的趣联。
民国初年,四川军阀孙兆鸾胸无点墨,却偏爱充斯文。有一次他训斥一个随意杀人的恶棍时,说:“真是草管人命!”把“菅”读作“管”。给士兵训话常说:“我们军人应命丧疆场,马革里尸。”原来他将“马革裹尸”说成“马革里尸”(繁体字的“里”写作“裏”,与“裹”形似)。于是有人就撰写了一副对联来嘲讽这位别字将军:“山管人丁水管财,草管人命;皮里袍子布里裤,马革里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