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与创新中传递爱

2009-06-01 09:27张志红
江苏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博爱师爱父爱

张志红

苏教版音乐教材各个单元非常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连续性、整合性和延伸性。内容多、信息量大,并有丰富的拓展内容和供教师自由补充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教师钻进教材之中,将教材吃透后灵活变通。在备课时既要将教材内容重新归纳组合,又要摈弃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注入时代发展的新鲜血液,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如苏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教材以“爱”为主线,安排了五首新歌教学、四首欣赏歌曲和一首器乐曲教学。我抓住教师节、国庆节的有利契机,将教材重新整合,按照“母爱、父爱、师爱、博爱”的顺序,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真爱。第一课时一上课,我便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并间学生,看到这个字后,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人?95%的学生回答是妈妈。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喊着爸爸、老师等等。我在黑板上写上“母爱、父爱、师爱”,又问:还有什么爱?学生说还有同学之间的友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等。我又在黑板上写上博爱。在帮助学生对爱有个大概分类后,开始引入新歌教学。由学习活泼、动听的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开始,用四课时时间,循序渐进地导入父爱歌曲《长成一座山》、师爱歌曲《甜甜的秘密》、博爱歌曲《萤火虫》。这其中减少了一首新歌教学和器乐教学,增加了更多的歌曲听赏环节和学生自由展示环节。除了教材要求听赏的《爱的罗曼斯》、《爱之梦》等乐曲,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好爸爸、坏爸爸》、《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经典歌曲,并选择一些以爱为主题的世界名画,如《西斯廷圣母》、《父亲》、《乳汁》等,从而在听觉、视觉上充分调动学生对美的感受。

在最后一课时,我又在黑板上写“母爱、父爱、师爱”,请学生将它们倒过来读,变成“爱母、爱父、爱师”,并问学生还应该爱什么?经过几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脱口而出“爱国、爱他人……”从接受别人的爱到意识到应该付出自己的爱,从索取到赠与,一切都在音乐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在备课时我力求做到整个单元的完整性、连贯性和延续性,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爱、感受爱,从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爱、感知爱、理解爱、付出爱,使音乐课堂变成温馨的爱的家园。

猜你喜欢
博爱师爱父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父爱如山
师爱是一泓清泉
父爱在哪里?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
沉默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