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国爱
一、校企合作背景分析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的招生由计划额定,专业由部门制定,教材由专家编写,这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虽然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一些职业学校已与企业建立了一定联系,但绝大多数仍是类似“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与企业打交道,向他们“推销”自己的学生。这种受限制的合作使学校的内部机制缺乏活力,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特殊要求和时段特点及企业运作的变化,也不能适合学校的教学安排。而切实开展好校企协作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解决目前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突破口。
二、校企合作的形式
1.订单式合作
企业把培养要求告诉学校,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把企业文化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意识。这种订单式合作,使校企双方的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真正实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毕业后,这些学生就可以实现“零距离”就业。
2.送教上门合作
为了方便企业,学校应主动送教上门。企业负责教学班管理、教室安排和教学经费,学校负责提供教师和教材,这样使职工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3.学历培训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需要高学历的职工。为此学校应和企业合作为职工进行学历培训。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专业,与相应的高校联系挂钩。企业负责组织生源。这样,让更多的人参加学历教育,提高职工的学历层次。学校借机培养教师,并能取得一些经济效益,用来改善办学条件。
4.企业助学合作
落后地区的很多贫困孩子懂事,能吃苦,但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由学校负责招生,组织教学;企业承担学费,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后,到资助企业就业。这些学生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工学交替。
5.冠名合作
学校的班级让企业冠名,如“天安班”、“华翔班”等,冠名班级的实习由该企业负责,并邀请企业参与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等,改变“计划职教”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零距离”的校企合作关系。
三、校企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在“订单式”合作中必须讲究策略,求真务实
首先,学校要有预测“单子”风险的意识。对学校来说,要在2~3年内完成的单子,就要慎重考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因为企业的风险危机一旦形成,便会导致企业无力完成“接单”任务,最终使学校陷入被动。故学校应该掌握企业在“订单”到“接单”时段内的发展状况,也要了解与其相对应的市场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履约”的有效性,与企业履行相关防风险手续,减少被动性。
其次,学校要有选择“订单”企业的意识。在保证自身学生素质的前提下,增强学校的竞争生存能力。为此,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选单”储备库,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接触企业,形成足够数量的校企合作伙伴。比如我校会经常组织有关部门走访企业,并利用参观、见习、下厂定点实训、毕业实习等机会保持与企业的联络;通过举办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创业者报告会、学生技能汇报展示会、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活动,邀请企业界人士走进校园,在校企之间搭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
2.学校应利用企业形象亮点进行宣传
由于招生与招工相结合,所以,学生尤其是学生家长在关注学校、专业的同时,会更多地关注未来就业的企业。因此,宣传企业成了学校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宣传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著名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在社会上已有的认可度,宣传该企业的信誉度;对于新办企业,则要重点宣传新企业的投资规模和发展前景;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要重点宣传其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等。在宣传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对环保、劳保福利、工资水平、管理水平等作必要的介绍,满足不同对象对不同问题的关注。
3.学校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学生的能力和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校企合作形式下的技能培养,应该紧紧围绕企业对工人技能的要求展开。要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内实训达到一定标准后,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
总之,校企合作要坚持“小企业灵活结合,大企业稳定结合,行业全方位结合”的原则,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目标,使学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