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中的愉悦教学

2009-06-02 06:58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方法

王 丽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提问,打通进入文本内涵的通道,架起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发师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学得愉悦。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方法;愉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74-01

记得刚走上讲台不久,初中时代的一位恩师(也是当地非常出色的语文教师)就谆谆告诫我,“教学有法,亦无定法。既不要固定俗套,也不要盲从时髦。语文教学单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钻研,紧跟时代步伐,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行之久远。”

毫不虚伪地说:教师职业,是我的人生选择,能为教育事业尽心竭力也是我不懈的追求.因为,我年轻时就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幻想,幻想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培育出历史上从来见过从来有过的最新最美的花朵;幻想着用毕生的心血去铸造比前辈更健康更完美更文明的一代新人…… 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要有很长的一段路途需要我们去摸索前进的。

我曾自以为有了合格的学业,有了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胆忠心,再加上“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没有爱就没有世界”的名言作座右铭,就可以在教育事业上稳操胜券了。好多年,我可谓热情高涨,每天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做到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步骤清晰,内容具体充分。几年下来,虽说是小有收获;但却是有一种身心倦疲的空虚感。当领导表扬我教学认真,成绩提高的时候,我反身自问:我教得轻松吗?学生学得愉悦吗?答案是不问自明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怎样才能把语文课让学生学得非常愉悦呢?这成了我后来探寻的永久性目标。但是,真正要在一堂课内牢牢吸引住学生,并能把知识流畅地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则不如我想象的那么轻松。事实证明: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光有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爱是不够的,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关键。方法是船,是桥,除此,便无法在知识的海洋中引渡到胜利的彼岸,教学得有方法。

为了寻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去研究和学习上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师们的理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是最有效的。不懂语文教育的历史,就难以把握它的现在。为此,我又如饥似渴地捧起了叶圣陶、吕叔淮湘、乃至钱梦龙、于漪、魏书生等大师的语文教育专著,吸取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经验和精神营养,经过认真而仔细的分析总结,我认为传统语文教育有一套独特的、较为全面的、又切合汉语特点的成功教学方法,那就是:多读、多背、多写、品味、模仿、创新。在这些成功方法的启发下,我在阅读教学中尝试了“拓展式教学法”、“积累感悟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尝试了“模仿创新教学法”……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收效良好,得到了领导、同仁的一致认可。可是,接下来的教学却让我陷入了深思。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他面对的对象是有思想的,而且这种思想是会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大变特变的,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恐怕不会行之久远。教学有法,亦无定法。有人说过:教育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创新。可见,要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上长盛不衰;教师就要不满足现状,坚持教学方法改革。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智力生活若是贫乏、停滞的,这在教学工作中和教育工作中会显示出来。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学生不会尊重他——最可怕的是学生也会停止思考。”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就要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在教学实践中拼命摸索,力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无论如何,可别忘了——语文课得让学生学得愉悦。

平时,我尽可能做到:巧妙发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新课了,我说,同学们啊,每一篇课文都是一座金矿,大金块、小金块多的是,要成为知识的“大款”,得靠自己去探索,去挖掘,去寻觅。学生兴趣大增,而后我又组织学生去交流去展示他们手中的“金块块”,去碰撞去辨别究竟是“金块块”还是“铜疙瘩”。考试前,我对学生说:我做学生时在考试前用猜题复习法进行复习,既省了力气,考试成绩又不赖,现在你来猜猜期末考试,四篇古文会考哪些字词,一课找这么七八个,待考试结束后,看看你猜中了几个。学生一下子又来劲了,翻呀找呀,还献宝似的送给我看。就这样,观念一变,方法一变,“要我学”则自然而然地变成“我要学”了。

还有,作业放在课内做。语文书教起来最容易放“空对空”导弹,“空灵”有时是必要的,但如果老是空灵,虚无缥缈的,学生动手的机会少了,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影响。虚实要结合,课堂上学生既动脑,动口,更要动手,动了手,才能把所学的白纸黑字落到纸上,入进脑里。动笔练习,对学生也是一种心理调节,学生45分钟坐在那里采取一种学习方式,很容易疲劳,疲劳就容易厌倦,初中生还小,耐性不足,时间一长就坐不住了,这时动笔写一写练一练,反倒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悦起来,而且,作业放在课内做,对学生又减了负,还能有效地控制抄袭。

总之,成功的语文课的标准又有一个,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就要能抓到最关键的一点:解放学生的“大脑”。要解放学生的“大脑”,教师首先要解放自己的“大脑”。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研究文章。文章研究好了,再去“参”一下教参,有意思,也有必要,这是验证,也是引发思考和争鸣的最佳时机!这样设计出来的提问,才能打通进入文本内涵的通道,架起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发师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学得愉悦。

【作者简介】王丽,江苏如皋市下原初中教师。江苏 如皋 226541

猜你喜欢
语文课教学方法
语文课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