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莉
[提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意义,并就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对策突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关键词]导读工作;图书馆;对策
导读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导读,就是帮助读者确定阅读范围和阅读对象,向读者提供所探讨问题的有关图书和目录,为读者提供学术界或专家对读者所关心问题的评价,帮助读者在借阅领域少走弯路等。有效的导读活动,可以给读者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则会为读者增添麻烦。导读活动的好坏,关系到读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意义
1导读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有着和其他类型图书馆不同的性质、特点和任务。高校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适应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的需要,承担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的任务。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既有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有正在学习知识的大学生、研究生,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对于这样的读者,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和导读工作,不能总是那些可有可无的低水平活动,必须深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做一些真正有助于他们的工作。
2信息爆炸迫切要求高校图书馆有高质量的导读服务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形式多样,但又良莠不齐,变动频繁,缺乏组织,较为混乱无序。大量的、重复的、无用的、有害的垃圾信息充斥其上。面对繁多的网上信息,读者常感到无所适从,这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网络导航员”,能对网上的信息给予正确的评估和选择,系统介绍网络搜索工具,介绍优秀网站,有重点地系统地介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从这个角度上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为重要。因而导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了。
3导读工作是图书馆有特色的深层次服务
未来图书馆强调文献的传递,而不是贮存,人们将根据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而不是其所拥有的财产来评价它们。因此,注重读者、注重服务、追求服务效益将是做好导读工作的目标,也是图书馆在21世纪的立身之本和竞争之道。处在网络环境和知识经济时代,用户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很快,时间也很宝贵。读者进入图书馆的任何一个部门都希望能快、准、全地查找到所需信息。每个图书馆都拥有一批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导读馆员,他们对馆藏文献了如指掌,掌握网上信息的搜索技术,能对读者阅读进行及时、必要的指导,并且能为读者提供他们所关心问题的进展,帮助读者在借阅活动中少走弯路。这是所有的网吧、书店等场所都无法具备的优势。因此,导读工作是图书馆有特色的深层次服务。
二、做好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对策
1了解读者需求的特点和规律
要做好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必须经常进行用户调研工作。用户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各类型读者需求特点和需求规律,从用户的角度,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和教育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便改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在新世纪,网络导航成为图书馆导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用户导航,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导读。在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需要图书馆在阅读目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上予以指导和帮助。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要帮助学生改变原来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以看教材、背笔记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教他们学会利用图书馆扩大知识面,培养创造力,就要学会选择文献的方法,掌握查找资料以及整理文献资料信息的技能;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锻炼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专业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同时,根据教师与科研人员的科研情况,导读工作可采取主动上门服务,参与科研,不断与科研人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情报信息需求以及对服务方式的要求。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采集并提供所需情报信息,使他们了解最新的相关学科动态,尽可能从静态的服务状态中解脱出来,把眼光从原来的方位扫射到展览会、交易会、座谈会、发布会、研讨会、交流会以及各种动态的情报源中。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要积极参加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中去,成为学校各个方面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导读工作的人员保障
传统的导读服务工作,仅限于开设文献检索课,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利用馆藏信息资源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主动吸引读者的阅读行为。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馆藏电子出版物数量的不断增加,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图书馆也由传统的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过渡,对导读馆员的要求也更高了。在现代图书馆中,导读馆员起着“信息导航员”的作用,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一支受过高等专业教育,有极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广博的知识,精通业务,熟悉馆藏,懂外语,掌握文献检索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具有敏锐反应能力的工作人员是做好导读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
3导读资源的收集
导读资源的收集是导读工作的基础。导读资源的收集不仅要注重图书、报刊等原始导读资源,同时还要注意收集各种已有的导读成果,比如导读报刊、导读书目、推荐书目以及出版社、书店等相关图书行业的导读活动信息,并加强与它们的联系与合作。只有如此,导读工作才能在已有导读成果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在收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各种网络检索工具的特点与优势,提高数字型导读资源收集的效率。导读资源的收集,首先要确定导读主题,以此为标准,以“查全”为目的。导读主题的确定,要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和服务宗旨相结合,而不能被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与读者群所局限,要树立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大导读观。同时,要强调时效性,导读工作要有超前意识,及时关注书业动态信息。导读资源的收集要做到全面性与时效性的统一。
4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发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组织特长,开发因特网信息资源,提供深层次的便捷服务。在图书馆网页上将因特网的各种信息资源或按学科,或按专题、专业进行分类、筛选、归纳和整理,并进行标引和组织,在每个条目下注明信息资源的形成、内容和存取特征,设置按学科、专业、专题组织的各种信息资源引导系统,适时组织开发相关的信息搜索引擎,然后和网络导航按钮进行链接或超链接,使读者浏览网页便能清楚地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类型和作用,同时能够快速地进行访问和查询。同样,图书馆通过现代的检索手段提供诸如相关的科技发展状况和动态等知识信息,并及时将这些知识信息传递给有关人员,使他们创造出社会所急需而又适用的知识产品。
5导读效果的传布
要提高导读成果的利用效率,就要针对不同的读者采取相应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针对特定读者和核心读者可采取电子期刊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导读成果主动传递到读者手中,为读者提供学术动态和学术情报。借助导读活动,帮助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迅速确定阅读目标导读活动,可以提高馆藏利用率。在服务形式中,通过E-mail和用户建立的及时通信已十分普遍,且很受欢迎。同时,也可将导读成果放于图书馆网页或通过期刊、录像的方式提供给广大读者,做到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导读成果的利用效率。另外,网上论坛和网上聊天的方式也颇受广大读者青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充分地交流心得,营造读书求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