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种记忆”中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2009-06-02 05:21
中国教师 2009年23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儿童

姜 月

人们习惯于把学校视为应对社会变化的中流砥柱。在价值和文化日趋多元的时代里,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德育环境重建的问题早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道德教育研究成果而言,我们容易看到两种现象:一是偏重于宏大理论层面上的探讨,这就难免空洞,对实践也缺乏有效的影响力;二是过于注重实践层面上的经验总结,这可能缺乏对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教育理论界的同仁们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认识到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也涌现出一批比较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但回归生活就是要真切关注儿童的生活境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则相对缺乏。朱晓宏博士的著作《儿童的成长:另一种记忆——学校道德氛围的改造与重建》一书带给了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并引发读者对当前的道德教育进行深刻的反省。通过学生的动情讲述,本书真实地呈现那些发生在校园的故事。这些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学生道德成长的心路历程。让读者通过“另一种记忆”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我们相信,中小学教师透过儿童生活故事能够看到他们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印象,也会由此引发深入的反思。

一、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隐性课程

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是德育实践中永恒的话题,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作者所探讨的“学校道德氛围”,着重考察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氛围,属于隐性影响范畴。隐性课程对德育的重大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Kohlberg)对隐性课程的作用曾做过深刻分析。首先,他认可道德教育哲学家彼得斯(Peters,R.s.)关于教育的概念,即指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正在被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关注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就是讨论它是否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柯尔伯格相信,在隐性课程中,要紧的是教师和校长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因为这两样东西会转化成一种动态的社会环境,而这种社会环境则影响儿童的环境。在柯尔伯格看来,学校的隐性课程不仅仅是体现学校本身的目标和社会秩序,而且必须体现更重要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学校要教道德,就得有相应的生活环境。因此,从“学校道德氛围”入手研究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是很有价值的。

客观地讲,对“学校道德氛围”或“学校道德环境”的研究也有很多。与此不同的是,更多的学者都是以“局外”的身份来进行研究的,而作者却关注“局内人”。即学生的体验和感受,问题切入的视角很独到。这一崭新的研究视角让丰富而生动的儿童生活故事能够真实细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中所呈现的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一段充满困惑的、甚至不愉快的学校生活经历。事实上,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对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传统的宏大叙事框架之下,这些声音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很少进入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视域。因此,跟随作者的研究视角,我们倾听到一个个孩子真切的声音,就可能避免以简单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学校德育问题。

二、生活体验研究,呈现教育正在发生的时刻

在近年来的道德教育研究领域中,“回归生活”或“关注生命”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多数研究成果比较注重运用案例研究的方式,这种研究倾向于运用实证科学的分析思路,注重分析事件的细节和特征。而忽视对儿童道德成长本身的深刻理解。作者则尝试运用生活体验的研究方式,反映出“回到事实本身”的现象学态度。儿童自己讲述的故事正是学校生活的“原生态声音”,倾听他们的声音,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些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各种境遇。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努力避免寻求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依据,而是关注学校生活给儿童内心世界留下的不同影响,即关注“儿童过着怎样的生活”。由于研究方法的突破,使得作者的研究成果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案例研究。本书主要从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体验理解“学校道德氛围”对于其成长的影响。书中呈现了大量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文本,给读者强烈的触动和震撼,让你不时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惊呼。

作者采用生活体验的研究方式,有助于引导我们关注当前的学校生活对于学生成长的真实影响。学校生活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是教育正在发生着的现场,这就是学校教育的生活世界。关注学校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就是强调其“发生”的含义:即正在发生之中的。因而这种生活世界是鲜活的、富有生命意义的,是一切教育生存所必需的,同时它又是生动的、丰富的、充盈的,它为儿童的经验所直观。是原发的、原生态的生活。因此,教育者必须重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亲历的学习。这种学习具有亲历性、体验性、整体性等特点。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生活体验研究更为深刻的价值在于。这一研究方式及其研究成果是十分具体生动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也由此获得了真实的抓手。其实,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针对教条主义,也针对经验主义,而流行的“理论联系实际”观念往往只把锋芒指向教条主义,有时甚至把科学的基本理论当成教条主义加以排斥,从而为狭隘的经验主义张目。实际上,狭隘的经验主义原则比较容易冒充“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种研究方式还为教师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思维方式。即重新理解“生活”。人的生活虽然有偶发性的一面,但从目的性上看,生活都指向一定的道德追求。“美好生活不是一个生活的终极目标,而是追求德性的实践生活本身。”学校教育要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实践智慧,惟有如此,才能抑制人性的偏见。

三、熟悉与陌生:重新审视学校环境的影响

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只有对时代特征及时代精神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才能正确地确定学校德育的发展方向。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带来了各方面的嬗变,社会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学校教育如何应对新的社会形势的变化?这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者在导论部分就着重分析了时代特征,明确指出了现时代需要人们拥有主体精神、合作精神和民主精神。并由此确定了学校德育的发展方向。作者尤其强调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在道德环境建设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开篇第一章即探讨了“学校道德环境在学生道德成长方面的应有作用”,这也为后续的问题分析与讨论提供了一个价值参照系。

根据杜威的观点,学校生活是儿童社会生活的一种雏形。本书作者着重从社会生活的纬度来理解儿童在学校的生活,并将儿童在学校的生活经历分为八个方面:诚信、合作、公正、民主、规范、激励、压力、安全。这八个方面的学校生活氛围中涉及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制度的关系以及儿童个体在这些学校生活氛围中所经历的变化与发展。从学校环境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中,读者真切地看到了学校间接道德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这不仅对于中小学德育

工作者的学校教育实践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德育理论研究视域。

读者都有着当学生的生活记忆,对于本书中所呈现的学校生活也许并不陌生。但是,这一切记忆可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日渐模糊了。作者以其强烈的直觉捕捉到这些记忆的学术价值与教育价值,她不仅将这些学生成长的体验定格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而且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学理分析与讨论,让读者从日常熟悉的生活中看到一种陌生。正是这一“陌生”的视角提醒我们对“熟悉”的学校生活进行深刻的反思。

我读初三的时候,老师为了在班中营造学习气氛,加强我们的竞争意识,决定每次班级大测验后,按我们的成绩重新排座位。具体办法便是成绩好的同学坐在前排,中等成绩的同学坐在中问,成绩差的同学自然就被排到教室的角落里了。自从采用了这种办法,同学们的竞争意识的确增强了。我在班中的座位一直保持在前三排。但弊端也越来越突出。教室的后部简直变成了小茶馆。那些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的同学一到后几排便找到了他们“志同道合”的聊天伙伴。每天上课的时候,他们传纸条;下课时就开始聊天,成绩自然就更差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反正老师都对我们不抱希望了,老师都不管我们,我们也就这样了。

期中考试结束后,老师又要重排座位了。我这次没考好,自然也就不能坐在原来的座位上了,我被老师无情地调到了教室后部。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我低着头收拾好东西搬到后面。当时,我真是惭愧极了,真想挖个洞钻进去。我在心中暗暗地想着:下次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我要在“差”同学的圈子中生活一个月,真是不甘心。于是,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才行。可我越是有意疏远那些所谓的“差”同学,他们越是嘲笑我,看不起我。就这样,在他们的冷嘲热讽中我熬到了下一次考试,终于职得了我预期的理想成绩,坐回我原来的位置,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

不可否认,这样的故事至今还在一些学校里上演,老师们很少去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甚至将其视为一条成功的管理经验。作者则立足于教育的高度提醒我们关注这种压力氛围对于学生成长的不道德影响。这样的教育空间能促使一部分学生上进,但是这种“力争上游”的学校生活是以一部分学生的消沉为代价的。

谈到回忆,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提供了各种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对象形式和被给予形式。这样的回忆是与知觉、意识交织在一起的保留,这正是一种原本原发的回忆。说它原本,是因为它实际上根本没有过去。虽然随着一个孩子的成长,“过去”的记忆已经变得灰暗了但是它们毕竟存在于其边缘视野中,参与着一个孩子当前意识的构成。从比较原本的方式看,学生从来就不是教育的对象,师生始终以某种动态的、境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教师的作用也存在其中。由此可见,本书表达了作者从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意义上关注儿童的学校生活“回忆”,其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本书给予我们一种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日常学校教育工作的道德价值,而且又以生动的叙事风格呈现中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读者群的需要。相信这本书会得到不同读者的喜爱。当然,从解释学的立场看,文本的解读总是超越作品的。因此,我们相信该书会被中小学教师创造性地解读与应用,其价值也许会远远地超出我们的期待。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儿童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跟踪导练(五)(2)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