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 散文

2009-05-31 02:31桑进林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09年37期
关键词:西溪安宁散文

桑进林

【技巧讲解】

高考对散文的考查着重在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表达技巧等方面。下面简要谈谈高考散文的阅读技巧。

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设题方式:

1.文段层次安排的作用是什么?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3.文段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解题策略:

(一)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

1.整体感知是把握结构的第一步。阅读文章要按部就班地读,边读边给每个小节标上序号,以备下面做题之用。2.圈点勾画中心句、过渡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

(二)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1.高度关注标题、开头、结尾。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个窗口,考生就能比较快捷地“窥探”到散文的中心。开头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1)欲扬先抑;(2)先言他事他物,从而引起下文;(3)对比、映衬。这几种开头都可以巧妙地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有时还具有增添情趣、引起读者兴趣的作用。问题常设置为“文章开头这样写(安排)有什么作用?”答题时基本可分三步进行:首先答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然后答这种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最后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再如散文的结尾:有的照应文题,有的呼应开头,有的点明主旨进而深化中心,即卒章显志。很多散文都是在层层铺垫后揭示主旨的。还有的文章结尾处故意宕开一笔,间接、含蓄地抒情;或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考生平时都应予以注意。

2.关注散文的写作背景。任何作品都是社会的反映,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散文尤其如此。考生只有在了解了作品产生的背景后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与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地概括出作品的主题。

二、表达技巧。明白了问题重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而表达技巧类的题目除了明确地问表达技巧外,还有很多变式,这就给考生带来了审题难度。其实,不管问题如何变化,都不会脱离“技巧——作用”的实质。一般情况下,要求回答“作用”“好处”“效果”的问题,或是要求对语段进行赏析、比较、评价的问题,都是考查表达技巧的,考生只要按照一定的思路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去回答就行了。

解题策略:

1.答出具体的表达技巧名称(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2.答出表达技巧涉及的对象;3.答出具体作用或对象特点。

另外,需要明确表达技巧不同其表达效果也不一样。考生必须熟练掌握不同表达技巧的相关作用,才能避免张冠李戴,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常见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如下:

1.表现手法:①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②联想想象:通过想象,与文章揭示的深层意蕴相结合;③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④渲染:从正面描写形容,以烘托形象。

2.修辞手法:①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②比拟:色彩鲜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③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④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⑤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韵律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⑥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3.人称: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②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③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曲溪流一曲烟

李郁葱

若干年前,因为读到一篇文章,说郁达夫和俞平伯在杭州时,常常于烟波浩渺中相偕泛舟西溪,内心便很是向往。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西溪,其实只是它的一段,但也够让人心旷神怡了。

据资料记载,西溪曾梅树成林,泉井清澈,在明清时期,与灵峰、孤山齐名,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西溪曾寺院众多,香火鼎盛,东晋时有古夕照庵,唐时有永兴寺,五代时有永乐庵;西溪曾引得历代文人骚客留下墨宝,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御笔留字留诗。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西溪一直以来成了邂逅它的人们牵挂的梦乡——“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许多年前,诗人徐志摩在远赴西伯利亚的路上突然有感,提笔写下了《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这位云中之鹤(徐曾用笔名云中鹤)在夕阳晚风中,在月光之下,窥探到了西溪芦苇的“灵魂秘密”。

这秘密是内心的聆听,是灵魂的消磨,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而在杭州筑“风雨茅庐”的郁达夫对西溪也情有独钟,他的足迹遍布西溪的兼葭深处。秋雪庵的清幽雅静,庵外的浩荡烟波,让他觉得世间的风风雨雨和他隔得很远很远。

对西溪青睐有加的异乡人很多,西溪之于他们,无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享受安宁

陈染

清晨,伴着刷刷的雨声醒来。

我蜷缩在床上,眼睛却眺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深褐色的秃树干。尽管屋里依然是冬天那一种暖暖的干燥的热气,但我可以预感,房间外边已是早春的湿湿润润的气息了。

迅速起床,推开阳台上的窗户。果然,一股湿淋淋的由土地呼出来的雨水的味道沁入干燥的肺腑,我感到所有沉睡一冬的小虫子肯定都会在这个雨雾濛濛的清晨睁开眼睛。

阳台上的龟背竹又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回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浑然一体的宁和气息了,甚至已经几年没有看见早春时节街道两旁满眼的树木是如何抽叶发芽的了。一直以来,城市的噪声、人群的纷争以及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的压力,使我对身边这些安宁的事物几乎视而不见。不知是这第一场春雨,还是什么莫名的奇怪的引力,这会儿我终于重新看见了它们,一时间,竟恍若隔世,惊叹自己何以多时以来浑然不知?

其实,此时天地万物的安静之感,首先缘自内心的安宁。

这几天,我感到一股奇妙的无声的力量在内心里生长,它们先是一团模糊不清的东西,进而渐渐成形,然后它们成为一股清晰而强有力的存在——那是一团沉默的声音,它们一点一点侵蚀、覆盖了我身体里边的那些嘈杂,然后一直涌到我的唇边、涌到我的指尖上来。我清晰地听到了它们。于是,我的唇边和指尖都挂满了丰沛的语言。我无须说话,无须表达。但是,如果你的内心同我此刻一样,你就会听到它们。由于它们的存在,当我独自一人对着墙壁倚桌静坐的时候,我的眼前不再是一堵封闭的墙垣,相反,我的视野相当辽阔,仿佛面对的是一片丰饶多彩的广袤景观,让人目不暇接,脑子里边的线路与外部世界的信号繁忙地应接不断;而当我置身于众多的人群里时,却又如同独处一室,仿佛四周空空荡荡,什么都不复存在,来自身体内部的声音密集地布满我的双眼。

这感觉的确相当奇妙,但外人却难以察觉。它似乎是一种回家了的感觉,也似乎是复苏了的感觉。以前很多时候,人在外面,在茫茫人群里,嘴和脚是动着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心脏和血液几乎是静止的。而此刻,尽管肢体一动不动,但心脏和血液却都活了起来。

桌上的这一页白纸,几天前它就空洞地展开着,张着嘴等待我去填充,如同一个空虚的朋友,饥饿地等待灌输。然而现在,我对它依然不置一词,可这张白纸却分明在我的眼睛里涂满了字,充满了内容。电话机安静地卧着,像一只睡着的小动物,但是,它的线路却时时刻刻在我和我的对话者之间无声地接通着,我无须拿起话筒,交谈依然存在。弥撒曲远远地徐徐地飘来,其实我并没有打开音响,那声音的按钮潜藏在我的脑中,只需一想,那乐声便从我的脚尖升起。我甚至不是用耳朵倾听,而是用全身的皮肤倾听。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我一个人倚坐在沙发里,看着室内橙黄色的灯光与窗外正在变得浓稠的暮色,看着它们小心翼翼地约会在玻璃窗上,挤在那儿交头接耳。再仔细倾听,窗外的晚风似乎也在絮絮低语,间断掉落的树叶啪哒啪哒如同一个个逗号,切割着那些凌空曼舞的句子……

这种时刻,所有的嘈杂纷争、抑郁怨愤甚至心比天高的欲望,全都悄然退去了,宁和、富足甚至安详便会从你的心底盈盈升起。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文章开头部分对春雨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试理解画线句子“而此刻,尽管肢体一动不动,但心脏和血液却都活了起来”所表达的含意。

3.画线句子“我甚至不是用耳朵倾听,而是用全身的皮肤倾听”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

实战演练

一、1.①西溪的美让异乡人惊艳;②西溪成为了一些人生命中的标识;③西溪成了一些人栖息归魂的佳处。2.①说明西溪在历史上曾是游览胜地,有很深厚的历史渊源;②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3.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强调因为文人名士的融入,西溪便有了文化内涵,有了美好的境界和情调,有了净化人心灵的力量。4.①西溪是湿地,而芦苇是湿地的主要植物之一,自然成了写西溪的主要意象。②芦苇在秋日开花,花白,穗长,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袅娜、美丽,自然、野性象征着人类蓬勃的生命。芦苇是文人笔下的常用意象。③本文借芦苇的诉说,揭示出西溪的厚重历史文化渊源。

二、1.春雨给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让作者感受到了“浑然一体的宁和气息”,重新看见了“身边这些安宁的事物”,引发作者的思考,进而提出“其实,此时天地万物的安静之感,首先缘自内心的安宁”的观点。2.尽管人处在静止的状态,但由于内心安宁,也能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3.通感。将触觉移用于听觉,表现了作者由于内心安宁而获得了无比美妙的感受。4.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的纷争、疲惫压抑的生活状态以及各种贪念欲望的厌弃,对宁和、富足、安详的心灵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猜你喜欢
西溪安宁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杭州西溪湿地
所见·西溪度假酒店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
西溪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