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2009-05-31 03:24
新课程·小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五彩池童话世界九寨沟

任 焱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教学过程

(课前听歌曲《神奇的九寨》,谈话。)

师:知道这首歌唱的是哪里吗?

生:九寨沟。

师: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名叫《神奇的九寨》。

(开始上课。)

师:美的景物、美的事物总能激起人们心中情感的涟漪,让人禁不住地想用歌声来咏唱它,用五彩的画笔来描绘它,用笔下的文字把它永远地记录下来。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文字再次走进——九寨沟(生齐读课题)。

(点评:创作是为了表达内心的认识和情感。教师的导入语意在告诉学生:言为心声,作者写《九寨沟》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对九寨沟的热爱与赞美。)

师:《泉城》一课,作者开头用凝练而优美的文字概括了泉城泉水的特点,引出了最著名的四眼泉;《田园诗情》一文,作者开篇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概括了荷兰这个国家的特点。《九寨沟》这篇课文,作者开头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呢?

(点评:由于公开课安排的时间原因,先上了第十课《田园诗情》。教师善于整合教学资源,抓住本单元教材均是写景文章的共同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写景的文章如何开头上,渗透开篇方法,巧妙地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介绍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生:还介绍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一、二两节当中,有两个词我们能从中触摸到作者内心的感受,能找到吗?

生:是“神奇”和“童话世界”。(板书:神奇童话世界)

师:九寨沟真的如作者所说,是那么神奇,是一个纯净的、美丽的、奇妙的童话世界吗?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读的时候,可以把文字在自己的头脑中变成一幅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景物,可以用“——”标画出来;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把这种景物写得很美,可以在下面标上着重号。

(点评:阅读写景的文章,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画面。在这里,教师注重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不仅要读出画面,读出感受,还要关注语言,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画面的。)

(生默读第三节。)

师: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你看到了哪些美景。说的时候,可以先读出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我觉得雪峰很高,都和云彩一般高了。

师:“插入云霄”,都伸到云彩里去了。

生:“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我看到湖泊就像一颗颗宝石,沟谷就像一条条彩带。

师:五颜六色的彩带上镶嵌着一颗颗晶莹闪亮的宝石,多美呀!

生:“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五彩斑斓。”九寨沟的湖泊真神奇,湖底的石块有各种颜色,这是别的湖所没有的。

师:这些彩色石块是钙化粉末沉积而形成的。

生:“每当天气晴朗时……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九寨沟的湖水就像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美极了。

师:湖面上会有哪些颜色呢?

生:鹅黄、淡蓝、深绿、洁白、粉红……

师: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所以作者把这湖面比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出示:每当天气晴朗时……所以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生:老师您写错了,最后一句应该是“难怪……呢!”

师:我们来比较比较,看哪种好。

生:书上这样写更生动了。

生:书上这样写我们能感觉到作者的心情。

师:什么心情?

生:很高兴、很喜欢。

师:是啊,我们仿佛看到作者正站在五花海、五彩池边,听到他正啧啧赞叹——

生:九寨沟真是人间奇迹啊!

生:九寨沟的水真是与众不同啊!

生:九寨沟的湖水竟然这么奇妙,这么美丽!

师:原来“五花海”“五彩池”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呀!让我们把这种心情带进去读一读。

(点评:教师不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感受“五花海”“五彩池”的美,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想象,从作者的用词用语当中感受作者看到如此美景时的惊喜。因此,学生入境动情,读来特别有感情。)

生:从“由于河谷高低不平……蔚为壮观”,我看出瀑布很多。

师:仅仅是多吗?这瀑布特别吗?

生:“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很美、很壮观。

生:“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是天然的。

师:我们平时看到的台阶是用水泥、石头铺就的,而这些台阶则是——

生:瀑布。

师:是瀑布吗?

生:是湖泊。

师: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作者用“恰似”,而不是“好似”,感觉——

生:很恰当。

师:很奇妙。看到这奇妙的、如白练腾空的瀑布,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生: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生: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生: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

师:你太了不起了,居然知道“鬼斧神工”这个词!

师: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点评:教师在学生感受到瀑布的多、美、壮观的基础上,抓住一个“恰似”让学生与“好似”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感受到九寨沟瀑布的奇特、奇妙,引发了学生由衷的赞叹,加深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使语言与情感同构共生。)

师:这真是一路美景,如诗如画,令我们如痴如醉。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带着我们再去神游一番?

(生配乐美读第三自然段。)

师:让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客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这一路,我们会看到哪些珍稀动物呢?请默读第四自然段,看到什么动物用“——”标画出来。哪些词句描写让你觉得这种动物很可爱,就在下面标上着重号。

(生默读第四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看到哪些动物。

生:“也许,就在不远处……向你窥视。”我觉得金丝猴很想让人接近。

师:想让人接近还“窥视”吗?“窥视”是什么意思?

生:偷偷地看。怕人来伤害它。因为它生活在密林深处。

生:我觉得它蛮可爱的,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很机灵。

师:真是个小机灵鬼。(生笑。)

生:“也许,会有一群……前方的丛林中。”羚羊跑的速度真快,“窜”表示还没等你看清楚,又消失了。

师:真是来无影,去无踪。(生会心地笑。)

生:“也许,你的运气好……鲜嫩的竹叶。”“憨态可掬”表明这只大熊猫很可爱,一副憨厚的样子。

生:这只大熊猫还“若无其事”地咀嚼竹叶,显得很清闲。

师:用我们昨天在《田园诗情》一课中学的两个词语来说,是——

生:悠然自得、悠闲。

(点评:教师极富语言敏感和教学机智,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意识和习惯。)

生:“也许你还会看见……美滋滋地照镜子。”从“美滋滋”看出这只小熊猫很爱美。

生:这只小熊猫真臭美!(大笑。)

生:这只小熊猫也和我们一样,有爱美之心。

生:这只小熊猫行动敏捷,很灵巧。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在描写这四种动物的时候,每句前都用了一个词,(板书:也许)能换个词吗?

生:可能。

生:或许。

师:为什么用“也许”呢?

生:因为这些动物是珍稀动物,很少,不一定能见到。

生:因为这些动物没有固定的活动地方。

师:四句话,用了四个“也许”,句式一样,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呢?我们来读一读,感受感受。

(师引读“也许”,生接后面部分。)

生:读起来感觉很顺畅。

生:读起来有一种神秘感。

生:读起来很有韵味。

生:这是排比句。

师:对。排列很整齐的句子读起来往往感觉很顺畅,有韵味,很优美。同时,这四个“也许”还带给了我们些许神秘。

(生齐读。)

(点评:教学“珍稀动物”这一部分,教师先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描写当中感受每种动物的可爱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表现形式,体会“也许”一词的准确与妙处,体会四个句式的韵味与优美,极富“语文味”。)

师:请一位同学读最后一段。

师:你能发现这样的结尾有哪些妙处吗?

生:作者抒发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请你读出来。

生:这段话总结了全文。

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这四个词把前面描写的景物概括出来了,省略号说明九寨沟的美景还有很多。

师:你真了不起!

(点评: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发现了结尾的多种作用,品尝到了自主发现的快乐,从中也学到了文章结尾的方法。)

师:你想用一两句话来赞美九寨沟吗?

生:九寨沟真是人间仙境,它让人流连忘返!

生:九寨沟真像一个神秘的星球,我们进去就不想出来了。

生:九寨沟就像一块七彩画板,上面画满了七彩图画。

生:九寨沟就像一块磁石,它仿佛有神奇的魔力。

师:是啊,美丽的九寨沟,神奇的九寨沟,这个童话世界,这个人间仙境,像有魔力一般紧紧地吸引着我们。下课后可到网上查查它的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它、欣赏它。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到那里游览一番,不过,千万别忘了回来哦!

猜你喜欢
五彩池童话世界九寨沟
己亥秋日九寨沟采风得句
《五彩池》说课稿
赴九寨沟道上(外四首)
题九寨沟(外五首)
震后九寨沟纵览(外四首)
走进童话世界
守护心中的童话世界
美在美的纯净里